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日志(连载)

- azen006 LV.连长
- 2014/4/16 13:25:15
创业自序
--Welch
过去与未来五五对开合共十年,以这段竖式双向延展的时间为基础,我们将记叙有关自己以及Unemployed HERO团体创业的点点滴滴。倘若此等记载能够有机综合成册,则本文所有文字乃为其序。
多数序言写于出版的最初,内文的最后。本序无奈越跨今天的前后仅凭重组而成,缘来一方面乃由于创业初期实在太过繁忙,诸如困阻或准备事项太过琐杂;另一方面由于我们不情愿整本日志于多年之后经娇柔涂饰方面世,我们期望他亦能像自然事物一样,能够承接过去,更能依赖出彩的生命力延驳未来,随时光推移而累进新章。
创业,是一种严壮的生存方式。与大多数读书人一样,我们作为行路者,感触一道上行路难。接受高等教育,等于选择一条曾经公视为平稳高效的过渡航道,纵使未知是通往激情大海还是理想大陆,其过程复杂得无形又处处衍藏危机,能催生美好亦扭曲人性更网罗生命。然而现实仿佛片片面面地见证大学这艘船将随岁月变迁,她仅搭乘对人生渴求理想、适逢风暴能勇于自救、在庸俗之市能以智慧求存之贤达至彼岸。固然求存不拘泥于形式,当中创业应为一种勇敢而天然的途径。倘若未来的我们可以顺扶创业之路追求进步,则可骄傲验证当年的我们属搭乘象牙船塔之列。于是,今天的我在毕业供职翻译两年之后选择创业,矢志经商!
舒适的林居易磨泛抱负,丰沛的泉眼易滞留人生。行路者视安顿为陷阱,我们视创造争取为云梯。谨以创业日志记录路过林居及泉眼的创业人生,谨以此序题铭创业日志,致行路者!
二零一零年四月十二日,广大图书馆

- zhaoyang
- 2014/4/16 17:05:50
我挺期待看LZ的创业日志

- liujing
- 2014/4/17 10:33:47
留个脚印

- 诗人小力
- 2014/4/17 22:13:31
一直很想创业,但还在积累阶段。
创业不易,支持楼主!
创业不易,支持楼主!

- fengjifeng
- 2014/4/18 20:43:00
感受到了楼主的报复!
不过我也想参加,可是、、、、
不过我也想参加,可是、、、、

- 吉虎佛儿
- 2014/4/19 6:40:12
① 走进小谷围
--Lincoln
春三月一日,瑞阳扫阴霾。
早起,前往小谷围。
有文载小谷围历史可追溯至五代十国,此地曾为南汉皇帝之御用狩猎场。“旌旗十里,皆为兽之困地,横听百尺,尽闻马追箭簇之风声”,此为当日之景况。但当年数南汉帝王之陵冢今又有谁来仰息?
小谷围经济的兴盛期应为清代初期,俗称十三乡。二步一墟,三步一市,船来桨往,熙攘巷陌,叫卖声从朝九到晚五。皆说此地为广州“商都” 之见证,由来已久矣。
为此等传闻,我仰慕而来,观之确谓惊叹。
小谷围,位于番禺之北端,珠江之要喉。四面环水而船运如梭交织,身处闹市而商客从四方赶集。围屿西点洛溪,北扶生物岛,东接长洲,而临琵洲只几尺。形如巨鲸扑击珠水,又若惊鸿不存一瞬。此地今又别称“大学城”,由往日之商都变作今日之学府之城,此般变化大相径庭而又确有其理。
在我看来,经商乃博学之践履。
暴发户只是上世纪之所谓。今之为商则应以学识为眼界、胆识为翼翅、理论逻辑为后盾,这些都为读书人所准备,但却不为多数读书人所俱备。所以,学问应与经商相结合,人生当以富足为根本。
商者,不应再以街头走贩厘骗为尚习之典;亦不应以财权黑道之霸横为手腕图谋。从清代的厚黑学之辈到今时之所谓狡猾之道,皆为心腔狭隘之论。我所崇尚的是一个:学识可笃行,商学正道德,以文为商、商亦为文的知识营商新启蒙时代。
站在外环西路的江岸,北亭码头今已不见,而珠水之浩瀚年年如是,乃心生豪气:
已往者,屹码头营商万船且从容;
今何人,临珠水指点波澜而不惊!
二零一零年四月十六日,北亭租居

