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如思若
  • 浏览:4637 评论:9 人
  • 1


          话说上大学犹如娶亲,早早选定对象,通过老丈人丈母娘之高等考核,备足礼金,待分数线出炉一刻,眼见自己的名字上了女方心水名单,急急提前两个月订婚完毕,便可静候大喜之日。

          就这样,我与F城的H大学喜结连理。

          提起H大学,我就倍感自豪。女方乃大家闺秀,大方得体,秀色可餐,依山傍水,风景优美。当时打定主意报考F城的大学时,教语文的老钱就时时在耳边叮嘱:我辈研究风水学良久,挑选大学除了要看名声师资生源等,地理因素亦不可不留意,古语有云:人杰地灵。山使人厚重,水使人灵动,依山傍水,乃求学做学问之地,为尔等上上之选。所以,当我在一堆鱼龙混杂的大学中圈定F城的G校和H校时,马上上百度百科,看见H大学占地三千余亩,景色迷人,特别是校东面的大江,船来船往好不热闹,这等好风景让我毫不犹豫地将名气不输却地处穷山恶水的G校秒杀掉。

          这是我从小到大做得最快的一次的选择。

          比较纠结的是专业问题,父亲和朋友都说,学法律吧,前途大,现在最有钱赚的就是律师了。我顿时条件反射地想到那些花花绿绿的钞票,脑子里涌现出自己穿着律师肥大的衣服往怀里大把大把地塞票子的情景。老钱却认为我中文底子不错,不去舞文弄墨实在可惜,让我的脑子又变幻出我在文坛上一呼百应的情景,于是又翩然神往了一回。说实在的,我对文学还蛮有兴趣的。

          哈姆雷特的问题是:生存还是死亡?我的问题是:做律师还是做作家?仿佛只要选了学科这些就可以信手拈来一般。我很酷地想了一会,无果。最后没办法,只好将中文和法律各写一张纸上,揉成团,往天上一扔,然后选了一个离得比较近的捡起来,打开一看,上面赫赫两个字:法学。

          有些高兴又有些不甘心,抄起电话打给高中的同班死党宇伦,劈头一句就是:“喂,宇伦,选中文还是选法律啊?!”

        “你小子大清早嚷嚷什么呢,你多少分啊?”
        “585,准备报F城的H大学,这个分数可以保证让我随便挑专业,拿不准该报中文还是法律。对了,宇伦你多少,报哪里?”
        “你不会奢望我比你还少吧,我590,也准备报H校,很不幸,要和你再续前缘了。”
        “还真是冤家路窄啊!哈哈,你报哪个系呢?”
        “还没想好。这么重要的选择我一向相当慎重的。”
        “我不管你,你说我,该报中文还是报法律啊?”
        “你语文和政治哪个高分啊?”
        “呃,好像都是128,不分上下。”
        “这样啊,怎么说呢,在我的印象中,你文学的资质实在太过一般,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恐怕够你这小子喝一壶的,高考语文实在太过简单,不足为鉴...你还是报法律吧,死记硬背挺适合你这种平凡人中的普通人了。”
        “你也貌似好不到哪里去吧,得啦,我再考虑一下,Bye!”

          挂了电话,我捡起地上的纸团,出神地望了一会儿,“法学”这两个字在我面前晃荡个不停,好一会儿,终于下定决心,既然上天要我往钱看,让我这辈子衣食无忧,那还有什么好考虑的,我在志愿申报表第一项郑重地勾上“法学”这个选项。

          填完之后仿佛卸下心头大石一般轻松,接下来的日子依然歌舞升平、声色犬马、吃喝游玩,好不快活。

          宇伦在咨询了他的爸爸妈妈和初一到高三所有的语文老师之后,还憋到截至填报的最后一天,才决定报读中文。理由一是课业轻松,二是他打听到H大学中文系才女美女层出不穷,打算“近水楼台先得月”,去碰碰运气。我估计那些为他出谋划策苦口婆心劝其读中文的老师听到这理由后没准会气得半死。

