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人生一踹到底
  • 浏览:1008 评论:8 人
  • 2012年4月13日
    23:39

    毕业的季节,所应该的问题在这一刻汇聚到一起,当我恣意翻开圣经读到的第一句话,那是神灵的指引,将决定以后的命运。回去是错,不回去也是错;至此要不要回去不取决于对错,而在于哥的想法。按照某师姐的话:若这样可以,那样也可以,那就不是选择的问题,关键在于自己的努力,之后时机到,自然知道怎么选择。当每个人都说应该回去的时候,我在想啊,其中有多少人已经被自己的所谓人生经验之牢困住。我们这一代小白鼠,小时候,梦想被唤醒;中学时,能力被教育所挫;大学后,梦想被生存所灭。看回哥中学五年的日记,窥见天朝教育的悲影,天朝教育产品所拥有的没有能力的梦想在现实面前都是奢侈的。70后塑造的社会主导着80后的社会意识的形成,本质上如此悲催,可是命运竟如此错综复杂,把我们都栓在一起。每个人都用自己的信念支配生活,可是很少人会去思考这种信念是否正确以及是否合理;哥只能好生在自己的圈儿呆着,不然一出声就会被她们的声音活埋,或者这就是赵丫头的歪理。

    混迹于天地,终还是得引入竞争的法则,否则便是 一世间活在自己的计划世界里。因此,大学四年究竟学了多少东西,学到家了没有,谁说了都不算,一切就由市场竞争法则检验。隔了这么久了,还是把“山楂树之恋”结局部分给看了;当初是不忍心看结局,今时却觉结局即是生活,生活即是现实,梦想需要拼博,世界是否真如我所想的彩虹版绚烂?开心地用小刀削着铅笔,应该是小学的时候才有的心情了吧……

    所有所有的事情,即使完全属于你自己的事情,近乎都不是你真正所梦寐的那样,这是人生最可恶的地方。原来以为我可以,最后还是发现,事情终究没有我希望的那么简单。早些年总想将人生探个究竟,可是如何确证人生的实践性是个疯子的问题,以至于思来想去证到究竟的结果竟是人生木有究竟;至此,人生也就成了证来证去却证不到究竟的一场唏嘘,莫非这就是佛门所说的一切空空如也。归结到底,还是马爷爷的那话说到了点上: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可惜啊,马爷爷他老人家走得早,留下了一句没有用的哲言,让后世人折腾了两百年也不知道如何实践。
    在这个大玩穿越的时代,我本可以趾高气扬地对梭罗说;你错了,我们可以改善的时刻不但是过去,而且是现在,更是未来。也罢,哥本着对你老人家的尊崇,谦虚地说:我们可以改善的时刻,并非过去,而是现在,更是未来。早岁那知世事艰,人生有多少个四年,以青春为名的不可测疯狂,便有多少次五四运动与辛亥革命。不停的转动着手里的魔方,顿觉人生比魔方复杂多了,人生就应该像聪哥说的:早上为了准时起床居然不择手段。

    看透世人不难,但于己无益;只是终究还是庆幸在早年,明白了这些道道,不至于折腾了半生才恍然忽有所悟。当你涅了槃,进了窄门,佛就会告诉你:在这个不论对错,成者至少为王,败者多半为寇的天地间,你的也是人生,只是胜者一句话顶得过败者的十句话。人本是人,不必刻意去做人;世本是世,无须精心去处世;便也就是真正的做人与处世了。

    2# nikka


        楼上好深的内力呀!知道道理本身很简单,只是真正懂得那又是另一回事,有些事总要在领悟了,经历了才忽有所悟~~

    我觉得,如果人在当世找不到方向,不想庸庸碌碌朝九晚五勉强糊口行尸走肉。那么,不如做些对后人有用的事吧,到农村支教去,到志愿团体去,发光发热~

    人生也就成了证来证去却证不到究竟的一场唏嘘    


         
    ——活到老证到老,而且越证越原始。

    “所有所有的事情,即使完全属于你自己的事情,近乎都不是你真正所梦寐的那样,这是人生最可恶的地方。”
    理想与现实总横亘着一条鸿沟。找到了跳板,也未必能真正到达理想之境。是挺可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