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众生相

- 心语星愿 LV.连长
- 2015/10/28 1:13:25
据说每一座发达的城市都会有地铁,不为什么,因为人太多了,地面交通承受不了那么大的人流压力,只好把部分压力分摊到地底下。于是,城市的地皮被戳穿,“皮下组织”被掏空,架之以牢固的钢铁混凝土,支撑起脆弱的薄薄的城市地表,上百辆列车如同蛔虫或蚯蚓般蜿蜒穿梭其中。自此,地铁诞生了,承担起分流的神圣责任。
有人说地铁是城市文明高度发展的产物,是每一座城市的文化象征,折射出这座城市人们的生存状态。此话不假,只要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文明或文化的存在,每天地铁聚集了那么多人,若没有文明或文化存在,那人们岂不是都成了行尸走肉,如僵尸般游荡在暗无天日的城市地底下?当然地铁不会这么恐怖,毕竟人是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生物,但是这种文化实在怪异,只有城市人自己才能创造出来和领会得到。
地铁的确是一个相当怪异的地方,每天都会有奇奇怪怪的人出现和奇奇怪怪的事情发生,实在让人不解。我们甚至可以说地铁“以史诗般的规模向我们描绘了无比广阔的社会画面,展示了复杂多变的社会风貌”,社会众生相在地铁这个看似封闭实则紧促的角落暴露无遗。
地铁是一个每天都“吐故纳新”的地方,每天在地底下来回穿梭的人络绎不绝,不计其数,他们绝大部分都是所谓的上班族,为了在这座喧嚣的城市混口饭吃,不惜每天起早贪黑,奔波忙碌。当每天天刚蒙蒙亮时,地铁里便开始热闹了起来,一直到夜幕深沉,这里才恢复到可怕的静寂。
再来看看地铁里的人吧。这里聚集了社会上各种各样的人,男人,女人,老人,小孩,孕妇,残疾人,学生,教师,白领,农民工,偶尔还看到过乞丐。为了弘扬社会公德,地铁里还专门在列车两端为弱势群体设置了专座,可大部分时间这个角落却往往是人群最拥挤的地方,因为有的人对列车员开车的姿势和隧道里的优美景色特别感兴趣。而这时,我却在某个不起眼的角落发现有个老人孤零零地被挤在人群中,动弹不得,显得相当无助。就算此时有个坐着的人良心发现,这位老人还是得继续挤在身强力壮的人当中,因为在如此拥挤的车厢里,实在是步履维艰。处境同样悲催的还有女人,相比男人,女人在挤地铁上没有任何优势,反而会让一些居心叵测的色狼有机可乘,为什么地铁里会经常发生一些性骚扰的负面事件,原因便在于此。在地铁里,老人和女人是最吃亏的两大群体。
再来看看地铁里人们的表情吧。除了慌张、麻木、痛苦、茫然、疲惫,我真找不到其他更能描述表情的形容词了。在地铁里,很难想象一个人异常兴奋像打了鸡血似的精力充沛活力十足,要是有,他肯定会被众人认为是神经病或者精神病。在早上的上班高峰期,地铁里大部分人的表情都是慌张而又麻木的,几乎看不到有谁春光满面或者精神抖擞。这些人不是眼睛不知盯着哪个地方傻傻发呆,就是毫无表情地看着自己的手机或者手上的报纸,偶尔会有那么一两个人发呆得忘记了下车,匆匆忙忙,慌慌张张,嘴里还嘀嘀咕咕含糊其辞。对地铁里的上班族来说,时间就是生命,为了赶时间,生怕迟到扣钱,他们会拼了老命去跟别人一起挤,挤得车门口附近的人哇哇大叫,破口大骂。尽管如此,他们还是会一个劲儿地往里挤,让你手脚都不知该往哪里放好。这时,人们的表情是痛苦的,双眉紧蹙,两眼不怀好意地瞪着。而到了傍晚的下班高峰期,大部分人的表情变成了茫然和疲惫,两眼无光,整个人像要瘫了一样疲惫不堪。但也有少许人露出了放松的神情,毕竟忙碌了一整天终于可以休息了。
有时候车厢里会吵闹无比,小孩子的哭闹声响成一片,为人父母的有时会大声叫嚣,让自己的孩子安静一会,那孩子反而哭得更大声,把这个车厢的人弄得极为烦躁。有一次我看到一小孩,哭得满头大汗,哭声响彻整个车厢。我想大概是因为车厢里人太多闷得慌吧,小孩子受了惊吓。车厢里空气确实不好,再加上男人们的汗臭味,小孩子不哭闹才不正常呢。
有时候车厢里却是一片寂静,只听见列车广播的播报声和列车的发动声。偶尔传来几声咳嗽声,才打破了这种可怕的安静。在日常生活中,除了公交,人们没有比在地铁里更亲近了,大家你挨着我,我挨着你,特别挤的时候还会像亲人一样互相亲密拥抱,可彼此没有向对方问候或者说声抱歉,而是不言不语地相对而立,直到列车到站各赴前程。或许人们早已心心相印,无需用言语表明心声。
有时候地铁里还会发生一些事,让每天的地铁生活多了一些声音。有一次亲眼看见一位年逾花甲的老婆婆在候车区指责一个插队的男青年,说他这么年轻就如此没有教养以后还得了,那位男青年不单没有夹着尾巴退下,反而跟这位婆婆针锋相对,简直把人的脸都丢光了。有一次列车关闭车门刚要启动时,有一个车门突然关不了了,整得列车员心惊肉跳,赶忙登记处理,要知道车厢里满满当当的全是活生生的生命啊!有一次还听说地铁里有人不知为什么突然晕倒了,有个好心的路人甲帮他擦拭了药膏却不见他马上醒来,反而脉息更加微弱,这时地铁的工作人员匆匆赶来,为他做了人工呼吸,他才缓缓醒来,送往医院后平安无事。在地铁里,我还经常看到一些老婆婆的身影,他们老早就在扶梯口处等候,回收人们递过来的地铁报,我想她们应该是想把它们卖了换钱,地铁里人这么多,地铁报的发行量又这么大,这应该是一笔相当可观的收入,又不会太累人。只是觉得一大早的老人家不好好休息,跑来这么挤的地方,实在是于心不忍。或许,这些婆婆跟其他人一样,她们也要在这座城市生存下去,不得不每天跟年轻人一样在这座城市里来回穿梭。
我又何尝不是这芸芸众生中的普通一员呢,每天的奔波已经让我习惯了这座城市的节奏,熟悉了人们脸上的表情。我不知道自己会在这座城市生活多久,只知道这拥挤繁忙的地下铁已经悄然成为了我生活的一部分。
和公交一样,地铁是一座城市的脉搏和气息,承载了这里的人们的哭笑苦乐,记录着生活点滴,也蕴藏着人们追求幸福的理想。就像黄征的《地铁》所唱的那样:“想象地下二十里深漆黑的地方/钢铁和石垒的天堂/人们相恋却又相互遗忘/人们的脸上有着不同的欢喜悲伤/人们一再错过彼此肩膀/人们的身在地下阳光那幸福的天堂”。地铁里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变化,但不变的是人们匆匆的脚步和这座城市的快节奏。当列车到站,人们又将进入另外一个跟地铁世界相类似或者截然不同的世界。
“下一站,大学城南。”哦,到站了。于是,我从地铁的世界来到了另外一个叫做公交的世界。
原创豆瓣:http://www.douban.com/note/274087065/,欢迎吐槽~~

