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喜欢“忧伤的歌曲”
  • 浏览:1463 评论:7 人
  • 不喜欢“忧伤的歌曲”
    最近总是不喜欢听一些伤感忧伤的歌,准确的说是害怕听伤感忧伤的歌。记得有这么一段时间,一个人在悠哉悠哉之时,总是喜欢拨开手机里面的歌曲,从第一首翻到最后一首,不去点击动感的舞曲,也不会去点击快节奏的英文歌,而是专去寻找些伤感类的情歌。不知是为什么,总是觉得那些歌曲会有一股莫名的引力在呼唤着我。到了后来,我索性就不去下载其他类的歌曲了,就只下载了些伤感类或是抒情忧伤类的歌。
    那时,听着这些缓和而带有忧伤的歌,我总会感受到万物在沉睡,方留我听的歌曲是活泼的,有生命的。并且歌曲带着我走进了歌曲中的境地,那种有点幻化了的空灵,让我感受,我是在歌曲中游荡,没有想法,只剩单纯的闭上眼睛感受歌曲中的忧伤。虽说感受到的不是自己的忧伤,但却总是会倔强地认为自己就是当中的忧伤者。喜欢这种介入不是自己的心情领地的感觉,总觉得通过此种方法,我可以体验到人世中的各种情感。但是像这样的情况没有持续很久。
    这几天,偶尔的又会戴上耳机。虽说是在睡觉的时候,或是在无聊至极的时候,又或是心情抑郁的时候,但总是会用心的在听着歌曲,并且偶尔会静静地看着歌词,看着歌词一个一个词的,一句一句话的流动在我的眼前,然后反复,反复,再反复。然而,在当我想听忧伤的歌曲时,我总是不想听到那些熟悉的忧伤之歌。熟悉意味着从过去的某个时间点开始,一直延续到了现在。
    我认为父母曾给了我一种歌曲唤醒回忆的能力,并且这种能力的可靠性强度有增无减,在此刻,我是真不知道是该感谢父母的恩惠呢?还是该责怪父母的基因过于优质?
    即使,我听的不是熟悉的忧伤歌曲,我还是会害怕着听。我害怕着听到歌词,害怕着听到属于我的部分的歌词,害怕着属于我的部分的歌词重新激起我的回忆。
    那有人就会说,那就不要听了嘛!
    不听,真是一个好办法。不听不就没有了害怕了吗,不听不就没有了所谓的我的部分了吗,不听不就不存在了所谓的不想激起的回忆了吗。我想这话说得有理。
    但我认为这或许该定义为是一种回避。回避歌曲带给人的忧伤是自己的忧伤,回避歌曲讲述的是自己的故事,回避歌曲只专属于自己,回避为什么总是会有那么多属于自己的忧伤。但对于我,我不想回避。忧伤总有一天会消逝,只不过是时间上的问题。毕竟回避,带来的更多的是无尽的困扰与嚼不尽的苦味。当人知道老实的面对自己的忧伤时,我想这时候的人是很有勇气的。勇气的魅力很大,它可以阻挡一切来势凶猛的东西。
    不喜欢听忧伤,伤感的歌曲,我想这不是单纯的陈述,而是在透漏着主角必定有一段忧伤的的历史,这段历史被封禁,被掩埋。主角选择了“不喜欢”与“害怕”,但是未必是选择了“永远不喜欢”“永远害怕”。

    6# 如果爱


        我也曾喜欢过 不过相信未来的我又将会喜欢上它的(暂时不想听着那些忧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