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抹冷色的红——纪念萧红诞辰100周年

- likangan LV.工兵
- 2015/1/25 10:36:25
(一)
第一次接触萧红,是因为她跟我一个姓,虽然写法不同。在浩如烟海才俊辈出的中国近代文学史上,姓萧的作家很少,萧军是另外一个。
在中学那个破烂的图书馆里,我发现了那本《萧红文集》,封面是什么样子已经记不得了。家里或许也没有这本书了,但萧红这个作家却深深的烙印在我脑海里了。
依稀记得,那些寒冬的晚上,窝在床上,一篇篇的读着,那个书中文弱身世凄惨经常挨饿的萧红就这样向我走来。
(二)
在萧红的早期作品里,经常出现一个人,军。
那时的他们,生活总是很窘迫,寒冷的北方总是因为买不起煤而挨饿挨冻。在她的那些回忆里,那个陪伴她带给她温暖和希望的萧军,似乎很多才多能。当家庭教师,会教人武术,懂外语,劈材的活也能干。只不过那时的他们,幸运总是不眷顾。总是能看见,可怜的萧红在家里孤独地等萧军回来。
后来,他们却分开了。
我曾试图去找萧军的回忆录,想找出在患难见真情的他们却在生活逐渐稳定的时候为什么会分开,却不得而知。
萧军说:她单纯,淳厚,倔强有才能,我爱她,但她不是妻子,尤其不是我的。萧红说:我爱萧军,今天还爱。他是个优秀的小说家,在思想上是个同志,又一同在患难中挣扎过来的,可是做他的妻子却太痛苦了。
似乎,这个可怜的女子,上天总是跟她开玩笑。
第一个喜欢的男子,汪恩甲。与他同居,并为他生下一个小孩。汪恩甲却因欠旅馆的房费而弃萧红而去,那个不该出生的小孩一出生就被送人了。
(三)
如果萧红生命里都是冷色的话,那么与鲁迅的交往却是不多的暖。
后来很多分析家试图找出萧红与鲁迅有暧昧的勾当,我却觉得那是一件很可耻的行为。就像一个美丽的花瓶,却要鉴定出是假的,还要打破它。
在萧红那孤苦的人生里,有一位大叔风趣,甚至还会指点下她的穿着,晚上回去叮嘱她安全,萧红会感激、依恋、爱慕他吧。而这种爱慕,却不是男女之间的爱恋之情,应该是那种父亲般的依靠。
在萧红的回忆里,鲁迅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个横着眉冷峻的人,却有点平易近人,也知道了鲁迅晚期走过的岁月。
没看过许广平的回忆录,听说许广平对他们的交往破有微词。
以萧红习惯在别人白眼底下生活敏感的心来讲,她应该感受得到许广平的微词,但在萧红的回忆里却丝毫不见。那时的她们,相处很愉快。一起包饺子,聊着鲁迅,旁边还经常转来转去那个调皮的周公子。
(四)
如果以悲凉细腻而闻名的女性作家来分的话,萧红与张爱玲是其中的翘楚。张爱玲更多关注的恋爱中的男女之间的关系,而萧红关注的是生活在底层的普通小老百姓。当然,以今天所受关注的情况来看,张爱玲的文坛地位比萧红高多了。
萧红真正好的作品不多,长篇《呼兰河传》《生死场》是其中比较知名的,因为长篇更能体现一个作家的写作水平。
而我却喜欢关于鲁迅的那一串回忆,没有那么多悲苦,有一点点愁绪。
萧红一生中都是不幸福的,除了与鲁迅交往的那段日子。
与萧军、端木的结合,似乎没给她带来多大的幸福,更多的却是生活的无奈和悲苦。
正是这种凄苦的生活,给了她无尽的题材,写出了短暂人生里的风雨悲凉。
第一次接触萧红,是因为她跟我一个姓,虽然写法不同。在浩如烟海才俊辈出的中国近代文学史上,姓萧的作家很少,萧军是另外一个。
在中学那个破烂的图书馆里,我发现了那本《萧红文集》,封面是什么样子已经记不得了。家里或许也没有这本书了,但萧红这个作家却深深的烙印在我脑海里了。
依稀记得,那些寒冬的晚上,窝在床上,一篇篇的读着,那个书中文弱身世凄惨经常挨饿的萧红就这样向我走来。
(二)
在萧红的早期作品里,经常出现一个人,军。
那时的他们,生活总是很窘迫,寒冷的北方总是因为买不起煤而挨饿挨冻。在她的那些回忆里,那个陪伴她带给她温暖和希望的萧军,似乎很多才多能。当家庭教师,会教人武术,懂外语,劈材的活也能干。只不过那时的他们,幸运总是不眷顾。总是能看见,可怜的萧红在家里孤独地等萧军回来。
后来,他们却分开了。
我曾试图去找萧军的回忆录,想找出在患难见真情的他们却在生活逐渐稳定的时候为什么会分开,却不得而知。
萧军说:她单纯,淳厚,倔强有才能,我爱她,但她不是妻子,尤其不是我的。萧红说:我爱萧军,今天还爱。他是个优秀的小说家,在思想上是个同志,又一同在患难中挣扎过来的,可是做他的妻子却太痛苦了。
似乎,这个可怜的女子,上天总是跟她开玩笑。
第一个喜欢的男子,汪恩甲。与他同居,并为他生下一个小孩。汪恩甲却因欠旅馆的房费而弃萧红而去,那个不该出生的小孩一出生就被送人了。
(三)
如果萧红生命里都是冷色的话,那么与鲁迅的交往却是不多的暖。
后来很多分析家试图找出萧红与鲁迅有暧昧的勾当,我却觉得那是一件很可耻的行为。就像一个美丽的花瓶,却要鉴定出是假的,还要打破它。
在萧红那孤苦的人生里,有一位大叔风趣,甚至还会指点下她的穿着,晚上回去叮嘱她安全,萧红会感激、依恋、爱慕他吧。而这种爱慕,却不是男女之间的爱恋之情,应该是那种父亲般的依靠。
在萧红的回忆里,鲁迅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个横着眉冷峻的人,却有点平易近人,也知道了鲁迅晚期走过的岁月。
没看过许广平的回忆录,听说许广平对他们的交往破有微词。
以萧红习惯在别人白眼底下生活敏感的心来讲,她应该感受得到许广平的微词,但在萧红的回忆里却丝毫不见。那时的她们,相处很愉快。一起包饺子,聊着鲁迅,旁边还经常转来转去那个调皮的周公子。
(四)
如果以悲凉细腻而闻名的女性作家来分的话,萧红与张爱玲是其中的翘楚。张爱玲更多关注的恋爱中的男女之间的关系,而萧红关注的是生活在底层的普通小老百姓。当然,以今天所受关注的情况来看,张爱玲的文坛地位比萧红高多了。
萧红真正好的作品不多,长篇《呼兰河传》《生死场》是其中比较知名的,因为长篇更能体现一个作家的写作水平。
而我却喜欢关于鲁迅的那一串回忆,没有那么多悲苦,有一点点愁绪。
萧红一生中都是不幸福的,除了与鲁迅交往的那段日子。
与萧军、端木的结合,似乎没给她带来多大的幸福,更多的却是生活的无奈和悲苦。
正是这种凄苦的生活,给了她无尽的题材,写出了短暂人生里的风雨悲凉。

