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书都没那回事
  • 浏览:458 评论:6 人

  • 写在前面:
    最近论坛出现了一阵写书的狂潮,这也算是我结识广大论坛以来,文学版的初潮,毕竟论坛出现这样一系列文章,而且是自发性的比较少。为了响应群众的口号,始终与论坛的坛子们打成一片,决定抽出时间,也写一些这些书的故事。
    一、
    童年的色彩
    我小时候体弱多病,经常往医院跑,医院的年轻阿姨们对我十分熟悉,熟悉到我屁股的大小形状,毕竟这也是挨针的地方,这也算是我人生历史上第一次被猥琐的故事吧。
    我记得我第一次买书,那是老爸为了哄我乖乖的接受一针,因为我实在把整个医院弄得鸡飞狗跳了,在老爸的承诺下,我终于买到了一本西游记的第一集。那年头,有本小人书那是相当了不起的事情,这玩意相当于千军领,我拿在手上一举,就可以号令到许多的小朋友为我做事,这也算是我人生腐败的开头第一件事。初次尝到甜头后,我还是不断的生病,不断的买书,我的抽屉快装不下那些小人书了,西游记一套我都买完了,接着是一些故事小人书,《程咬金》、《银河系列车》、《奇袭乌龙镇》、《葫芦七兄弟》、《黑猫警长》……非常的多,我都快忘记书名,也正是因为长期在疾病与书籍中来回摆动,才形成了对纸张莫名的喜爱。
    可以说,我是在医院的白色恐怖下,度过了一个色彩斑斓的童年。
    二、
    卡通-神话-民间故事-科普
    我是在学校长大的孩子,在学校长大的孩子都是比较郁闷的,很多的孩子对老师的儿子都没什么好感,所以我比较郁闷,能和我一起玩的孩子简直非常的稀少,我觉得我现在可以封他们为“稀有动物”,在学校也调过皮,捣过蛋,尽管是这样,我还是处于好学生的行列中,永远无法与其他的孩子走在一起,这个时候,我只有书籍相伴。
    我们小学有个图书馆,挺小的,但是里面的书不少,那个时候图书馆是不对外开放的,但是我可以随意去借任何的书籍,我最迷恋的是当时的漫画《圣斗士星矢》、《龙珠》,我时常幻想着自己有一套像样的圣衣,但是按照当时候的条件来说是不可能的,我连一件像样的上衣都没有,更别说圣衣了。幻想,这是我初进图书馆最大的感受。
    后来迷上神话故事了,虽然故事里的人都是比较变态的,我当时候一直非常崇拜,怎么这些家伙那么牛B的,动不动就可以翻江倒海,改天换地的。搞得我对自己内在的能力一直想入非非,发掘了很久,也没有获得这些能力。后来我回归在一些不太夸张的民间故事,这些故事经过咱们智慧的劳动人民改编过的,里面经常出现爱情的描写,我就纳闷了,一堆老爷们,怎么老围绕着一个女人转悠。时隔多年后,我才发现,我们的劳动人民完全代表了广大男性的审美追求。在中国各地的民间故事的洗礼下,我情窦初开,喜欢上本班同桌,无奈同桌十分抗拒我,经常欺负我,我也是一直活在她的淫威之下。那个时候我还没有老男人的魅力,想着只有读书高,抱着成为一名伟大的科学家的理想,我依然喜欢上了科普类的图书《十万个为什么》、《有趣的科学小实验》、《解密》……等等,读完后亲手葬火葬掉自己的小收音机,水葬掉轮船的小马达,土葬掉若干蚕虫……可谓是付出了惨烈的牺牲。
    小学的读书经历差不多就是这样吧,那个时候也很惊叹自己怎么可能把图书馆3/4的书看完,而且也很感叹的是:看完后怎么那么多东西都没印象了?
    三、
    被书压迫着的少年
    初中的时候,那是一个读书百花齐放的年代。周围非常的多的书,但是我最喜欢的就是我舅舅给我买的郑渊洁的《十二生肖故事系列》,可以说这套书带领我走入意识写作的意淫当中,里面大量口语化表达,风趣、幽默,确实让我的想象力得到很大的提升,加上那个时候特别喜欢《故事会》,只要有故事原型,我就会编一个剧情离奇的故事,这也算是对加工故事素材的最为原始的练习。
    初中的时候学习压力很大,课外书算是缓解我压力最好的办法。看《婚姻与家庭》、《人之初》这些杂志在最大程度上满足了对身体的了解,于是我也在那些家庭文学中,学会了如何运用敏感字将读者搞得联想非非,如何把一个简单的家庭故事写得那么充满传奇色彩。我没去读过什么大作家的故事,也没有读过那些市井低俗小说,可以说在少年期只有一些普通得不能再普通得书籍陪伴我。



    《婚姻与家庭》、《人之初》这两本对于当时的我们来说,确确实实是神书啊……只能在邮亭远远看着,不敢买,只敢私下借来小窥。

    还有郑渊洁的《皮皮鲁和鲁西西》、《舒克贝塔历险记》,漫画有《七龙珠》、《阿拉蕾》、《男儿当入樽》(又名《灌蓝高手》),真是如痴如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