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母亲写给同性恋儿子的圣诞节家书

- wei5359704 LV.连长
- 2015/6/1 22:36:57
亲爱的雅各布,
当我打开一个纪念品收纳盒的时候,我看到一张圣诞节清单,那是你还是个小男生的时候写下的。根据这张清单,我们可以很轻松地在商店里
找到圣诞礼品,而我总是很乐意为你寻找它们,包装好并放在圣诞树下。每当你打开这些礼物,你总是充满喜悦,令我和你爸爸倍感快乐。
今年,我只想给你一件礼物。许多年前我就想把它送给你,但我一直在尝试尽可能恰当的方式。这会给我带来此生最大的快乐。
我该如何把“平等”送给你?我该如何弥补你在这个不平等的世界里曾经遭受过的一切。
在高中和大学时代,你一直希望能与某个人共赴校园舞会,享受情侣时光。你本不应该为平等付出这么多年的代价。你本不需要捍卫自己
的尊严。你更不应该失去青少年和青年时代的单纯与快乐。
当你仅仅是个孩子的时候,你就已经有了对正义的激情。我记得你在4岁时曾经拒绝吃晚餐,直到我书面保证这些食品对儿童来说是安全
的。你的幼儿园老师因为一个孩子写错了自己的名字而撕碎了他的画作,深感不平的你在放学后与老师雄辩,句句饱含铿锵有力的真理。
当你向我和你爸爸出柜后,你希望在高中创办一个“同性恋与异性恋联盟”,这让我们非常担心你的安全。可无论面临多少排斥和阻挠,
你最终通过努力实现了愿望。你创办了那所学校有史以来的第一支“同异联盟”团体,你向需要帮助的同学和老师们伸出援手。上大学后,当你听说有些同性恋学生只因性倾向就被赶出校园后,你又创立了一家平权协会,与那些可怕的错误进行对抗。
这么多年里,你教会了我在面对不公正时勇于采取行动,而不是沉默退缩。是你一直在引领着我,你的人生令我受益匪浅。
也许这就是我难以面对每一个圣诞节的原因。我最想给你的,偏偏是无法包装的礼物。
作为一个母亲,这份礼物是我对你的爱,是我想为你付出的保护,是自从你告诉我们你是同性恋的那天起,一个已经走出悲伤与无助的母
亲最想给你的唯一的礼物。
——我想给你平等。
我想用一个无比精美的盒子把它包装起来,现在就放到我们的圣诞树下。在这个圣诞节里,我渴望再一次看到你打开礼物,露出欣喜若狂的表情。
——我爱你,你的妈妈,2011年12月23日
作者简介
本文作者兰蒂.瑞坦(Randi Reitan)是一名美国退休教师、作家,也是一位同性恋者的母亲,目前致力于维护同性恋社群的权益。她与美国导演丹.卡司雷克(Dan Karslake)合作拍摄的纪录片《圣经如是说》(For the Bible Tells Me So, 2007),探讨了同性恋、宗教和家庭等话题,曾荣获2008年GLAAD传媒奖的“最佳纪录片奖”,并在圣丹斯电影节等国际知名影展中广受关注
附:
同性恋 Homosexual
“同性恋”一词是现代概念。据目前所知,这个单词最早出现在匈牙利作家Karl Maria Kertbeny的一篇文章中。19世纪末,德意志帝国颁布新宪法,规定从事男性同性性行为的行为者判处一年到四年的监禁。Karl Maria Kertbeny撰文抨击并抵制该法令,并首次创出单词“Homosexuality”,已用来替代当时广泛使用的带有贬义色彩的“鸡奸者”(Pederast)一词。Kertbeny认为许多男同性恋比普通的男人更有男子气概,并且他们比那些由于X欲过剩而犯下诸如强奸、伤害罪行的异性恋更优秀。Kertbeny希望他的新词和对这个词的解释能对废除德意志帝国新宪法第175条有所帮助。但该法条仍于1871年通过并施行,60年后成为纳粹政府屠杀同性恋的法源。
不过,德国精神病学家,《性精神病态》(Psychopathia Sexualis)一书的作者,理查德.克拉夫特.埃宾(Richard von Krafft-Ebing)和其他的医生接受了这个词,将它作为使用在病理学诊断方法中。
单词“Homosexual”直接翻译指“同性的”,来源于希腊语前缀“Homo”(表示“相同的”)和拉丁词根“Sex”(表示“性”)。而其他的意指同性恋的词汇,例如Homophilia和Inversion现在已经不再使用。
随着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Homosexual开始成为对医学临床研究中被用来指代一种精神疾病的称呼。在美国精神病学协会于1974年将Homosexual从精神疾病列表里删除之前,Homosexual一词一直被同性恋者认为是一个带有污蔑性质的词汇。因此,西方同性恋者很少使用Homosexual这个词来称呼自己以及同性间的性行为。
Gay/Lesbian
在现代,通常使用Gay来指称男性的同性恋者,而使用Lesbian来称呼女性的同性恋者。不过近几年美国等地已将Gay的性别标签逐渐淡化,其含义可延伸为所有同性恋群体。
Gay曾经是个隐讳语,如今已成为同性恋的主流名词。英文单字Gay,本意指“感觉快乐的”,“使人高兴的”。19世纪,妓女开始被戏称为Gay Women, 与此同时人们把那些游手好闲的花花公子称为Gay。20世纪初,美国的部分同性恋开始使用Gay这个词作为自己自身的标签,以区别于在病理和临床上被广泛使用的词汇Homosexual。到了20世纪60、70年代,美国同性恋群体强烈要求各个媒体在报道和播放涉及同性恋消息时用Gay取代Homosexual。作为回应,Gay这个词汇开始逐渐被媒体接受和使用。但实际上,这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比如直到1989年,美国主流媒体之一的《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才最终接受Gay这个词用以指称同性恋。
Lesbian则源于古希腊的一个小岛的名称Lesbos(莱斯博斯岛)。这座小岛位于爱琴海区域,临近土耳其西北部沿岸,多石山,是伊奥利亚人的重要居住地之一。公元前7世纪时,莱斯博斯岛以抒情诗人而闻名,他们中最著名的一位是女同性恋诗人萨福(Sappho)。Lesbian本意指居住在该岛上的人,但自萨福以后,Lesbian这个词汇开始有了新的注解。19世纪末,医学界开始使用Lesbian来指称与萨福有同样性倾向的女性。从那时起,Lesbian开始包含女性同性恋的含义,并被广泛使用起来。
恐同症 Homophobia
恐同症(Homophobia)是指对同性恋抱持偏见、厌恶、歧视与仇恨的一种病态心理。1972年George Weinberg于《Society and the Healthy Homosexual》一书中定义恐同症为“畏惧跟同性恋沾上关系”。恐同症并不是仅发生于异性恋中,也会出现在同性恋者身上,如美国的政治人物麦卡锡及胡佛,为掩饰自己的性倾向,反而对同性恋进行大规模肃清。
国际不再恐同日 IDAHO
1990年5月17日, 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同性恋从精神病名册中除名,法国学者Louis-Georges Tin遂发起每年5月17日为国际不再恐同日(International Day Against Homophobia,简称IDAHO),以降低对同性恋的歧视。

