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坦白——对于近体诗词的一些看法
  • 浏览:4760 评论:9 人

  • 记得,之前部门的那个部长,写近体诗词不错,有一定的才气,当然,在处事上也很有霸气。然而,最近看她为她友人写的一首《暗香》,不仅不合词谱,而且还短了几句。当然,对于一些可能初学写词,未能尽识诗词格律的人,大可不必深究。然而,对于她来说,我觉得未免有点太过。于是,我不由得明讽了她数句,当然招来了颇为“礼貌”的对待。本来,这里也是一个虚拟的地方,但我还是想坦白一下。

    我是一个近体诗词爱好者,当然也会写近体诗,也会填词。但说不上是很精通。当然,我也是从不懂格律到后来的懂格律,这其中有一个过程,只不过和别人不同的是,我颇能接受自己以前写的诗词不合格律不能称之为诗词的观点,因此如果说我的第一首合乎格律的诗词,恐怕还要追溯到大二的时候。但是随着学习诗词格律的深入,我发现,其实写好一首诗词,牵涉到的学科实在太广,包括有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词源学、名称学等等,而真正写好一首诗词又离不开诗学、词学、美学。但是,要写诗词其实也不难,关键是弄好平仄,按律写诗,按律填词,先符合了近体诗的标准,你这首作品的体裁才能称之为七绝七律,五绝五律,否则就不是了。很多人可能会不解,为什么要合乎格律呢?其实,一些会填歌词的人都知道,一首歌,你填词的时候不能够只是随便安些字,凑够字数便算了,每个字有一个音,而每首曲也是有音的,每首曲的音我们称之为原音,如果你只是考虑了词的意思,而忽略了原音的话,那么你唱出来便会很别扭。而诗词最初都是配合乐而唱的,所以无论是诗经,还是南北朝的古诗民歌,再到唐宋诗词,其实一定程度上都是讲平仄的,只是诗经那些用的是上古音,而上古音我们如今已无从稽考了,但是从其演变痕迹中仍能够窥探出它存在着押韵的现象,如大家熟悉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就是。而近体诗的写作,在唐代成为一种专门的科举考试项目,致使它的体式越趋严谨,因此形成了近体诗的一套规格。那么词的话,相对来说比诗要宽松点,因为它是诗余,而且个人认为它的文学地位相对于诗来说要低一些,无论从政治性还是文学性来说。

    好了,说了那么多,好像还没弄清楚我写这张帖子的目的。@dicky  这个号是我最初申请的,刚申请的目的其实是为了大一的时候看看毕业清舍的时候师兄师姐有什么便宜的、好玩的东西扔出来,可能这个想法不少人都有过,但我很坦白地交代,我当初来论坛的目的就是为了这样。然后,随着她的出现,我不知不觉也喜欢上玩论坛,也因此而离开沉寂了不少日子,之后,慢慢在这里写诗,在这里成为众矢之的,又在这里去为一些原则性问题争论不休,现在想想,自己都会忍俊不禁。当然,不是那些问题不值得去争论,也不是提倡近体诗有什么的不对,只是我最后才发现,其实我做的一切是很无力的,很少人会因为我而去看看什么是近体诗,什么是格律,反而,不少人依然我行我素,不少人依然谩骂如故。于是,我心淡了。这期间,我用了不少的账号:@曉夢迷蝶  、@沧浪渔隐  其实都是我,我更傻的透彻地自己去次韵自己写的词,还一连写了三首。只是,激起不了多少的波澜……

    广州大学,其实还真的没有一门课是专门教人如何写诗填词的,我写这篇东西,其实用意很简单,我想在我快走之际,能够把我所知道的古诗词的一些想法告诉大家,让大家交流一下,如果真的对近体诗词感兴趣,想了解,想学的,也可以在此留言。其实我没有多少的能耐,但诗词的格律,我还是略懂的。

    之前删了晓梦迷蝶所发的几首诗词,今天一并附上,不知大家还是否记得呢:


    无题
    昔岁偏怜前事辛,今元却苦末年辰。
    愁朋觅伴留舒醉,恨侣随风接叶呻。
    擎笔空书肠断句,读文枉作痛心人。
    梅残仅剩香盈世,酒涩徒余泪满巾。


    前病偶题
    夙婴嗽病立残身,夜读儒书未惜辛。
    仗剑欲平天下事,凭经思化四方民。
    堪怜日短难穷义,可恨途长恁尽仁。
    共道死生同弃我,太康谁祭广陵人!