- 肖纳娜
- 2015/10/28 5:40:37
只要是不是自己碰到就不用理会了~~~全世界一天发生那么多事情~只关心自己的!有时候还连自己都不想理呢~~~

- shenqf2010
- 2015/10/29 0:30:36
哟,这又让我想起了东野圭吾的《郁积电车》了,那真真是地铁众生相呀

- 西辞唱诗
- 2015/10/29 10:48:18
最近去实习,所以坐了几乎半个月的地铁。。。说到这地铁众生相,蛮有感觉的。我这实习是由早上8点到晚上8点,上班足足12个小时。所以,在我乘坐的早、晚2趟地铁上看见麻木、累的面孔很正常。
不过,无论人有多累,地铁的让座文化还是很受推崇的。每当看见有人让座给有需要的人,心理面都暖哄哄的——其实,这个世界也并不是太冷漠呢~
之前,坐我旁边的人在看《第五季》,我好奇,伸了个头过去瞧了瞧,他二话不说,递了一个耳机给我,和我在地铁上哈哈哈地快把一集看完,这也算是令人感到枯燥的实习生活中一段精彩的插曲~
其实,哪个国家的地铁上没有不麻木、不累的脸孔呢,如果人人都是富翁,那也不用挤地铁,挤公交咯。偶尔上上火、骂骂人、打打架也很正常(嘿嘿~~)话说,如果地铁上没有一个头脑不清醒的醉汉,“电车男”也不会因为英雄救美而成名呢~~~而中国,地铁上有两个本来不认识的音乐家突然来了共鸣而合奏一曲,引起轰动,可惜我没有遇见,不然就冲上去拿个签名了,哈哈。
总的来说,地铁文化,略显劳累的气息中,却散发着一点人情味还有一点点生活的趣味。。。
不过,无论人有多累,地铁的让座文化还是很受推崇的。每当看见有人让座给有需要的人,心理面都暖哄哄的——其实,这个世界也并不是太冷漠呢~
之前,坐我旁边的人在看《第五季》,我好奇,伸了个头过去瞧了瞧,他二话不说,递了一个耳机给我,和我在地铁上哈哈哈地快把一集看完,这也算是令人感到枯燥的实习生活中一段精彩的插曲~
其实,哪个国家的地铁上没有不麻木、不累的脸孔呢,如果人人都是富翁,那也不用挤地铁,挤公交咯。偶尔上上火、骂骂人、打打架也很正常(嘿嘿~~)话说,如果地铁上没有一个头脑不清醒的醉汉,“电车男”也不会因为英雄救美而成名呢~~~而中国,地铁上有两个本来不认识的音乐家突然来了共鸣而合奏一曲,引起轰动,可惜我没有遇见,不然就冲上去拿个签名了,哈哈。
总的来说,地铁文化,略显劳累的气息中,却散发着一点人情味还有一点点生活的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