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人小组

- shanzhuang LV.连长
- 2013/8/30 19:02:23
四人小组
1
别有忧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当我们班的同学很没味道地读出这句话的时候,我总会回忆起那个夏天,那个四人小组。
那时候我同桌叫小白,皮肤白得令许多女生都很是妒忌,声音也像白纸一样找不到一丝瑕疵。坐我和小白前面的是两个也算漂亮的女生,有着银铃般笑声的小露姐坐我前面,她的同桌叫荔枝——无论是外貌还是声音都有种与年龄不相符的妩媚。所以午读课上读起书来他们三个就像乐队在唱歌,尤其是那句:别有忧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堪比天籁。我也有相当不错的声线(至少他们三个是这么说的),于是我担当起和音的任务,模仿周杰伦口齿不清地故意拉长声音。我们配合得天衣无缝,读书的声音也可以出专辑了。于是我们总是幻想若干年后一个叫“四人小组”的乐队唱红大江南北,专辑销量过百万的情形。
为了炫耀自己的书法才华,小露姐在一张白纸上写了“四人小组”四个大字,并把我们的名字一一写在上面。因为善良而好欺负的缘故,在他们三人的淫威之下,这张纸被迫贴在我的桌面。
2
我们四个人真的组成了乐队。听说唐朝政府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于是我们来到长安租了一小块土地搞自己的音乐事业。一个月之后长安所有的歌楼舞馆宣告倒闭。王公贵族们无不为我们倾倒。多少风流才子为我们赋诗题字,甚至唐玄宗也赐给我们乐队金漆大字。那天我们演出完之后我一口塞着杨贵妃赐我的荔枝一手报着唐玄宗赐给我们的大字憧憬我们顺应经济全球化到世界各地开演唱会的情形。忽然一本比《伯牙教你如何玩遍古琴》加厚版更厚的书从天上掉下,狠狠地砸在我头上。
我愤怒地睁开眼睛,小露姐跟荔枝看着我咯咯地笑着,我的愤怒在这些笑声的作用下总会不争气的消失同时转化成叙述梦境的力量大唾四方。她们俩笑得花枝乱颤,小白在旁默默不语,若有所思的样子另我很有揍他的冲动。这小子也太不够兄弟了,难道我说的故事不好笑吗?即使真的不好笑挤出一点笑容鼓励一下也是应该的嘛。然而他不但没有笑而且作出仰望天空的样子,小露姐忍不住拿起刚才打扰我好梦的《追忆似水年华》向他砸去。正当《追忆似水年华》与他无限接近的时候,他慢条斯理地吐出:“其实。。。。。”小露姐在那一刻其实已经把《追忆似水年华》的加速度a变成了-a,但她还是忽略了惯性与重力的作用,书狠狠地砸在小白头上。
我在一旁幸灾乐祸地笑着。“你刚才想说什么,继续说下去!”小露姐一副严肃的样子,好象自己刚才什么也没做过一样。
“其实我们真的可以组乐队。。。。”小白无奈地说道:“你看,荔枝会电子琴,你懂古筝,小浣熊弹吉他也还真有两下子,我。。。。。。”“你会什么?继续说下去啊。”小白的脸有点红:“这个。。。。我小时候跟爷爷学过二胡。。。。。。”
听小白说话的时候我正在喝水,一不小心喷了点在前面的小露姐身上。在这个四人小组里面,强权就是真理,女生的权益高于一切。“我真是不小心的。。。。”我不禁有点惊慌。“没事,只是头发湿了一点点嘛。”小露姐很大度的样子让我放低了警戒放下水瓶大笑。一秒钟之后我笑出了眼泪——小露姐一下子把她的瓶子里的水都泼到我脸上,我的样子简直比哭还狼狈。
3
我刚从厕所洗脸回来他们就以3票的票数决定乐队的成立。二胡古筝电子琴电吉他混合起来的音乐我还真没听过,于是也只好跟他们搞一下社会主义文化创新了。