    宫怨
    粉黛妆眉弄管弦,跪墀伏辇易欢年。
    隐思何满歌肠断,尝忆韩娥惹客怜。
    玉树后庭花溅泪,霓裳衣羽曲成烟。
    哑音还唱开元事,颜老依依待侍眠。


    江城子.忆梦
    南柯幻梦绕娉婷。醉韶声,共谁鸣。飘雨摇风,兰芷独凋零。湿却春衫犹不觉,悲少壮,业无成。
    灯红酒绿世多情。镜花菁,雾烟凝。雪月风华,何处读书经?金屋徒悲颜玉逝,终梦碎,几人醒?


    无题
    立志图登玉宇楼,玉龙锈涩老沧州。
    终童少逝缨犹赤,阮籍穷途泪泣游。
    心慕兰台囊俊杰,耻悲秋水弄扁舟。
    鹓鶵腐鼠成朋类,瞽目冯唐恨未休!


    附上最近写的一首词:金缕曲.次韵纳兰金缕曲悼亡妻并悼旧情
    霜冷何时已?尽飞红,零丁散坠,减消生气。乌夜空啼悲离切,似诉两相绝矣。独尽咽,埕中百味。偷梦楚襄神女恨,悟不成、重返情愁地。新友去,旧朋弃! 


    思萦苦为双鱼寄,厌空添、经年陌路,苦谁相倚?意解相思和泪酒,忍醉香词重理?惧后世、缘悭知己,枉问晶天轮回命,慧极伤空陨风尘里。操绝曲,哑声起!


    或者这张帖子能够让大家了解一下古诗词,或许不能,谁知道呢……

    不疯魔不成话,看了一年多,也略微有点佩服lz的恒心。
    只是诗随意表,越写越规范的诗不见得就是好诗,你又如何得知那段《暗香》短的几句不是故意为之?

    通过手机
    3# maplerain

    短了几句,不合词谱。都是有意为之?那我写文章,前边写成记叙文,后面却写成议论文,中间写成散文。那这算什么文体?我只听过有减字木兰花,没有听过有减字暗香的

    其实,诗意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就好了,不用太拘泥古风,我就是这类型的人,当然我也自认写的垃圾

    很直白的说,德艺双馨用不到你身上。总感觉有一八股文般的执泥气息萦绕左右。
    文之往已,舒己及人。这个人,能是众人,那自然甚好。你又孰能知道作者有时候想要的是知人,知己之人呢。姜太公钓鱼之谈罢了。

    我不会写诗词,不过第一次接触到韵妍师姐的词就是那首江城子。
    【伶仃洋上付平身,絮纷纷,破红尘。雨后清明,一唱便黄昏。炎景涯山船橹阵,伴潮去,葬家臣。
      宋室何幸得忠魂,浪沙痕,雾难分。户户庸俗,青史几时闻?惶恐滩前君莫问,拜丞相,受虚恩。】
    这首词就算是过了三年我现在读来也还是很喜欢的。那首暗香,既说了为友人而作,就是朋友间的嬉戏之作,其实没有必要那么计较,而且你说的话也太不留情面了,难怪别人会生气,干卿何事?

    我大概能够理解你的较真,对于我自己热爱的外国文学,别人要是没看明白就肆意批评或赞扬我也是不喜欢的,之前和朋友讨论《巴黎圣母院》里面克罗德副主教这一角色时,她就说我很没耐心。看到网上有人只凭第一感观就随随便便说《人间失格》和《局外人》很像,表示的是同一类人时,我也会忍不住跳出来反驳。
    但是,我虽然明白一些,可还是觉得你这种态度是不对的=  =
    我觉得你骨子里还是有一种知识分子的自矜。因为自己懂格律,就看不起别人不按格律写诗词,你也会说,学习是一个过程,那么,在别人成长的这个过程里,你又何必毫不留情面地贬低和打击呢。
    就像有知识的人看不起没知识的人,读过莎士比亚的人瞧不起没读过莎士比亚的人,看书多的人对看书少的人不以为然,崇尚纯文学的人反感只读网络小说的人。都是一样的自矜。
    在这一点上,没有对错之分,也没有什么原则性的问题,而是得饶人处且饶人,何必言辞刻薄?
    之前看过的一段话我很赞同,“这些年我的一个观察是,略有所知而又找不到别的存在感的人,可能是人群中最尖酸刻薄的一拨。这就好比刚学了两势花拳绣腿便忍不住到处找人比试比试,然而小知识分子更像卖安利的:先生你有听说过安利么?你说没有,他微微一笑:我有。”  
    这大概是你所说的成为众矢之的的原因吧。

    我看别人未必有跟你争论的意思,你回答问题的态度太易引起争辩倒是真。
    连用几个反问句回应别人的问题这不是招人膈应么。
    对方可能真的不懂诗词格律说了一些非常门外汉的话,但你真有心交流普及的话为什么不能平心静气地解释回答。
    动不动就摆出一副世人皆醉独我醒的独孤求败姿态要不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