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读书录

- shenqf2010 LV.连长
- 2015/2/15 19:45:07
一、《罪与罚》陀思妥耶夫斯基 [俄] 汤毓强 译
对于这本书,我最初也是最深的印象,便是在我小学六年级还是初一时吧,当时听到长辈在称赞另一个女孩子:“她小学时就看过《罪与罚》啦!”当时我听了后,脑海里“轰”地一声,心想,哎呀!原来小学时看这本书会这么让大人称赞啊!不过老实说,不知道是出于什么心态,那时看了《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复活》等等,就愣是没有看《罪与罚》。甚至当我后来把《静静的顿河》啃完了,都没看这本书。反倒是现在寒假,回家第一天我翻书柜,把我假期想看的书都拿出来堆在桌子旁,脑海里第一想到的,就是这本书。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这本复调小说,通过对贫困大学生拉斯科尔尼科夫如何在杀人后一步步走上自我救赎的描写,来反映十九世纪的俄国下层社会人们生活的困境和那时尖锐的社会矛盾。
好像每本描写社会现实的名著都给我如此感想,看完后一闭上眼,我脑海里都会浮现出这些场景:大都市里昏暗阴霾的天空,浓浓的工业有毒烟雾,肮脏小酒馆里喝醉酒后骂骂咧咧的市民,大街上浓妆艳抹的妓女,河里漂浮着的衣衫褴褛的尸体,势力的放高利贷者,贫困的一家几口,那些随街可见的打骂、粗口、哄笑……当然,也有衣饰华丽的贵夫人坐在马车里经过,目不斜视,仿佛多看这些人一眼都是玷污。
《罪与罚》给我的最深刻感想也是如此。
整本书最看不惯的,就是主人公拉斯科尔尼科夫了==
这孩子,杀人也就算了吧,你本来就是想去劫财的。结果杀人后胡乱地拿了那么价值二十多卢布的东西就跑了,你面前首饰盒里放着的一千多卢布完全没看到……
逃跑也就算了吧,结果在警察局里听别人一谈起这谋杀案,你就害怕得当场晕倒了……
当场晕倒也就算了吧,回家后还足足病倒了好几天,还把自己杀了人才偷来的钱看都不看就随手找个地方埋了,你这不是白杀了人嘛……
一句话:这孩子纠结的心理让我看起来特不顺眼。
虽然知道作者描写得很真实,想想大凡杀人抢劫偷盗者,初次犯案时的心理应该都是这样瞻前顾后的吧。
后来呢,后来自然就是在女主人公索尼娅的劝服下去自首了,然后被流放,一步步走上自我救赎之路。
不过现在看完后我明白了,要是小学时就看这书,确实挺让人称赞的……就凭那大段大段复杂而细腻的心理描写,耐着性子看完都值得佩服了。

