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 诗

- minring LV.连长
- 2015/9/20 22:46:54
一字无为一字喑,滥竽莫过恃才吟。
开篇自可连篇出,落笔何妨逐笔斟。
每替新词诗愈老,终归浅语意犹深。
寻思此处真如我?肠断从来未有心。
这首诗我自己觉得不算很好,只是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个人一直以来写诗的一点心得。
论坛有很多爱好诗词的朋友,我相信大部分语句都比较好理解。
为了避免出现诗人和读者之间的歧义,我还是以现代汉语的方式谈谈我对诗词创作的理解。如果您觉得多少有些帮助,我会感觉很欣慰;如果您觉得我什么观点有失偏颇,这也仅仅是我一家之言。
诗词受字数限制,需要在寥寥数笔间阐明自己的观点、分享自己的经历、表达自己的感悟,这就要求诗词的语言要足够的精炼。如果一首七言能够减两字就变成五言,那不是一首好的七言;一首五言增添两字就能变成一首七言,同样也不是一首好的五言。添一字嫌多,减一字嫌少,这才是比较好的句子。如果一句诗中某个字完全不起作用,或者对要表达的意思毫无影响(包括含义和程度上的影响),那这个字还不如不要。
一个好的句子依靠的是句中每个字发挥作用,一个好的诗人也需要用整个身心去写诗。才华对文学创作固然重要,那如果诗人倚仗的仅仅是这一点,那么即便是能写出精彩的句子,即便外人看来很好,但对他来说也仅仅只是次品。
有才华,能够一气呵成、出口成章固然很好,但下笔之前仍需要去认真反思。这句很精彩,但是否有益于整体的和谐;那句很新颖,但是否没有常识错误,这些都值得我们去认真斟酌。七步成诗,也未必不是胸有成竹。
好诗不厌千回改,每一次改动,都可能使语句更加精炼,思想更加老道。
当然,我更喜欢将诗词文字越变越简单,我个人觉得有时候越是平常、简单的语句,越能打动别人。起码别人能够理解了,才能跟你产生共鸣。
在写完一首诗,或是改完一句话的时候,我常常会想,这个是否是我原先需要表达的意思,是否符合我的情感。很多人都爱评价别人的诗词无病呻吟、爱上层楼。但到了自己写的时候,又不知不觉落入这个怪圈。我觉得能将愁苦表达于纸上并没什么不可的。但一定要想想这个是不是你真的想表达的。没有谁是愿意去烦恼的。喜怒哀乐大可平实到来,刻意强调就略显失真了。
最后,好的诗人善于观察、总结、反思,某一次改动也许就是一次长进。不要说无才,诗不求精彩,平实亦可动人。
以上仅仅是我个人的一点经验,这首诗还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当然也不可能满足每个人的口味),我只能凭着我的感悟去一点一点完善它,就像完善我的诗词道路一样。

- 晓晓溪
- 2015/9/21 6:57:40
字體改大一點會比較好……

- ziv
- 2015/9/21 22:35:52
2# Dicky
谢谢
谢谢

- hhbvg001
- 2015/9/22 6:03:50
终归浅语意犹深。
终归浅语
终归浅语

- qdsj
- 2015/9/23 3:43:34
逼我百度

- zqj6688
- 2015/9/23 18:13:03
为啥百度

- hana1414
- 2015/9/24 12:10:14
不够压韵……

- 恶魔之拥
- 2015/9/24 21:41:14
7# 原原
开篇自可连篇出,落笔何妨逐笔斟。
率性而为亦有一番风味,何苦拘泥于形式
开篇自可连篇出,落笔何妨逐笔斟。
率性而为亦有一番风味,何苦拘泥于形式

- zihuamuxu
- 2015/9/25 14:39:58
7# 原原
谢谢批评 我按平水韵部写的
谢谢批评 我按平水韵部写的

- andiy1573
- 2015/9/26 6:28:25
我诗里所说的并不是针对形式,而是针对内容、意境。
诗不是赋,一首五绝仅仅二十个字,七律也不过五十六字,可谓是一字千金。所以我第一句才会强调每个字的可贵。
写诗行文率性而为是很值得提倡的,所以我才说开篇自可连篇出,一气呵成没什么不好。
只是写的时候要认真考虑,不要说些废话。写完了也该反复推敲,精益求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