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人生
  • 浏览:1064 评论:6 人
  • 泰戈尔说过:“只有经历地狱般的磨难,才能练出创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界的绝唱。”
      泰戈尔在写下这句诗的时候,想必不会知道一个世纪之后,一个中国男孩在他的文字里也用上了这句诗。或许,人生就如同这句诗一样,你创造了它,然后,别人无意或故意地阅读并使用了它。又像我们的名字,我们从祖辈那里得到了属于我们的名字,然而生活中,你对自己名字的使用次数,远远要少于别人。但是,无论如何,这个名字永远是属于我们(即使出现相同的名字,我们都知道,我的名字永远是属于我的),正如现在我使用了泰戈尔的诗句,但是这句诗是来自泰戈尔,是无容置疑的。我们的人生是属于我们,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不过,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足够的。一个演员在上台演出前,可以有无数次的排练;然而人生初次的排练,都是真正的演出,亦即是生命本身。时间不会倒流,我们没有机会尝试并比较在同一环境或条件下作出不同选择后得到的结果。所以,不要埋怨不如意,在选择走哪一条路的时候,我们是没有从无数次排练中得到的相比和修正。而且,在人生这条路上,不止一次需要你倾情演出,在无数次选择中,就构成了我们所说的命运。所庆幸的是,我们还可以乐观地对自己说,我们还有做出抉择的权利,即使有些选择从一开始就是错的。
      我觉得人的一生应该可以编辑成不同的小说。小说之所以精彩,是因为它拥有跌宕会环或感人肺腑的情节;人生之所以精彩,是因为它是由这些精彩情节所共同构成的。每个人都是自己人生的主角,我们的人生是属于我们本身。或许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而成了悲剧,或许将无价值的东西撕破而成了喜剧,什么样的人生完全取决于你怎样付出。假如整本小说都是枯燥无味的情节或是陈词滥调的文字堆砌而延长小说的篇幅,那么读者也不愿继续阅读下去;假如人生是没有经历过斗争的乏味,那么我想谁也不想有来生吧。
      就像多少年前的一位科学家,他选择了与拉长了的雷电搏斗。风筝在积雨云中优雅地飞翔,于是一种危险的实验就在风筝优雅的飞翔中实现了。可以看到,那些轻轻的点击,不断使他的身躯颤抖,富兰克林的小说,每一页都迸发出雷电震慑心灵的力量,每个文字都溢满了生命的气息。他选择了地狱般的磨难,他的选择没有延长他的生命(他甚至冒着生命瞬间化为烧焦味的危险),他的选择却丰富了他小说的内涵。
      我们没有权利让每次演出都成为最佳的排练,同样,我们也没有权利选择推迟生命的谢幕。相反,转瞬间,人就这么一辈子了。我曾经想过,当一个人处于弥留之际时,生命中所有的情节会不会像一部默片那样,静静地在眼前一幕幕地重现。或者,回忆会不会像一条温柔的拥有无数支流的河,我们就躺在河上,慢慢地流向尽头。
      无论如何,我们不要相信下辈子的事情,斟酌回忆此生时,只有磨难才能造就最精彩的情节,而我们,是有权利选择做或是不做。

    不知道你是不是看很有建设性的小说的?但是我也是很喜欢看小说,而且喜欢在课堂上看。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