- 初入江湖
- 2015/2/15 22:22:50
二、《安娜.卡列尼娜》托尔斯泰 [俄] 草婴 译
这本书如没记错,我大致共翻了三、四遍。
最初看《安娜》,纯粹是奔着书中那位著名的美人去的,未读此书先闻此人,以至于我每次想起这位卡列宁夫人,脑海里首先浮现出的,就是一位衣饰高雅的贵妇人,举手投足间姿态楚楚,巴掌大的脸蛋上明眸璀璨,顾盼生辉,多情、风流,而又迷人。
所以第一遍读此书,囫囵吞枣,专门捡有安娜出场的文段看,尤其是那一场场上流社会社交界中的舞会和她与伏伦斯基的感情戏。
第二次读,是在对这本书没什么印象的情况下,我曾经一度把它和《战争与和平》弄混。再读时,虽能耐着性子从头读到尾,然后当时我正好初中,心浮气躁,对于言情小说更感兴趣,总是在读得无聊的时候中途奔去看言情,下部几乎算是没读完。
高中时,也曾翻开此书,挑选些经典片段重温。
现在大学了,假期更是清闲,如果不是旅游和兼职的话,空余时间一抓一大把。终于能够好好地沉下心来,静静读这本书了。
现在即便是看列文谈论农事时的大段大段文字,也不觉得无聊了。
家里的是上海译文出版社于1982出版的版本,淡绿色的封面,上面印着浅金色的花纹,简雅朴实的设计,标价不足四块,书中亦没有任何的前言后记,这点深得我心。最让我留恋这本书的缘故是,熟的扉页上签了我爸爸的名字,详细记录了他购买此书的时间地点。每当我翻开扉页时,他离去后的十三年岁月在我眼前呼啸而过,心里总觉得温软而怀念。
如今再看安娜和伏伦斯基的这场婚外情,又得出了不一样的感想。
从前我认为安娜对伏伦斯基不过是爱他英俊容貌,伏伦斯基对于安娜不过是一种猎奇心理。
慢慢的,才发觉,应该不是这样的。
是的,我认为他深爱她,不是负心不是见异思迁不是背信弃义。
他爱着她,从火车上初见她那一刻开始,她绝世的风姿和优雅的美貌便让他神魂颠倒;舞会上的试探,眉来眼去的传情;他跟随着她的脚步,一路追随到莫斯科,火车上风雪中的四目相对,她看见了他眼中再无掩饰的爱意;她坦然而神情自若地面对丈夫的猜忌和警告,日日夜夜与伏伦斯基同进出;他在众人面前维护名声不好的她,爱她从始至终。
杀死安娜的不是她认为的伏伦斯基的变心,而是她牢牢抓在手心的爱情。
那被她视之为生命和氧气的,不可或缺的,爱情。
那在她失去了丈夫、儿子、名声、地位、钱财之后所唯一拥有的,爱情。
这个风华绝代的女人,她最初出场时从火车上缓步而下的身姿有多么楚楚动人,她最后谢幕时毅然纵身扑倒在呼啸而来的火车车轮下的身影便有多么的决绝之美。
读到结局不得不佩服托翁的高明之处,这场令整个莫斯科的上流社会侧目的爱情只能如此收尾。
安娜和伏伦斯基。
已婚的卡列宁夫人和单身的伏伦斯基伯爵。
她虽不再年轻,岁月的痕迹却并没有让她的容颜添上一丝的憔悴,反而增添了她高雅的气质,圆润的珍珠闪耀在她瀑布般的黑发丛中,她姣好的身姿令人怦然心动,不得不承认,安娜直到卧轨自杀的最后一刻,她的美貌从来都没有失去。
她青春美貌,而伏伦斯基却在渐渐衰老。
然后她爱他之心愈发猜疑,对自己处境的自怨自艾、思念儿子的痛楚、对自己容貌的担忧……越深爱,越在乎;越在乎,越伤害。
当伏伦斯基的母亲逼着他娶年轻活泼的索罗金娜时,当安娜亲眼看着伏伦斯基和索罗金娜交谈时温柔的笑容时,当她看到那张在绝望之下收到的回复时,她终于是被心中汹涌的猜忌压倒。我仿佛可以看见在那充斥着肮脏和罪恶的火车站台上,她如我们初见般风姿优雅,款款走向命定的死亡。
我以一死,换你永世不忘。
值得。