- zwjsxd
- 2015/6/2 3:15:51
看来LZ有这倾向..

- 健康美丽
- 2015/6/2 22:19:34
嗯嗯,俺是不反对滴

- 半唱逆转
- 2015/6/3 10:38:47
好有这倾向

- 风烟俱净
- 2015/6/3 23:47:46
刚学完变态心理学哈~~~
同性恋在外国已经不列入病态范围内了,不过国内诊断手册嘛,依然还是啦~~~
其实个人到不是很介意啦~~按照外国研究来说,其实很多青少年都曾尝试过同性恋,待到比较大的时候就会放弃同性恋了,他们是为了体验和寻求刺激,当然也有部分人是天生有这种倾向的~~
同性恋在外国已经不列入病态范围内了,不过国内诊断手册嘛,依然还是啦~~~
其实个人到不是很介意啦~~按照外国研究来说,其实很多青少年都曾尝试过同性恋,待到比较大的时候就会放弃同性恋了,他们是为了体验和寻求刺激,当然也有部分人是天生有这种倾向的~~

- ziv
- 2015/6/4 20:08:31
你能和谐一点么

- sanzhiyan
- 2015/6/5 8:34:57
6# 寂寂穗聪聪
-。- 上面那句是原文里的拉。。我复制的。。
-。- 上面那句是原文里的拉。。我复制的。。

- almdzkj
- 2015/6/5 23:13:09
7# ELL
酱紫
酱紫

- VSA95
- 2015/6/6 16:41:07
已经很河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