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社论]《历史的先声--半个世纪前的承诺》
  • 浏览:906 评论:4 人
  • 1999年,距建国不过半个世纪。《历史的先声》出版,如今成为禁书。
    五十年前许下多少或美好、或庄严的诺言,如今,过眼云烟。

    当年的国民党是黑暗的、腐朽的、独裁的、残暴的……

    如今重读当年的党报喉舌的言论,不过是党在自打嘴巴而已。
    当年当年,也就是说说而已,谁让你认真?
    为了达成目的,可以不择手段,只要话语权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说什么都可以。

    只是我很清楚地知道。
    当年淮海战役的战场上,那五百多万支前民工。
    当年为了心中的理想主义而奉献出一切的仁人志士。
    心中所想像的新中国,可不是今天这么一副乱七八糟的模样。

    顺便推荐爱问共享资料,这里还可以找到很多电子书的
    包括港版无删节……
    http://ishare.iask.sina.com.cn/


    《历史的先声》全--半个世纪前的承诺.rar 
    历史的先声.rar 

    目前青年運動的主要任務是爭取民主

        三月二十九日晚上,已經停頓很久的復旦師生合組的憲政研究會召開了第七次的座談會,座談的題目是“青年與憲政運動”,同時,並由周穀城教授講演“青年運動在歷史中的地位”。

        “中國青年在現階段中所從事的運動,應該是爭取民族獨立,經濟平等,和政治民主。爲這三大目標而奮鬥的人,在歷史中就有他的地位。”這是周先生全篇演說的結論。在結論中,他更明確地指出:政治民主是一切民主的先決條件。有政治民主,才會有經濟民主,有了政治的民主,才能動員一切人力物力從事民族解放的戰爭,“所以”,周先生強調的說:“中國青年在現階段的主要任務是爭取政治民主。”……

        在說到國內政治方面的情形時,周先生表示他不願多說。但是他說:我們現在連政治民主的起碼條件如人身自由、言論、集會、結社等自由都還沒有,距離“人民是主人,官吏是公僕”的真正的民主政治更是遙遠得很了。

        周先生的話講完以後,就有一個同學起來發言,提出中國青年應做的兩件反省工作:肅清自己的奴才性和爲新中國的需要而努力。另一個同學則指出國民大會代表的産生及召集的不民主。他說:“定於今年十一月十二日召集國民大會,絕不能解決任何問題。”

        這天到會的除周穀城先生外,還有張志讓先生,陳望道先生,張孟聞先生等以及同學近千人。那位同學的話剛一講完,校長章益先生就慌忙提前做結論,把這成千熱誠關心國事的同學散了。

        屋外的月光很明亮,不知是誰輕輕的說了一句:“嘉陵江月爲誰明!”黑壓壓的一股人流,靜靜的向校門外流去。

                    ——《新華日報》1946年11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