- huanglei88
- 2015/2/16 13:31:48
= =、名著什么的还真不是我看得下去的.....楼主好野

- 考研123
- 2015/2/17 7:08:29
三、电影《冷山》主演:妮可.基德曼 裘德.洛
拉夫?艾恩说过:“有一种爱从头脑中萌芽,然后根植于心,随后再慢慢生长,但它会一直延续,直到死亡,而且所求少于给予。还有另一种爱,失掉了理智,甜蜜就最甜蜜,痛苦一如死亡中的痛苦,它只能延续一小时,但是却值得用整个一生去换取。”
《冷山》,这篇典型的明格拉式电影,给人的冲击便是如此。
英曼所依靠的记忆所依靠的信念伴随着他从生死边缘的战场,变态的牧师、北方的军人……都没有绊住,任由千险也跋涉回冷山欲与艾达重逢。而艾达在冷山的这头,经过丧父、朋友惨死、生活所迫,从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女子蜕变成为一个坚韧信定的女子,日日夜夜盼望出征的良人归来。
战场硝烟枪炮无眼,艾达后头寄去的99封信英曼一封也没收到。失去联系的两人兀自坚信,他们的爱会重逢。
他们的爱从第一面始,却不曾从最后面毕,一直延续的死亡,或许死亡也是徒劳地生生分了躯体而已。
不得不承认这种纯粹精神上的爱感动得让人沉溺。
至于后头,两人相聚的那刻,幸福地觉得是梦境,而梦醒人离。艾达曾见过井里的那画面——英曼在雪地中向她走来,中途,倒下,血染红了雪。
当然,毫无列外,疲倦的旅人到达后,短短地重逢一晚,还是死去,只是那画面不是在井中,在艾达眼里。幽幽山谷,面前的雪停,乌鸦声却依旧悲鸣。漫长的黑夜没有起点和尽头。——以上是一个朋友对于《冷山》的感想。
很有名的战争爱情片。场面宏大,制作静美,音乐清婉,整部影片至始至终都有种感人至深的忧伤。这部电影制作得极其细腻,一开头就是艾达在静静地述说对英曼的感情,全黑的背景,优美的英文字体,那么美丽女子略带哀愁和担忧的清冷声音。瞬间就可以震撼人心。
想起片中的著名台词:
——“我们只见过几次面。”
——“可是在我心里,我已见过你千万次。”
拉夫?艾恩说过:“有一种爱从头脑中萌芽,然后根植于心,随后再慢慢生长,但它会一直延续,直到死亡,而且所求少于给予。还有另一种爱,失掉了理智,甜蜜就最甜蜜,痛苦一如死亡中的痛苦,它只能延续一小时,但是却值得用整个一生去换取。”
《冷山》,这篇典型的明格拉式电影,给人的冲击便是如此。
英曼所依靠的记忆所依靠的信念伴随着他从生死边缘的战场,变态的牧师、北方的军人……都没有绊住,任由千险也跋涉回冷山欲与艾达重逢。而艾达在冷山的这头,经过丧父、朋友惨死、生活所迫,从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女子蜕变成为一个坚韧信定的女子,日日夜夜盼望出征的良人归来。
战场硝烟枪炮无眼,艾达后头寄去的99封信英曼一封也没收到。失去联系的两人兀自坚信,他们的爱会重逢。
他们的爱从第一面始,却不曾从最后面毕,一直延续的死亡,或许死亡也是徒劳地生生分了躯体而已。
不得不承认这种纯粹精神上的爱感动得让人沉溺。
至于后头,两人相聚的那刻,幸福地觉得是梦境,而梦醒人离。艾达曾见过井里的那画面——英曼在雪地中向她走来,中途,倒下,血染红了雪。
当然,毫无列外,疲倦的旅人到达后,短短地重逢一晚,还是死去,只是那画面不是在井中,在艾达眼里。幽幽山谷,面前的雪停,乌鸦声却依旧悲鸣。漫长的黑夜没有起点和尽头。——以上是一个朋友对于《冷山》的感想。
很有名的战争爱情片。场面宏大,制作静美,音乐清婉,整部影片至始至终都有种感人至深的忧伤。这部电影制作得极其细腻,一开头就是艾达在静静地述说对英曼的感情,全黑的背景,优美的英文字体,那么美丽女子略带哀愁和担忧的清冷声音。瞬间就可以震撼人心。
想起片中的著名台词:
——“我们只见过几次面。”
——“可是在我心里,我已见过你千万次。”

- 武当山神农架
- 2015/2/17 19:18:59
在这么冷的天,姐勇敢的踩下去,做到地板去了,不过还是前十,嘻嘻~~~
最近好懒,过年的事情都还没搞定,买衣服呀剪头发呀,看电视剧拉拉琴,看看书,过的也还舒服,呵呵~~
最近好懒,过年的事情都还没搞定,买衣服呀剪头发呀,看电视剧拉拉琴,看看书,过的也还舒服,呵呵~~

- liu86kk
- 2015/2/18 11:57:12
真是好孩子!

- whw2002fy
- 2015/2/19 4:25:09
路过,仰望读书人,自惭形秽。

- zfk
- 2015/2/19 18:04:53
LZ说的我都没看过

- 心的独白
- 2015/2/20 6:34:22
呵呵,鱼子酱果然说到做到,开这样的读书公益帖,对促进论坛的读书氛围大有裨益啊~
读后感写得很不错呢。《罪与罚》,研究犯罪心理必看书。可惜我只看过连环画...
话说除了看书,还要多点帮家里做些家务啊~
读后感写得很不错呢。《罪与罚》,研究犯罪心理必看书。可惜我只看过连环画...
话说除了看书,还要多点帮家里做些家务啊~

- 淡蓝涩
- 2015/2/21 0:31:34
3# 爆石者
哈哈,那就不读名著嘛。
不是非名著不读啊,话说我以前的部门里有个师兄== 从未看过任何一本名著……但是填歌词特别厉害……
哈哈,那就不读名著嘛。
不是非名著不读啊,话说我以前的部门里有个师兄== 从未看过任何一本名著……但是填歌词特别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