          自从收到通知书那一刻,我和宇伦双双被各自的院系录取,自此结束了我们连续六年同班的生活。

        “死党本是同班鸟,通知下发各自飞。”被H大学中文系录取的大才子用了这句莫名其妙的话为我们作了总结。

                                                                                                                    (待续)

    2


          人人皆说高考后的暑假特别漫长,但我好像还远远没玩够。日子一天天过去,这不,又要开学了。

          之前玩得太疯,回校的前一天晚上宇伦才打电话过来提醒第二天要上学。上学?电话里我大脑停滞运转了3秒终于明白了这句话的意思。赶紧找出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前一天寄来的邮包,封面是动感一班那个,没错。我把里面的东西都全掏出来——首先是“动感地带”的手机卡,还有号称免费赠送55块话费的小包;然后是一个空白的存折和“牡丹卡申请表”;再然后看到的是“H大学法学院08级新生录取通知”,上有注意事项若干;通知还夹着一张小卡片,上面是“恭喜你被录取啦!”七个大字,翻开后面,“同学:你不但成功被大学录取成为新一代型人大学生,同时也被F城动感地带2008级动感1班XXX大讲堂录取了哦。想测试你是否是COOL到冒烟、型到爆炸的XX达人吗?赶紧登录www.m-zone.cn,赢取动感地带惊喜大奖啊!”哇噻,真是真是五花八门,无奇不有。

          在一大堆广告里折腾了好一会,终于翻出红色的录取通知书。封面是我网上看过无数次的H大学校门,右下角还有几个白色的小字“2008年新生”。打开通知书,里面的内容映入眼帘:“XX同学(准考证号1701201XXX),经广东省招生委员会批准,你被录取入我校法学院法学专业本科学习,是国家任务生。报到时间定于2008年9月6日,请凭借本通知书到我校东江校区报到。”

          看来真的要上学了耶。我回头望了一眼身后的被窝,突然感觉到无限的伤感。“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六月才返。”我轻轻改编起荆轲的诗句,一种豪迈的情怀油然而生。

          度过一个彻夜难眠的夜晚之后,第二天和宇伦坐上了前往F城H大学的汽车,汽车放着周董的《一路向北》一路往南开,4个多小时后,来到了F城,进入F城时不幸遇上堵车大军,交通阻塞之程度让人拍案惊奇。舟车劳顿。汽车在F城以自行车的速度走走停停了两个小时后,终于历尽艰难险阻来到了传说中的H大学。

          把有先见之明打CS玩了一个通宵眼不见心不烦一路睡到H大学的宇伦拍醒之后,下车。

        “啊!H大学,我梦中的情人,我来上你啦。”这是宇伦睁开眼睛说的第一句话,说完就从车里拿出包裹,仿佛换了一个人一般生龙活虎,“GOGOGO!!!”声音的节奏、频率、音调像极了他初三逃课拉我去网吧打CS。

          宇伦有个绝招我无论如何也学不会,那就是无论什么样的条件下,人一上车马上就能像电脑关机一样进入休眠状态,一旦下车又能在几秒钟内重新启动,大脑重新运转,两种模式转换之快让人叹为观止。

        “宇伦,你太牛X了。”我在心里默念。

          一路走过教学楼、篮球场、饭堂,来到宿舍区。到处是热闹的人群,接待的师兄师姐成群结队,在路上派发传单、报纸、地图等;几处摊位上有免费的饮料派送让我大开眼界;头顶的宿舍楼上,“欢迎来自五湖四海的新同学”、“XX学院热烈欢迎08级新生”之类的横幅屡见不鲜。

          看来差不多要到了,和宇伦停步,四处张望,几秒钟时间内,突然从四面八方冒出了几位师兄师姐模样的人,热情地嘘寒问暖帮忙提包拎箱还递过一杯热茶,师弟你老远跑过来吧哪间学院啊法学院真巧我是你师姐啊人文学院哦那边啊肥仔你带他过去吧师弟你就跟我们过来吧哎呀不用谢啦以后就是一家人别见外有什么事情不清楚可以找我们呢呃我的电话是......就这样,我和宇伦暂且分道扬镳,各自去新生报到处报到,拿了宿舍钥匙就跟着师兄师姐们上楼,找寻那个将要住上4年的窝。

