广大赋
  • 浏览:689 评论:8 人





  • 广大赋
        南邦圣地,海疆仙府,杏坛之所,紫气常萦。人杰毓秀,留香汗册者济济;地灵通运,势达九州者巍巍。滨海雄居,东纳乾坤之气;扼土以望,西启华夏之魂。
        伟哉太学之府,飞阁池榭,纵横千顷。古今典章,群星聚竟。诸夫子雅望,通达今古,青领才俊,国之翘楚。当此蓬莱之处,昆仑洞府,人间独一,上界堪首。
        小子有幸,沐化春风。启德启智,奉侍贤明。寝食四君,梅兰菊竹。咏诵曰文,逸并俊清。林荫蔽道,花鸟乐与风戏;澄波清盈,鱼柳喜逐云兴。秀士相携,论古汲今以道;夫子无类,施教因材而驱。常闻江山意气,素见人物风流。六气集万物灵韵,哲贤聚伟圣功勋。
        常慕钟期杨意,岂敢自矜,凌云试风。倚马不及,退著千言。人非尧舜,安能尽善!然则心雄芸芸,气义常在。乘风有时,太白高悬。青萍,结绿长价者何人?淮阴,子安所待者唯时。盛世耻安,纵九霄云际;益处惜时,骋万疆不息。所谓少年豪气,择木而栖。
    并诗一首:
    《书情怀》






    天墨一清秋,九州万里游 。

    他日凌天阙,六气心胸收。


    很多词语都不符合实际啊,胡适先生说,应言之有物,这样可能会好一点,宁愿读起来没那么好听,个人见解

    邦者,封也!太学者,国之文士所聚之所,文题相离甚远,满篇酸腐之气,所用之词,皆阿谀之姿,如此“文章”,有何价值可言?试问君可知,千古传诵之文章皆秉文以载道,文由心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