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应该有所坚持,生存则可以随遇而安
  • 浏览:281 评论:9 人

  • 晚饭时许,听到旁俩女生在讨论选导师一事,似乎选的是博导,想必都是研三的学姐。


    A女生:选博导不容易啊,有些是已经定下来的了……
    而后我、磊君、镓君讨论选硕导的情况,磊君后说:要是觉得什么都不公平,那活着就没意思啦。


    尔后她们谈及毕业去向。
    A:我不想安于现状,现在还年轻,想多闯一闯,即使摆在我面前两条比较安稳的路都是现成的,我还是宁愿选择前途未卜的第三条路;现在读博和考公务员,就占着位置先,过段时间再定夺……
    B:我还是比较喜欢呆在学校里面,最好哪也不去。
    磊君窃言:对面的女生(B)看样子就觉单纯啊。而且有这种想法的人要么比较单纯,要么阅见了各种大风大浪。
    B:我还是觉得我是比较理想化的人。
    A:我知道我们俩个都是比较理想的人,我俩是真心朋友,才把这些心里话告诉你的。我周围的人(亲戚朋友)他们都劝我……


    见磊君已吃完,我饭菜还剩大半:原谅我吃得这么慢,其实,我在听她们聊天。等转过头,B女生竟然哭起来了,后来走的时候镓君解释说:或许她原也有和A女生一样的目标,但还是选择“安于现状”,如今却发现原本起跑线相同的人,差距越来越大。磊君因见不惯如此泪人场面,起身先走。镓君见女生似乎没带纸巾,便问我要不要递纸巾,我还以为他问我要纸巾哩,只见他神速从兜里掏出纸巾递给那“泪人”。好在这纸巾带得真是时候啊。大家都沉默了,空气有点凝结似的。


    B:我听得有点激动了。


    我不由得加快饭速,吃完赶紧开溜……后来A女生好像还说了什么。见到此至情至性之泪人场面,也难得“同道中人”,索性差了一句话:
    其实理想化的人也可以过一种理想的生活,只要她“想要”的不会太多。


    这是关于此理,自己最近后知后觉的话了。


    当回到自习室,写下此文时,B女生忽现,天啊,这么巧,只见她越走越近,不是吧,难道她想……妈呀,她究竟想干嘛啊?只见她在离我两个位置的地方坐下了。哦,原来她已经就在那里了。
    后来,至此,从未见过此“传奇”之女子,而我,倒是常想起孔乙己说的:“回”字原来有四种写法。

    1# 0810010058


    “要是觉得什么都不公平,那活着就没意思了。”说得真好。
    太过单纯的话似乎也过于可怕了点,作为一个人大学本科毕业活了将近25年人生都过去四分之一了还没去了解过这个社会,未免太过孤陋寡闻。不是叫人要精明,而是叫人要开阔自己的视野。要是缺乏社会责任感,是不足以立足于任何社会的。人的价值不在于所处的社会大环境,而在于对所在的社会,能认识甚至说能贡献出多少。没有十全十美的社会,要是随便就低头丧气,不过是幼稚的理想主义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