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觉
  • 浏览:31 评论:1 人
  • 夜里,很晚很晚了,还没有睡着。与失眠无关,只因聊天。
    早上,很早很早,就醒过来了。与勤奋无关,只因心情。
    无事,不觉就在电脑前坐了三个小时。
    后果是,耳朵变得很软很软,直软得任何入耳的话,都成了棉花似的。

    归来与离开,不过是谋得一个自适的状态。
    在家期间,K来过信息,说,希望我好,并平平安安的。
    平安。有那么多人,都那么大方地将它派送给我。
    很幸运,接收到以后,它能够真正被我拥有。
    不论从哪个角度出发,始终觉得自己是个受庇佑的人。
    算是福分不薄,要知福惜福那一类型。
    然而,当我将“平安”发给其他人时,却总是落空。
    不知道是发送者的原因,还是接收者的错失?
    你亲密的朋友总是风雨中摇摆又无能为力,那份哀痛,未体验者,落得个“听听”而已。
    所以,真的情愿诸般不利落到自己身上来,也不要见着对方受苦受煎熬。
    这怕就是,情到深处,观者总是甚痛于受者。

    昨天傍晚,六点钟整现身芳邻。为一餐饭,为见一个久未坐在一起的朋友。
    出乎意料,也是情理之中,我们坐了整整三个小时,聊了很多,也喝了很多杯水。
    其时,望出去,就近,是一排椰树的树冠,较远,是学校的霓虹灯大名,更大的背景,是没有表现欢喜或忧愁的夜空。
    店内冷清,另一间隔里的一桌客人,喝了酒,音量渐渐见高,情绪渐见无法控制。
    而朋友和我,依然是那么的平静自然,以亲切声音,道出想说的话。
    什么将我们重新拉近,什么令当日的我们渐远,很模糊,没有所谓的“因为……所以……”。
    但彼此的内心很明确,都是希望眼前人好,希望今后可以和眼前人相度更多美好的时光。

    据说,感情埋得深的人,总理智占了上风,情感吃了败仗。
    直到今天,还是对这样的论断表示怀疑,却也拿不出什么好理据来反驳。
    只是觉得,或者说,是总是觉得,一定有别的原因可以令一个人形成这样的特性。
    我们说,你可以选择。然而,退开一步去看看吧,又觉,所谓的选择就是没有选择。
    无论你已经多么的尝试调整或怎么样,摆在眼前的事情,都不是橡皮泥,不知道什么时候起,被怎么样过,它就成型了。
    我的体会很深,很深。然而,纵然如此,还是抗拒。越是逼迫,越是反动地say no.
    什么东西硬,硬不过一个人的性格。与生俱来兼之后天修得,结合得天意无缝,谁也奈何不了。包括自己。

    好,坏,好,坏,没有太多,也不需要。只是想问问,这一切,所谓何求?
    若不得欢心度日,缘何不潇洒放手?论理,我败于下风,但论用眼神说话,自问不曾败北。
    阳光很好,很好。此刻,你看看外面的天空,再坐下来想想某些人,忽然发觉,透露,总是徒劳。
    鸡同鸭讲,与其这样,宁可收声。远方的无法前置,但若甘心让步,未尝不见真相。迷雾,终归要被阳光穿透。
    看看这一双眼睛,是不是从来没有停止过讲故事?是不是还是那么清澈透亮?某些人,自内而外的好,灌于其目。

    谨以此文,给远方的老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