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居之我见(贱)
  • 浏览:4986 评论:9 人
  • [wma]http://www.51seafood.com.cn/down/燃烧翅膀.mp3[/wma]
    (可点开背景音乐)
    最近比较热门的话题,大概就是《蜗居》了。其实这部电视剧,我下了全集,只看了几集,没有心情往下看。大概是让郭海藻和宋思明坏了胃口吧。

    《蜗居》一度禁播,其实这样的电视剧被禁播,收效反倒更好,禁播引发了大众的好奇心,个个都想一睹禁播电视剧的庐山真面目,最后还引来社会大众的热烈讨论,借此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剧组大概都乐坏了吧。剧中角色个个都演到了极致。这个社会里已经很少这样纯粹的几个人了,有的都是复合型的。剧中人物每个都有彻底的悲剧个性。电视剧把这些悲剧个性都夸张化了。



    小贝,是个很可爱的角色,电视剧的前半段,大概很多女孩都会让这个单纯的阳光男孩吸引。但男孩看这电视剧,就会认为,小贝只应活在天堂而不是人间。或许因为编剧是个女的,所以把她年少时幻想的理想男友搬了过来,这才让女孩们眼馋了一段时间。要知道人越单纯越容易受到伤害,虽然我们都预料到郭海藻偷人就会有小贝抓奸这一幕,但我们还是无奈地看到小贝抓奸后的撕心裂肺,这让我们为这剧情的跌宕,为小贝的遭遇感到惋惜。我佩服小贝后来竟还能对海藻说爱,换作现实中的我们,那根本就不可能发生,偌大一个顶绿帽子套在脑袋上,哪个男人能忍气吞声?自己大好青春,这满大街的姑娘,犯得着为个郭海藻委屈自己吗?说到底还是因为真的爱了。正常情况下,男的戴了这么一顶绿帽子,要么大吵一架流点泪,庆幸还没结婚,没犯错误,要么送上最后的尊重,沉默不语,收拾行李,但转身离开,都是必然的,也是合乎情理的。

    掏心掏肺的爱,换来的是背叛,这种悲剧不少见。女孩子们对她们的移情别恋都有一个很漂亮的说法,“和你在一起,是因为那时我还没遇到更好的...”说得理直气壮。兄弟们都别悲哀,我们要是移情别恋,根本连借口都不用说,想走就走,这就是这个社会给男性的认同和理解。

    海藻,原本一个善良清纯的女孩,能邂逅小贝这种的,是福气,只是她一直不在意,以为理所应当,以为小贝就活该和她在一起。出轨的女人,在男人眼里就像是被别人穿过的内裤,这已经是比较文雅的说法了,有更难听的,就像剧中的对白,“比嫖还强点儿,至少不带病...”。这个社会其实还是一个后封建社会,男尊女卑还在继续,男性出轨,可预料,也可理解,但女性出轨,那就是天理不容。这电视剧,从一定程度上强调了男女平等这个现代概念,即是男的能名正言顺地包二奶,女的就能顺理成章地当二奶。难怪有人在讨论后得出一个结论,《蜗居》让一部分女孩先立志当上了二奶。只要脸皮够厚,也能活得精彩。我不知道这种畸形的价值观是怎么走进女孩子们的脑袋里的。大概是穷疯了,穷傻了,骨气,志气都给穷没了吧。

    郭海藻和郭海萍的那番对话,就像是非题。“青春就是要挥霍”,可消极地理解为,青春就是要犯错,青春就是要乱花钱。要知道这句话的真正含义就是,“青春就是无限的力量,为了梦想理想冲刺,不需要吝惜”,“青春就是要寻找刺激”,想歪了可以这么理解,青春就是要偷人,偷情,偷心。这里的刺激说的反语,说的是前进路上的重重困难,这句话原本是体现有志青年面对艰险的大义凌然。能把这句话曲解的人,其实价值观早被一点一点地扭曲了。

