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我就是我,一个真实的自我

- Y52437073 LV.排长
- 2013/11/15 7:08:13
我就是我,一个真实的自我我就是我,一个真实的自我。我用自己的眼睛去看世界的颜色;用自己的耳朵去听世界的声音;用自己的鼻子去嗅世界的味道;用自己的手去感触世界的真实;用自己的心去感受世界的灵性,悟出属于自己的认知体系,情感体验。然后将看出来的世界的颜色,听出来的世界的声音,嗅出来的世界的味道,感触出来的世界的真实,感受出来的世界的灵性,融入属于自己的情感体验,形成属于自己的认知体系和评价标准。最后用自己的思维与语言去演译和重构这个世界,用自己的行动去影响和改造这个世界,甚至创造出来一个全新的未知世界。。。。。。 当然,一个真实的自我,并不只是完全从自我的感觉出发,还受到许多主观与客观因素的综合影响。我承认,有相当大的部分是来自个人对这个现存世界的感觉,形成感悟,最终形成属于个人自我的认知体系,评价标准。虽然这个物质世界是一个变化发展着的,真实的,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客观实体,但是人的认知体系同样也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她也随着客观世界的不断变化而不断更新,随着客观世界的不断发展而不断完善;她也在不断更新的基础上进行不断的完善,又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不断的更新。这就是人类能够做到的,我也只是仅仅这样做了;而人类不能够做到的,我也努力的去做了,希望有奇迹发生,希望能够创造神话,结果未必都能如人意,但是我至少我享受了那个过程。即使这样做具有很大的个人局限性,但是,我们毕竟是人而不是神,不能够完全摆脱个人的局限性和历史的局限性。既然这样,人能够做到的,也仅仅是站在历史的高度上将主观相对的独立于客观,个人相对的独立于涉及个人利益的一切的事与物,也仅仅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根据自己的认知体系,情感体验去相对客观的评价任何事物。如果人能够做到这样又还有何求呢?但是问世间能够做到这一点又有多少人呢?放弃我必须要放弃的东西;坚持我应该要坚持的东西;执着我应须要执着的东西。我不太介意别人怎么去评价我,但是我会很介意我自己怎样看待我自己。说真的,作为一个社会群体中的人又怎么能够不介意别人的评价呢?这是不客观的,也是不现实的。但是人又能怎么做呢?有了自我,没有他人,这不是我想要的,但是只有他人而没有自我这就更不是我想要的,我能做的也仅仅是在自我的基础上批判的扬弃他人,不断的自我更新,不断的完善自我。君子,小人,伪君子,我宁愿做小人也不愿做伪君子。这就是我,一个既不是我的我又是我的我。我就是我,一个真实的自我。

- 小不懂
- 2013/11/15 14:36:55
想起佛洛伊德的本我,自我和超我,不过俺一直没弄明白~

- yj666931
- 2013/11/15 23:23:52
<p> 像我的哲学老师说的一样,没敢看完,因为怕睡着</p><p></p>

- pek111
- 2013/11/16 16:22:35
努力加油,有人说人生有太多的东西需要感悟了,那我们就用心去感悟一切,感受内心的想法,享受内心的体验,你会发现这个世界其实也还可以。。。。。。