- cibhr
- 2015/1/25 13:48:52
很多時候都認為自己可以看清一點東西,其實都是霧裡看花,模模糊糊可以抓到一些,但卻不知道差之毫釐謬之千里。一個人總有那麼一兩個地方不想讓其他人知道,甚至於自認為最親近的人。自己撒下的漫天繁花之中,固然有一兩瓣真實,能萬里挑一已是不簡單,還說看透的話那人就有點托大了。題文無關,一點延伸的感慨而已。

- 夕颜烟
- 2015/1/26 5:37:20
记忆当中还是认识张爱玲比认识萧红要早。
仿佛是初中时看完了张爱玲的书,连带着对胡兰成也了解了不少,那时隐约知道萧红,根据书上和周围人口中得到的零星知识,拼凑出一个柔弱而又坚强,一生命途坎坷的女性形象。
高中时看了她的作品,最喜欢的当然还是呼兰河传,非常喜欢,其实这本书我一看开头的语句便喜欢上了,我爱她的文笔。虽不向不太爱打听文人之间的感情事,但慢慢看下来也就知道得七七八八了,关于鲁迅,倒是从不知还有这样一段往事,一直都很自然地认为那肯定是对年长者的一种信任、依赖,和眷恋,无关情爱。
无论萧红之前的感情事,还是之后和别人的再婚,始终认为她和萧军在一起才是对的。
他们两人才是好的。
仿佛是初中时看完了张爱玲的书,连带着对胡兰成也了解了不少,那时隐约知道萧红,根据书上和周围人口中得到的零星知识,拼凑出一个柔弱而又坚强,一生命途坎坷的女性形象。
高中时看了她的作品,最喜欢的当然还是呼兰河传,非常喜欢,其实这本书我一看开头的语句便喜欢上了,我爱她的文笔。虽不向不太爱打听文人之间的感情事,但慢慢看下来也就知道得七七八八了,关于鲁迅,倒是从不知还有这样一段往事,一直都很自然地认为那肯定是对年长者的一种信任、依赖,和眷恋,无关情爱。
无论萧红之前的感情事,还是之后和别人的再婚,始终认为她和萧军在一起才是对的。
他们两人才是好的。

- 王照飞
- 2015/1/27 1:37:34
一直不知道该怎么来评论……突然发现原来看国内近现代文学的人那么多……
不过我对国内近代基本只限于初高中语文课本,所以很多文人都没了解过更别说读过他(她)的作品
个人还是比较喜欢外国文学啊~~
好吧我承认我是从这篇文第一次认识萧红这个名字的= =
不过,每个文人背后,都有自己的一番故事,确实如此吧。
写得很好~~看到我对萧红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很想去找找她的书来看看了~~
不过我对国内近代基本只限于初高中语文课本,所以很多文人都没了解过更别说读过他(她)的作品
个人还是比较喜欢外国文学啊~~
好吧我承认我是从这篇文第一次认识萧红这个名字的= =
不过,每个文人背后,都有自己的一番故事,确实如此吧。
写得很好~~看到我对萧红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很想去找找她的书来看看了~~

- gameland
- 2015/1/27 15:27:34
5# 诗情画意
啊~我也挺喜欢鲁迅的~先生的文还是极好的。
啊~我也挺喜欢鲁迅的~先生的文还是极好的。

- sznbno1
- 2015/1/28 7:45:16
萧红绝对是可以与张爱玲齐名的在那个时代不多见的女性作家……

- DLJ
- 2015/1/28 16:52:43
中国20世纪20年代——40年代是中国现代文学最光辉灿烂的年代。名人辈出,思想内容都很高。
有句话说“国家不幸诗家幸”,民族的悲难造就了一大批文人。
更应该多看看这个年代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