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过去的你』 日子
  • 浏览:3319 评论:9 人

  • 前言:


    突然想把近来心情写成长篇,是在听到Fairy Tale这首歌时。
    我不擅长的事情有很多,好在自我开导不属于其中一件。
    当时当刻,我拿不定主意,沉溺其中,没有关系,我只要说出来、写出来,就好了,吐尽浊气,随着时间流逝、阅历渐长,我自会想明白。
    ————————————————


    前几天和朋友打电话,不知由什么话题起头,最后竟然扯到自己身上了。朋友这样说,不像是开玩笑的口吻:你的生活过得太单调了,不像是活在现在这个社会上的。
    一时间恍然想起之前其他朋友开玩笑时也说过类似的话。我默不做声,不知道该如何接话,呆了半天也只能微笑承认,我这人确实比较无趣吧。
    细想下来,好像除了对甜品和读书特别感兴趣以外,其余都觉得可有可无,不甚在意。我成长在一个比较前卫的中学,周围几乎所有人无论男女都异常追随潮流,经常看时尚杂志和娱乐杂志,谈论香港购物,对奢侈品牌能够口齿清晰地读出正确发音,有意无意地模仿欧美明星的穿衣风格。很多人说进入这所学校一个月后就会脱胎换骨,而我在其中呆了六年,仍旧丝毫改变也没有,并且我如果这样穿着打扮也着实别扭。所有名牌我听了六年现在还是一个都记不住,最多看着觉得眼熟而已;我也不喜欢去香港,只去过一次,是过年前,回来时带着一大袋足够我吃好几个月的糖果;我更极少关心服装潮流,我会嫉妒那些身材修长容貌艳丽的模特的。我对名牌、衣服、逛街、化妆、港风、看电影、呼朋唤友压马路等等一切都既不讨厌也不喜欢,我也从不去酒吧和夜店,我最常去的就是书店和老街区小吃店,我每天除了宅还是宅……我也觉得我的生活异常单调,和我在一起太无趣了,我对一切娱乐活动都没什么兴趣。
    我不知道有谁会忍受得了这样的人:发呆、睡觉、读书(还不喜欢别人打扰)、逛书店(从来只喜欢自己一人逛)、上网看小说。可我也明白身边有许许多多如我这般的人存在,其实大家都很宅。
    我之前很羡慕中学里的那些同学,就算我和她们格格不入的时候,就算被她们所讨厌时,就算我对她们感到惧怕时,我也依旧有着埋在内心最深处的羡慕,甚至因为自己总是记不住服装品牌的名字和读音而自卑。男生好似总喜欢那些又漂亮又跟得上潮流的女生,身材苗条,长卷发,鲜亮的指甲油,短裙短裤高跟鞋什么的。而我不是,我只会说自己琐碎的心情和最近看了什么书,于是中学时候的我相当沉默寡言。
    现在看过去同学的微薄,也经常看到她们又去哪个酒吧,又在哪里吃饭,又和谁聚会了,文字下面配上的自拍鲜亮而漂亮。我每每看到都会发呆,想着如果我也是这样的话就好了,然后悲催地发现自己始终做不到。
    我想化妆,却不是心疼化妆品的价格就是懒得去学如何化妆;我想染发弄卷,却担心我那本来就不太好的发质变得更加糟糕;我想学习她们的穿衣风格,却在对着镜子照时觉得自己不伦不类;我想记住她们经常谈论的名牌,却在第一次说出口时遭到别人的沉默对待和奇怪的眼神;我想和朋友一起去酒吧,却发现我连这个城市的酒吧在哪里都不知道……
    我尝试过,很认真地尝试了好多次,结果不是自己别扭就是大家别扭。六年过去,离开了那所学校后,我才真正明白:这个世界上有人适合穿红色,有人适合穿蓝色,我可以去穿那些我不适合的颜色,但我永远也不能变得和她们一样好看。
    所以,现在的我再也没有了当年对她们的那些羡慕,既然变不成那样的女生,那就还是沉默而独自地一个人走下去吧。
    彻底放弃之后,我任由自己原本的样子肆意发展——不再热衷于去寻找朋友,不再热衷于穿衣打扮,不再热衷于记住名牌,不再热衷于装得我和她们是一样的——于是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看到未接来电,除了家人外不会特意拨回询问,坚信真正有事找我的人一定会再打过来;除了家人和两个好友外,极少与别人一起出去逛街;习惯了自己一个人出去吃东西、逛街、看风景、玩,并且也更加觉得自在和安全。
    我这辈子就做我自己,变成别人,太累了。





    只有活出最真实的自己,才能展现出自己最优秀的一面。我们有时候会心为形役,为自己套上很多枷锁。庄周梦蝶,愿做一颗孤独的树,这是一种人生境界。按照冯友兰先生的说法,应该到了天地境界,一种最闪光的思想。梭罗独居瓦尔登湖畔,成就了其伟大的作品《瓦尔登湖》。人因为有思想而闪光。听别人说成功可以复制,但我不敢认同。我相信思想有多远,人就能走多远。在一个地方呆久了,会怀念,会在不如意时想起过往的快乐时光。一首歌也可以让烦躁的心情平复下来,这也许是心灵的久违的呼唤。中学时代很美好,是因为我们只在学校里面过着单调的日子,因为有书,有好友,才不会孤陋寡闻。好像鲁迅先生说过,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这样挺好的啊 谁都有自己喜欢的生活
    我比你单调多了 也甚少愿意跟人交往 交际圈极小 只是只要自己乐于其中了就没问题了
    等到真变成羡慕的那些人那样的时候  自己也就不是自己了

    做真实的自己,不要为了取悦别人或试图成为某个人。做你最原始的自己,比做任何人的复制品都来得好。

    沙发,板凳,地板三位真的欠扁了

    里的最后一句话是“全世界都喜欢那个最真实的你”
      文中的这个是我不想面对的自己,曾经因为在意别人的眼光而偷偷改变却彻底失败的自己。
      我觉得我现在就挺好了。我装作是别人,也装不久,还是太懒也太倨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