- 明明天下
- 2013/11/17 8:11:03
<p> </p><p> 自我由主我与客我互动,影响而成...这些分得好细...</p>

- 婚姻法
- 2013/11/18 5:11:17
本我又叫原我,是个体原始的意识状态,在本质上是不受约制的,它遵循简单快乐原则。也就是说它需要满足时就马上希望得到满足。<br/> 自我是指个体为了调和周围世界和内部驱力通过暂停或停止快乐原则,追随客观环境的现实原则而发展出来的意识状态,而在本质上却是文明的产物,它需要满足时会愿意有一个等待的过程。自我一般是延迟本我的即时需要而产生出来的意识水平。<br/> 自我是部分属于潜意识而部分属于意识的。意识上,它尽力使我们变成一个有道德的人;譬如说,一个结过婚的男人虽然喜欢他的女秘书,但他也许绝不会让她知道他对她的感觉。在潜意识上,自我压抑了它认为不道德的某些性格,例如一个男人可能喜欢他妻子的姊姊或妹妹,但他自己并不知道,由于自我发挥效力的关系,他也许相信自己实际上是嫌恶这个女人呢。<br/> 即使在我们睡眠的时候,自我也在作用着。当我们那些较不愉快的思维想要在梦里显露时,自我潜抑着它们,迫使这些可怕的念头一定要伪装好了才能出现。于是它们只好借助象征的事物在梦里显露。<br/> 在每个人的心理上,那些无法无天的原我欲望和自我的道德观念永远在做剧烈的冲突,它们以我们肉眼见不到的战斗方式僵持着。自我在基本上扮演的是一个调解人的角色,它努力地在不顾实际的原我需求和环境的实际限制之间,做个名副其实的调解人。<br/> 它们像是一对年龄差距较大的兄弟,对家庭事务的处理采取截然不同的看法。哥哥(自我)了解所有事务的执行程序而较为保守;弟弟(原我)则勇敢、性急,不考虑一般应该注意的事项,他想用暴力的冲动去做任何一件事,做哥哥的只好尽力设法去管弟弟,不使他闯祸。<br/> 有时自我的控制松懈了,于是原我赶紧表现出来,这种事情发生后,自我往往感到十分懊悔。<br/> 依弗洛伊德以为原我是产生冲动的力量,而自我则像个方向盘一样,控制着欲望目标的达成。<br/> 超我是来自外在环境的道德等影响而产生的意识状态,它遵循理想原则。超我大致与所谓的良心是相同的东西。在心理生活里,它代表我们一生中所有的“可以”和“不可以”的联合力量。这些力量使能们透过双亲、教师、宗教影响和其他道德权威形式的接触而形成我们心理上的一部分。<br/> 本我、自我、超我及与意识等的关系:无意识大部分是本我的范畴,也有包括自我和超我的一小部分内容。前意识大部分是自我的内容,是自我隐藏,但通过注意就能出现的部分。但它也包含超我的一部分内容。意识主要是包括自我表现和超我的可意识层面,包括个人的自我意识、感受等。本我做为个体早期的基点,它遵守快乐原则,然后在个体和现实环境的适应发展中出现自我,以开始适应现实原则。快乐原则的即时快乐的方式——初级思维(想得到就立即要得到)——不适合现实环境,因此出现延迟获得快乐的次级思维(想得到但会不要求立即得到)。在六岁以后超我的力量开始崛起,这主要是社会道德等的加入个体内部的竞争,所以超我是社会性的。<br/> 在本我和自我的发展来看,目前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自我的范式与本我同时存在在初生的个体,但自我比较幼小无力,然后在适应现实环境中自我开始吸取本我的力量而发展强大。还有一种说法认为自我是从本我中分化出来的。以上两种都属于经典精神分析学的概念说法。<a href="http://psysch.com/Article_Show.asp?ID=391">http://psysch.com/Article_Show.asp?ID=391</a><!--Element not supported - Type: 8 Name: #comment-->

- 祝福你
- 2013/11/18 18:01:16
<p>自我是人格执行的部分 <br/>现实的 <br/><br/>本我是建立人格的基础 <br/>不和外部世界发生联系 <br/>是非理性的 <br/>心底的东西 <br/>可以被自我控制 <br/><br/>超我是人格中体现道德准则的部分 <br/>理想的 </p><p><br/></p><div class="f14">自我是根据快乐原则行事,本我依据现实原则行事,超我依据道德原则行事. <br/>自我是人内心的无意识部分,是人最本能的冲动。 <br/>本我则控制自我,超我根据道德,来控制人的自我,本我,使之符合社会的和文化的要求。超我依据规则和良心。 </div>

- 茹正湖
- 2013/11/19 10:18:59
<p> <img alt="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src="http://bbs.gzhu.edu.cn/Skins/Default/emot/em08.gif" align="middle" border="0" style="CURSOR: pointer;"/>自我由主我与客我互动,影响而成...这些分得好细...</p>

- l123456
- 2013/11/19 19:2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