- nizhaer
- 2014/4/20 2:11:12
厚黑学是一本非常不错的书,以前略有接触,里面内容精深。
我也租于北亭,每天路过你开的这家店,店的位置不太好,很难吸引其他的顾客过来。
我也进过一次看了看里面的衣服,不是我喜欢的类型。
不过LZ的那份创业执着令我敬佩
我也租于北亭,每天路过你开的这家店,店的位置不太好,很难吸引其他的顾客过来。
我也进过一次看了看里面的衣服,不是我喜欢的类型。
不过LZ的那份创业执着令我敬佩

- goldenview
- 2014/4/20 16:09:55
8# 我叫冷气费
LZ的店开在北亭 --- 惊讶
不过能下定决心自己创业的人 那份冲劲就已经很值得佩服
LZ的店开在北亭 --- 惊讶
不过能下定决心自己创业的人 那份冲劲就已经很值得佩服

- 楠茜2008
- 2014/4/21 7:58:23
② 在奔忙的岁月中练就青春
--Welch
四月,将近大学四年一周之末,小谷围的学府之城在珠江水上屹然喷薄,同时见证一段非凡人生—我们的青春在奔忙的岁月中练就。
创业与就业截然不同,其工作没有什么界限,我们在晚上与白天不间断地准备及实践,突然发觉,这种生活完全没有空间放置任何虚拟情感,包括我那一腔浪漫的怀旧情怀。相比之下,果断地动手来得更为现实。
是的,开始的准备工作是琐杂并考验脑力的。安置店面的时候,发现全新的商品永远难以折价,在对比沙河的市场行情之后,我们选择在北亭广场购入若干二手货架以及一个光鲜的收银台。原物主在还价过程中一面不时以其最初的制作成本做参考而面露不安,一面又因为实现这些二手物品的最后价值而忍痛接受我们的报价,成交之后好像获得解脱,但更像是失落。无论是何种感受,我但愿我这一生都不将拥有。我想那若般不外乎我在年初砍掉惨亏的股票时的不是滋味的滋味,一种冲动回归理性后的矛盾扭曲心理,觉得无奈但却要作出决定。
然而成交是一回小事,把物品搬回店铺却是一回大事,因为诺大的大学城中竟然雇不到一辆三轮车来协助我们搬运。或许大学城仅为学问之城,此等商业信息不对称除了证明商业滞后外证明不了其他什么。搬运的最后决定是富有挑战性的,我们将买下来的所有东西以人为车,然后一一搬至目的地。整个过程我不愿再回想,因为它考验的是我们三个人的力量及体力的极限。只是忘记不了模糊衡量一下,所付出的气力是我在深圳三次搬家所付出的三倍有余,如此坑耐!至晚上执笔,竟发现双手失控,颤抖不止。
在商言商:大学城20万人的消费支持不起几个零星商业区的发展!如空空的北亭广场,总是回荡着无人之声,听起来尤其寂寞。难以想象有多少商人在这里被击败,多少信心在这里被击溃,还有多少英雄在这里踉跄走出!?看到广场留守下来的若干人马无精打采,与我们攀谈时勉强作笑,无奈称道当天我们是到场的第一批看客,片言只语间透露他们想要坚持到今年年底的亚运,走一条不是退路的路。百家经商,不乏顾此失彼之案例,或败于愚勇,或误于怠时。但是曾经短暂商业辉煌过的大学城,始终没有让太多商人掌握小谷围岛上以四年为周期源源不断更替的年轻学士的消费心理,截至今日教大多数扣岛而入的勇贾品如何承扛失败。
新造的学府之城固然不会有太多繁华旧梦,只是北亭大街徒增失落之背影。在春风之外,在雨睑之下,一片荒凉的商业景象让人难以展望其前景。我本着炒股时高抛低吸的稳健原则,选择在无市之处营商却已是剑走偏锋,因此不予展望,故亦无所谓悲观乐观。
我只认同:勇敢地选择在奔忙的岁月中练就青春,是把握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