          4个人一间的宿舍,4张床高高悬在上面,下面吊着两块木板可以放书,再下面是一张电脑台,旁边是衣柜,看来空间利用得还挺合理的。走出阳台,外面是一座海豚形状的建筑物,不知是什么。下面,依然人头汹涌,一辆辆汽车堵塞在校道上动弹不得,心急火燎的家长学生干脆弃车步行,整个空气都好像弥漫着焦躁不安的气息。

          门外传来敲门声。
        “谁?”我说,“Come in,门没锁。”

          推门进来的是一位穿着校服却不像学生的年轻人,拉着一个手推车,上面捆绑着几台小电风扇,标准的普通话口音:“师弟,你还没买风扇吧,我这里有最好最坚固的钻石牌,厂家直销喔,绝对便宜好用,现在选购还有折扣,好比我给你一个8折优惠怎么样...”

          我微笑地看着他滔滔不绝口若悬河地发表了一大堆事先背好的演说词。

        “你确定你的是最便宜的?”
        “绝对最便宜,这种牌子的你在F市绝对找不到再有像这么实惠的的了。”
        “也许吧。”我喝了一口水,润了下热得冒烟的喉咙,“不过网上那就不一定了。”
        “什么意思?”
        “我在网上买到的,和你同一个牌子,比你的便宜一倍。”
        “那你还买不买啊?”
        “我已经买了。”
        “买了你就早说嘛,没见过你这种磨磨蹭蹭的人。”转身离去。
        “果然心虚啊。”关门,收拾行李,衣服塞到衣柜,鞋子放进鞋柜,各司其职,一个萝卜一个坑。

          敲门声。
        “进来。”
        “师弟吗,这是目前大学最热销的英文杂志,它有几个版面非常非常不错,师弟你英语怎么样,这杂志能助你快速过四六级,看看吧,对你有好处的...”

        “进来。”
        “师弟,你可知《CHINA DAILY》?中国最好的英文报纸了,有兴趣吗?外面买一份要一块钱,你在我这里订一年只要...可节省...”

        “进来。”
        “师弟!小心你的财物啊,你知道最近发生了多少失窃案吗?赶快买把锁吧!肯定有必要啦。你看,这样用的...价格当然不贵,30元就可以了...”

          ......

          哇噻,这就是大学啊!我被缠得不行,想想财物的确有必要,就20元买了把衣柜的锁,将钱包等锁进里面,然后逃也似的飞奔出去。

          4点55分,该吃晚饭了,我便去找宇伦。

    3


          法学院和文学院相隔不远。宇伦听到电话,马上跑了下来。

        “受不了了,我快崩溃了。”我很少见到宇伦跑得这样匆忙,大口大口地吐着气。
        “怎么了?”
        “好多人上门推销,烦死了。”
        “没买什么吧?”
        “有,买了一把风扇,一盏台灯,还有一把锁。一共用了80元。”
        “你太善良了。或者说,你的钱太多了。”
        “算了。”

          和宇伦去找吃的,一天下来,早已饥肠辘辘。H大学有四大饭堂,东苑西苑南苑北苑。分布于校园东西南北四个角。

          我们恰好经过西苑,就进去尝尝鲜。

          饭菜没有H大学bbs论坛上师兄师姐说的那么难吃,排骨炖饭正对我胃口;宇伦逞英雄点了一碟辣椒鱼,被辣得泪洒饭桌。

          吃完饭,和所有第一天来到的大学生一样,学校里一切都是新鲜的。和古时候一进入洞房就迫不及待要掀开新娘子盖头的新郎一样,我和宇伦也急不可耐地想到处看看。

          经过一排排的宿舍,又看到了那座海豚形状的建筑物。很多学生抱着席子、棉被,提着大包小包从里面走出来。建筑物外面,“H大学商业中心”几个大字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

          走进里面,首先看到的是一间名叫恒正的大超市。各种学习用品生活用品零食面包蔬果应有尽有,一应俱全。超市的隔壁是肯德基,再过去是美食中心,里面粤菜馆川菜馆重庆火锅饺子铺冷饮店汉堡世家大卡司58度C日本寿司黄振龙凉茶一字排开,光看店名就让人眼花缭乱心猿意马。

