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焚券市义”。。
  • 浏览:913 评论:1 人
  • 听过冯谖吗?孟尝君呢?最近算是了解了一下关于他们的一个成语“焚券市义”,说的是,齐国相国孟尝君的一个食客,叫冯谖,简单明了的讲,焚券市义是冯谖作为孟尝君食客后,有一次去薛国(孟尝君的封地)帮孟尝君讨债,结果他把当地交不起债款的债券当着所有人的面烧了,用讨来的钱宴请所有人,一次帮孟尝君在薛国买来了“义”。故事发展最后当然是这种“义”以及冯谖多次用机才将后来的孟尝君由被动局面转向主动,安乐一生。(不够详细的可另行查阅,这我就不多说啦。)
    问题来了。作为一个下属,是否真能如此自作聪明,自作主张?用所得钱款,为“主”买“义”呢?
    作为一个下属,为自己领导着想固然是好事,但是放到今天的社会却不全是个好主意。从实际出发,主也有分明主与昏主,一者,昏主自然不必说,目光短浅,像袁术这种,也许他明白你的用意,但了解得不够深刻,于是他就因此将你打入冷宫,那么别说发展,估计都不用干了。原本想讨好主却反过来被训一顿自作主张,并打入冷宫,试问可以冒这个险吗?二者,遇到的是明主,眼光长远,明察秋毫,但谁都有犯糊涂的时候,而此时你作为下属,是有竞争对手的,你能保证对方会放过这么好的进谗机会吗?曹操是明主都会因为一时糊涂,误杀忠良,何况在如今复杂的社会环境和竞争关系呢?
    历史背景不一样,环境不一样,同样的一个做法却达不到同样的效果,另外举个例子,东汉曹魏手下一谋臣,杨修,聪明绝顶,却爱揣测其主心思,最后也难逃被阿蛮赐死的厄运。这样看来,聪明是好事,自作聪明,哪怕是实实在在的好事,实实在在对主有利的事,也不一定是好事!人们总会说现在的人很机械,试想一下,他们未尝不想再聪明一些呢?但是在如今的复杂环境中混,难道你还能仅仅凭借你那高人一等的智商而为才自傲吗?还能因为你做的事情是“对的”“有利的”而不顾权威吗?有时,按照套路做事,效果远远高于你从实际出发,自作主张。虽然最后不一定是最好的处理方式。
    总之,一刀切的说法断不可取,千古以来“焚券市义”一直受到人们肯定,一直受到追捧,但即使如此,我们也要在特定的社会体制下,做适合的事,时代不同,则效果截然不同。。。。。
    以上个人见解,参考部分刘墉说法。自己的了解,并不是很透彻,还希望高手们多多交流,提提意见,最好批一批,呵呵

    2# Dicky


        恩恩,我是把我对他的理解说得更详细些吧,例子我是比较片面的觉得,杨修因为聪明过头,已经给曹操帖了个标签,再加上后来拉帮结派,致使自取灭亡。我个人觉得揣测主的心思是必须的,但一般情况却不能表现出来,还有一点我多加了的就是现在人办事,的程序化,机械化的一个原因吧。我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