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徒有“奸”名
  • 浏览:3187 评论:9 人
  • 一天下午,经过文逸楼的时候,看到立在其前的公告屏,闪过一个公告说,有一个“千秋功过任评说——漫谈《三国演义》中的曹操”的讲座将会在某周二下午举行。
    一说到曹操,我也有点话说,当然只是个人观点。
    都说《三国演义》里有三绝,“智绝”诸葛亮,“义绝”关云长,“奸绝”曹孟德。由此可见,曹操的“奸”早已经为《三国演义》的读者所认同。关于“奸”,我的理解就是,“能识破他人阴谋,自己也怀阴谋,而均不说道出来,但是却又为自己得意忘形的表情所出卖”。
    这样说可能有点单薄,再丰满一点说吧,用个例子。曾有人用这样一段话来描述曹操听了许邵说自己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后的反应。他说,曹操闻许邵之言不怒反喜。“那‘喜’喜得恶,喜得险,喜得直,喜得无礼,喜得不平常,喜得不怀好意”。看吧,曹操的奸像可谓毕露无遗。那“喜”本来是件好事,也比较单纯,但是,到了曹操那里,它却多了那么多内容,而且是不怀好意的内容。如此看来,我们怎能不说曹操“奸”。
    但是,尽管如此,曹操的“奸”名还是被他的许多糗事给败坏了。
    估计,读过《三国演义》的人,一定记得曹操挥师江南,欲平吴蜀的辉煌事件吧。当时是,曹操带着十万大军,浩浩荡荡,以排山倒海之势向吴蜀压去。而这一次的远征,最出名的战役当属“赤壁之战”。可能没看过《三国演义》的人也知道,曹操在那场战役里,可谓是输得一塌糊涂,狼狈至极啊!并且,差点连小命都丢了。
    不是说曹操是“奸绝”吗?怎么连吴蜀那点小伎俩都上当了,而且,还被骗得心里美滋滋的。
    当黄盖带着苦肉计来诈降的时候,曹操欣然,疑心顿消,信以为真;故而,阚泽接踵再至,又是诈降,但曹操想都没想,还是喜笑相迎;进而庞统再至,绝献连环妙计,曹操更是没脑子地立马就下令连接战船。此三计,实乃吴蜀之大连环妙计。如若曹操“奸”,为何察觉不出,黄盖、阚泽、庞统皆非真心降他助他。且“黄盖之苦肉计,乃是一味苦药;阚泽之诈降计,乃是一味甘药;庞统之连环计,乃是一味辣药”。此三者,共而服之,乃是一味毒药。更令人不屑曹操之“奸”名的是,他居然仍高枕船帐中,慢悠悠地待“周郎煎之以火,孔明煽之以风”,最后,药剂煎成。一并赠与曹军迎风痛饮,曹军遂大败,或葬身火海,或弃甲曳兵而逃。
    逃,则败逃华容道,曹操这一英明决定,却又很不巧地正中孔明之计。名声响当当的“奸绝”,在这华容道上,居然让孔明的一团明火耍的团团转,最后,还落入了别人下的套里。要不是,关羽念旧情,命也就了结于此了。到这份上了,诸位要再说曹操“奸”,我都有点替他蒙羞了。
    再回过头,咱数落一下战前。孔明与周瑜曾立下军令状,若孔明三天之内交不出十万支箭,就要被处之以军法。于是,孔明就设计向曹操借了十万支箭。在那个浓雾弥漫的早晨,曹军的船营周围,突然锣鼓喧天,喊杀声响起。人家曹操,状况还搞不清楚就当机立断,马上下令,所有士兵架箭对着江面一阵狂射。这一次发飙,十来分钟吧,就不见了十万箭。但是,曹操还是没醒悟过来,心里那个爽啊,以为干掉了不少吴蜀的人马。谁知,对面传来一阵气势温和的道谢声,“谢谢曹丞相的箭”。估计,这时候,曹操也只能捶胸顿足,仰天大呼一声,“啊,上当了”。瞧吧,“奸雄”之冠,恐怕也该绝气抖落了。
    完!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希望大家畅所欲言,进来发表高见!




        0 0其实,文学造诣这种东西在我身上是不存在的。
    只是我很喜欢cc啦,所以对于主推备备主的三国演义真的没什么好感。
    但我觉得很多东西,都是要认真考证的0 0 不管是写备备还是cc
    就例如刚百度的【喂
    正史原文

      据《三国志》记载:十八年正月,曹公攻濡须,权与相拒月余。曹公望权军,叹其齐肃,乃退。
    裴松之注文
      吴历曰:曹公出濡须,作油船,夜渡洲上。权以水军围取,得三千余人,其没溺者亦数千人。权数挑战,公坚守不出。权乃自来,乘轻船,从灞须口入公军。诸将皆以为是挑战者,欲击之。公曰:“此必孙权欲身见吾军部伍也。”敕军中皆精严,弓弩不得妄发。权行五六里,回还作鼓吹。公见舟船器仗军伍整肃,喟然叹曰:“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权为笺与曹公,说:“春水方生,公宜速去。”别纸言:“足下不死,孤不得安。”曹公语诸将曰:“孙权不欺孤。”乃彻军还。魏略曰:权乘大船来观军,公使弓弩乱发,箭著其船,船偏重将覆,权因回船,复以一面受箭,箭均船平,乃还。
    现代文释义
      据《三国志.吴书.吴主传第二》裴松之注,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正月,曹操与孙权对垒濡须(今安徽巢县西巢湖入长江的一段水道)。初次交战,曹军大败,于是坚守不出。一天孙权乘轻舟从灞须口闯入曹军前沿,观察曹军部署。孙权的轻舟行进五、六里,曹操见孙军整肃威武,喟然叹曰:“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随后下令弓弩齐发,射击吴船。不一会,孙权的轻舟因一侧中箭太多,船身倾斜,有翻沉的危险。孙权下令调转船头,使另一侧再受箭。一会,箭均船平,孙军鼓乐齐鸣,安全返航。
      由此可见,“草船借箭”的主角不是诸葛亮,而是孙权,并且这件事发生在赤壁之战以后五年。

    能说出 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  这样的话的cc又怎可能捶胸顿足呢。

    我只是挑一个点说0 0

    其实我很喜欢LZ的文啦,所以若要LZ写cc,我也会很高兴。要是LZ能更多了解cc的话,写出来的一定会是佳文0 0  三国演义用来说书,倒是听得有味。但用来做历史依据用来评价人,倒有点不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