        “到别处看看吧。”宇伦对一切零食饮料有着天然的免疫力,加上吃饱饭没有食欲,故一切店铺皆未能完成挽留他脚步的使命。

        “等等。”我要了一杯奶茶,快步跟上。

          商业中心下面有着诸多店铺,我们陆续走过冷气强劲的眼镜铺,有点规模的手机电器维修中心,经过一间环境优雅的书吧,星丝露发廊、绿叶居和皇冠面包房、Bestbuy士多店,然后是有着异国情调的咖啡厅,最外面是可送外卖的奶茶连锁店茶缘果语,没了。

          商中的二楼是卖各种衣饰的铺面,beautiful island,H大学著名的KTV厢房也开在2楼。

          三楼是健身房,以前有一个网吧和一个舞场,都停业了。

          整个商业中心大致如此。

          沿着H大学的校道继续往前走。教学楼,演艺文化中心,学生活动中心,图书馆,体育馆。绕过学校的弯曲河道,图书馆前静谧的人工湖。人群渐渐稀少。抬起头来,天空一片虚空的湛蓝之色,晚霞渐次消隐。夕阳西下。柔媚的色泽正被大片的阴影缓慢取代。斜阳草树之间,依稀有蜻蜓的影踪。

          继续往前,一路向东。

          终于看到H大学的东门。一块横放的巨石,上有某领导/名家/泰斗劲书挥毫的大字:H大学。

          宇伦掏出相机,拍照留念。

          继续向东几十米远,一条大江横亘在我们面前。天色渐暗,黑色的天幕徐徐落下。上面悬挂着几颗星星,碎钻一般洒下微弱的光。黑色的江水在脚下流淌,水流悄无声息,偶尔有风吹动波涛。渔火点点,拖曳的流光照亮了远方的水面。河的对岸,水泥厂,码头,机床厂,电子技术公司,航运公司,商业区,住宅区一字排开。起重机像黑暗中伸出巨臂的巨人俯身在河边,风如在空气断片中滑行的液体一般在两岸穿梭流动。早秋的夜晚,竟泛起了冬天般的阵阵寒意。我将卷起的衣袖放了下来。

        “到尽头了。”宇伦沉吟了半响,“我们来到了学校的尽头了。”
        “嗯?”我仍沉湎于景色中无法自拔。
        “我们要在这样的环境里生活四年呢。”
        “嗯。”稍稍回过神来。
        “你看怎么样?”
        “不错,空气很好,夜晚可以看到星星,不错了。”
        “我也这么觉得。有什么想法吗,关于大学?”
        “看着吧。不要挂科;早点把证都考完;有机会去外面旅游开开眼界;毕业后尽快找到工作,最好能去香港律师事务所。就这么多,没了。”
        “其他方面呢?比如,感情?有没有想过在大学找到你的真命天女?”夜色中宇伦的笑容很是诡异。
        “没想过。”
        “单纯的孩子。以后你就不这么想了。”
        “也许吧。顺其自然好了。”

          宇伦若有所思,望了一会天,接着说。

        “初中同桌,高中同班,大学同校。我觉得,虽然我们的距离好像越来越远,却彼此仍在对方的羁绊之中。想想这么多年我一直像亲弟弟一样照顾着你,初中帮你打架,高中教你打机,大学教你填志愿,你该怎么称呼我呢?”

        “哥。”

    抓个虫先,偶不明白的地方:
    “想想这么多年我一直像亲弟弟一样照顾着你”
    “哥。”

    话说,看到文中提到新生入学的场景,我倒是想起了上学期我入学时候的样子了……所幸开学之前就认识了大学里面的师兄,关于这里最初的印象、路线、习惯什么的,都是那位师兄告诉我的。相当于引路人的感觉,很感激,也很庆幸,让开学之初的我没有多少茫然和不适,几乎是立刻就适应了大学生活。

    9# 渔歌悠扬。

    主人公不是亲兄弟关系,只是有着兄弟一般的情谊。

    有这样一位师兄,你真值得庆幸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