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感想
  • 浏览:852 评论:8 人
  • 大二了,不再轻浮。
    默然回首,这一年……
    原来时间是那么的残忍,居然把我甩得远远的。
    回头看,一无所获。
    想当年,刚开学,只为了验证“尝试才有希望,走过才会懂得”的正确度,一时冲动的,轰轰烈烈的,随波逐流的,与同学们一起无目的去面试xx部门,偶尔对答如流,有时却无语当堂,甚至一时疏忽忘了调手机,面试期间居然手机铃声忽然兴起的那种无比尴尬……原来问题是有适合与不适合之分的,个人的能力方向也一样,个人的思维取向也如此,重要是自己是否找了适合的位置,原来这个很重要。
    一学期、一年过去了……突然发现自己没有认真听过几节课,虽然给你们上课都是讲师以上级别的;突然发现自己没有认真读过几本书,虽然你们大学里的图书馆有很多的藏书;突然发现自己没有学到东西,虽然大学里有很多的可以学习东西。
      回想起来,迷惑、疑惑:不知道自己一天到底要做什么,或是做什么都不起劲,没目标。因为没有任何人给你讲你应该去做什么,让你们觉得茫然不知所措。原来大学=目标盲区。
      可是,我们对自己父母具有永远都无法推卸的责任,但是我们却在无为与堕落当中放弃了承担的使命。一学期结束后,回到家里过年时,我们的父母仍旧对我们宠爱有加,仍旧对我们充满希望,仍旧对我们叮咛嘱咐……
      其实生活就像巧克力盒,我们永远都不知道下一颗会是什么样的滋味!都不知道下一刻会发生什么,原来人生有很多意外发生的。
      上大学前,听高中老师说,大学真的超级美好,又自由,又轻松;其实读下来,也不过如此,只比高中稍微轻松一点点,原来大学是最应该好好读书的地方,由于我们的教育体制问题,大学变成了释放多年来应试教育压力的地方。“到了大学你就轻松了”这是一句彻头彻尾的谎言。
      上大学前,以为大学是60分万岁,以为偶尔逃课或迟到应该没什么大碍,其实不是,专业排名、评优、奖学金与我们必修课成绩的平均分和全勤有密切关联。逃了一节课彻底与评优无缘,别以为逃课才是完美的大学,如果不把奖学金为目标的话,你可以大肆地翘课。但到你去面试工作的时候,面试官会问问你大学的专业排名第几,在校期间是否有被评优,是否拿过奖学金,到时,你无从说起,难道那时候你还是无关痛痒吗?
      上大学前,那时候纯真可爱,那时候努力认真,那时候有目标有信仰,那时候有多少美丽的期盼。
      上大学后,梦想是梦想,现实是现实。我们还天真的认为是大学欺骗了我们。原来不是大学骗了我们,是成长穿越了美好的梦,穿透了五彩的星空,变得平白与乏味,现实是残酷的。或许这句话说得对:生活不是荒谬,只是艰难而已。
      体会到了这些,但我不应后悔。后悔是一种耗费精神的情绪,后悔是比损失更大的损失。看过这样的一句话:人生在世,为理想而努力的去奋斗,未必都要高人一等,但也要问心无愧。所以我问心无愧。因此我会一直坚持下去。

    “原来大学=目标盲区。”不错的等式啊。


    或许某天我呼叫“梦”,然后听到的会是“对不起,你所拨打的用户已停机。”
    那样,应该是我忘了“续费”吧。

    “大二大三是大学的黄金时间,要好好把握,不要到大四才后悔”
    -----这是一大四师兄给我的告诫。

    大三的路过~一句话,迷茫的恰到时候。知道迷茫就能走出来,当然,不知道你要花多少时间,我可是花了1年呀!LS那句话很对:大二大三是大学的黄金时间,要好好把握,不要到大四才后悔。

    原来不是大学骗了我们,是成长穿越了美好的梦,穿透了五彩的星空,变得平白与乏味,现实是残酷的。或许这句话说得对:生活不是荒谬,只是艰难而已。

    确实大学要真读好是很不轻松的
    说来惭愧,因为一个自己并不喜欢甚或可以说是厌恶的专业,对于大学课程我基本都是浑浑噩噩的过去的,逃课什么的已经成了家常便饭
    但自己奋斗出一番新天地这种话说来轻巧但其实连眼光要放在哪里都不知道
    要自习其他专业的知识,但又不是以垮专业考研为目的的去自学,都是凭借自己的爱好选择相应的学科课本,要证没证要啥没啥的还真不知道是什么样的出路呢
    最近越想越怕似乎本专业再不喜欢也只得先好好读好了留个保障
    但一想到这就万般不愿意呢

    迷茫过。。。。。。。。。

    现在有好多考试逼着自己学习

    忙,茫,,,

    忽然感觉,我又回到了高三

    我到大三才猛然醒悟,醒悟之时,想穷追猛赶,无奈,却被各种不足,课程实验,实验项目等恶鬼缠身,什么都开始多,忙起来,但由于能力不足,只能望之兴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