    一直有人跟我讨论,说郭海藻和宋思明是真心相爱的,那问题到底出在哪里?是不是宋思明不应该那么早结婚,就该等郭海藻的出现,这样才能大团圆结局?不是这样吧,该这么分析,宋思明早年没有他老婆的的关系,就算再努力二十年,也爬不到他今时今日的地位。没有这地位,他有那个资本那个胆包二奶吗?还能遇上郭海藻吗?不可能,所以,郭海藻这个二奶是当定了。宋思明就没打算离婚?要宋思明离婚,简直是痴人说梦。离婚就等于抛下手上的权力,抛下好端端一个父亲的身份,还要背上生活作风不良的罪名。加上宋思明和他老婆之间的情分也不是三两个郭海藻能比的。二十几年的共风雨共患难,那种用岁月磨练出来的爱,经得起任何考验。在看到最后一集的时候。看见宋思明老婆东奔西跑为宋思明收钱脱罪,厚着脸皮到二奶的房里讨钱。我们看见的是,什么才是患难夫妻,什么是老婆,什么是外遇。老婆,就是那个合法的,心甘情愿和你同甘共苦的人。外遇,就是当你有权有势时过来捡个便宜,当你落魄就跟你断关系的人。当宋思明老婆迫切需要在郭海藻那里讨回宋思明给过的巨款来救宋思明于危难,郭海藻却想逃。说到底,宋思明和郭海藻之间没有爱,有的只是肉体和金钱的关系。郭海藻到头来图的还是物质。想来,跟个老男人逢场作戏几回就有了豪宅,宝马,巨款,也就值了。电视剧到这里已经不需要为那种苟且的关系解释了吧。



    的确,权势到了这个位置的男人,真的很有魅力。但他们是用青春写的成功。他们年少时也曾是小贝那样的人物,但幸运的是,有一个稳定的家庭,有一个同甘苦共患难的妻子,支撑着他完成了这一切,这是一个过程。

    现在很多人一出来社会就想当软骨头,见了大款就想捡个现成的便宜,有老婆的也不要紧,大不了当个二奶或是小三,做条蛀虫,把那家庭整垮了,把那男人榨干了,关系断了,又到别处去蛀。这种人根本就是这个社会的不稳定因素。但对于爱显摆的男人,小三,二奶还是必须的,起码算是有权有势的另一种象征。

    一种米养百样人,不奇怪的。



    男人有一个稳定的家,是福气。有人和我讨论过,“男人是要有本事有志气才能留得住女人的”我说,所以现在练好本事赚钱才好让我日后爱的人能安心地留在我身边。“那也难保你40多岁不去找小妹妹”,我说,到那个时候,我老婆都练就一身好武艺了,进得了厨房,出得了厅堂,上得了床了。我干嘛还花那么多闲功夫在小妹妹身上重新培养一个?我就这么贱?其实万事真没个准,男人有钱就变坏,也是大有人在。我现在没钱,真说不准我日后有了钱会怎么样。在祖国的教育下那么多年,怎么也觉得自己挺正派的,而且我很爱国,高丽棒子没少骂,我应该不至于那么贱吧。

    很多人说男孩看了这部电视剧,会觉得生活没有希望了。别傻了,兄弟们,我们不会是小贝,也不会是宋思明。我们只是自己,那个坚定正确价值观,永不放弃的自己,我们不是为做别人的潜力股或是钱包而存在的。努力,不是为了日后用我们的自信来践踏别人的自卑,而是在有生之年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

    其实要女孩子们选小贝还是选宋思明已经不新鲜。这两人都不好,要选的其实是一种向往的生活。谁不想捡一个现成的钻石王老五啊?但二奶真做不得。
    这社会像小贝那样经济状况的男人多得去了,能有个真心能跟着过一辈子的不多。

    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我们都要把眼睛擦亮了。

    我觉得《蜗居》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它说了真话!现在的电视剧很少能说出社会的真相,基本上都是些和谐剧。

    《蜗居》看得我心慌,有种悲凉的感觉涌上心头。

        整个片中,郭海藻都淡在我的视野外,我不喜欢她,但不是因为她在小贝走后毫不犹豫地投入宋的怀抱,而且从此再无愧疚与牵挂,而是因为她那样的生活离我太遥远,太不切实际。也许这个社会早就这样了,但不会是我。

        至于小贝,这样的男人我不喜欢,不能在我(包括我的家人)有困难的时候毫不犹豫伸出援手的男人,他对海藻再好的感情也抵不过我他对这样的自私的厌恶。

        苏淳,做事畏首畏尾,没有做大事的担待,对生活没有太大的期望与需求,唯一可取的是他的爱老婆,但我想比起海萍那样坚定而强烈的爱情,苏淳的算不上什么。那只是一个传统儒家男人对家的忠诚,以老婆和家庭为中心,中规中矩地活着。然而现在像这样追求平平淡淡的幸福的人也不多了。

        整个剧中,我最在意的人是海萍,也许我不会像海萍那样,对生活那么苛求,做得那么极端,但我想我会像她那么努力,明确自己的理想,坚定不移地追求,包括感情,包括事业,包括让家人过上幸福的生活。

    又是一个人云亦云的,你看别人的评论太多,被他们同化了。
    人应该有自己的主见。
    虽然这部剧有缺点,但我觉得蜗居还是挺深刻的,反映了很现实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