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糖水的感动
  • 浏览:218 评论:7 人
  • 菊苑饭堂。“香芋。”

        糖水溢出,我端起碗呷了一口,却一饮见了碗底。打糖水的大叔笑笑“再来一勺!”于是又给我填上一勺。看见再次溢满的碗,再看看饭堂师傅沁人心扉无比亲切的笑,突然觉得这世界是多么美好。

        “每天总有许多剩余,都要倒掉。不如让你多喝些。还要吗?”
        “大叔你真帅。”

        碗中的糖水变得更为美味可口,犹如加入了蜜一般,我甚至不舍得将它饮尽。不仅仅因为是因为它的免费,更因为它倾注了大叔的善
    良。不知道这第二碗免费的糖水,算不算饭堂大叔对于掌勺权利的滥用。或者是于广大莘莘学子的一种关怀。但这第二碗免费的糖水,是
    是对标准界限的逾越,是违反了饭堂规则的。尽管,它代表的是善良。

        上至主席总统,下至伙夫门卫。手中都掌握着或大或小的权力。一国之主决定的是“战或不战”,掌勺者可以将“土豆焖土豆”变成“土豆焖排骨”,或者,也可以是“再来一碗!FREE~”

        权力有大小之分,可是度量标准却因人而异产生高低之别。“去那个阿姨的窗口打,她给的菜多些。”

    我记得高考的时候曾经有一个学生因为没带齐证件,哭着给门卫下跪,但是门卫依然没有放他进考场,若放他进去,门卫或许会丢了工作。当证件送达的时候,已经开考了。不知道后来那个学生怎么样了,重读?饮恨?悔恨终身?也不知道那个门卫心里会不会有一点不安。如果门卫没有遵守规则放那个学生进了考场,如果那个学生参加了考试,如果……可是生活,没有如果,只有因果。

        我曾经当过一段时间的高铁售票员,年三十的前一天,一个背着很多行李的女生来我的窗口取到湖北的学生票。但是她的学生证优惠卡上乘车优惠区间是深圳至广州,与所取的火车票不符。按照规定,这种情况是不允许取票的,她只能把票退了,但是春运期间的火车票一但退了就再也买不回来了。“区间不符,只能重新买了。”“我补全票行吗?”“不行了。”她转身离去,站在不远处拿出手机沮丧的打给远方的亲人。旁边窗口的工作人员告诉我:审核她“是否达到了取票标准”的是售票员,是双眼,是逻辑。但是,这个标准的度却掌握在售票员手里。她再次来到我的窗口前“还有到武汉的全票吗?”“不可能有了,把你学生证给我吧。”我帮她取出了学生票,将要按下出票键的瞬间,我的指尖有过一丝的犹豫,但也只是万分之一秒的顷刻间。因为,等待我的,可能是难以想象的惩罚。“到广州的高铁会经过武汉,或许。”荒诞的理由让心理有一丝的慰藉。我把学生票和学生证递给了她。看见她破涕为笑,我甚是欣慰,为这世上又多了一个能回家乡的人高兴。

        生活中经常面临“生或死。杀人还是被杀。”这样的抉择。若我将生的机会赐予你,我有一定的可能会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可是,若我眼睁睁看着你在我面前死去,我的良心会谴责我一世,直至万劫不复。

        你是柏林墙边的士兵,看见有人翻墙,你的责任就是把枪口抬高点。你是60年独自巡逻的民兵,看见有人逃荒,你的责任就是放他们条生路。你是城管,看见小贩四散奔逃,你的责任是跑慢点。当履行职责成为罪恶,就会有比职责更值得遵守的东西:那就是良心。

        看着晶莹剔透的西米露在碗里滚动,突然觉得善恶的因果在此刻得到了轮回。

    这样的经历在大二我也试过,
    突然好怀念大二一周3节的实验课=。=
    白天去,晚上回,然后去几个组一起回来上三楼吃面喝糖水-。-

    大学,应该不会再有这些日子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