排练的地点在小露姐楼下的公园。对于这个地点的选择小白有很大的意见。作为男生在公园里拉二胡的确有点难堪,但我们以三票通过了这个地点,小白只好无奈接受。
我们的排练总能吸引许多在公园里散步的老人。令我最无奈的是有一次一个可能有点老花的老爷爷指着我的吉他对他那才四五岁的孙女说:“铃铃,快看,那叫琵琶。”
老人们居然还有不少懂得二胡和古筝的,在观看我们排练的时候他们就经常指点小白和小露姐。当然怎么使二胡古筝跟吉他电子琴的声音配合起来令他们以及我们都大伤脑筋。最后我们只好让古筝与二胡按照简谱来发音,感觉还是挺不错的。
4
排练的目的当然是为了演出。我们决定在学校的大礼堂搞一次音乐会。我这个学生会的小成员几翻周折拿到大礼堂徐书记的电话,然后小露姐发挥了她的主观能动性和客观物质性,几杯口水,数目不清的电话费,徐书记为了丰富同学的课外活动终于同意我们的演出并叫了几个像我这样的小职员布置舞台。
我们在宣传栏里贴了颇为巨大的海报,“四人小组”四个大字由小露姐亲手操刀。显然同学们对这个奇怪的组合很是好奇。可以容纳一千多人的大礼堂在我们表演之前就坐得满满当当,还有不少同学搬了凳子坐在过道上。
虽然当初选择在人流量也不小的小公园里排练就是为避免我们怯场,但面对这么多的人我不禁有些紧张。小白出场的时候更是脸都红了(谁叫他会二胡呢呵呵),低者头连我们都不敢看一眼。
为了表现我们的创新精神我们的第一个节目是带音乐伴奏的《琵琶行》朗诵。但由于小白的紧张,那白纸般的声音变得有点“呕哑啁哳难为听”,这让我们的声音听起来有写别扭。更令我们尴尬的是我们朗诵到一半的时候整个学校都停了电,话筒和我的电吉他荔枝的电子琴都成了一堆废品。更要命的是在这外界环境35C的环境下没有空调。许多抱着来大礼堂吹空调的目的的同学纷纷离去,大礼堂顿时变得安静起来,大礼堂的那一点点回声效果这也正好使听众听得更加清楚。我迅速到宿舍问同学借了吧木吉他,荔枝坐在大礼堂的钢琴上装模作样。为了尽量使听众听清楚,我们尽量唱得大声。小白渐渐进入状态,木吉他清新的声音与琵琶、二胡融为一体创造出美妙的音乐使我们获得了全场第一次欢呼,一些离开了的同学听到欢呼声也马上回到大礼堂,人多了但大家还是很配合礼堂还是很安静。我们四人声线完美配合的展露无遗让我们获得了不知多少次掌声与欢呼。我们对音乐的热情随着气温的升高而升高,不少人打拍子打到汗流浃背仍在全心全意地欣赏我们的音乐。
在我大声喊道:“这次演出结束谢谢大家支持”之后,许多女生在台下焦急地想知道我们下次的演出时间。我们拖着比踢完120分钟球赛更疲劳的身体收拾舞台,心里却异常兴奋。那是一种难以形容的感觉。我们四人望着满身大汗的对方不约而同地傻笑。“我们都失(湿)身了。”我开玩笑道。“去你的,快点收拾东西吧,晚饭我请了。”小露姐笑道。
5
下课玲毫无预兆的响起打断了我对往事的追忆。现在的我们分别在历史地理政治化学班。那些四人小组的日子,多么值得我们怀念呵!
带着些许茫然,我走出教室,忽然后面有人齐声叫喊我的名字,我诧异地回头,发现他们三走在我后面。“怎么?今天是我们四人小组成立一周年的纪念日啊,你是不是忘了啊?”
“没有,怎么忘了呢,出去好好最一顿,我请!”我快乐地说道。
“别有忧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四个快乐的少年在路上大声地吟咏,吟咏那属于他们的青春。
1
别有忧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当我们班的同学很没味道地读出这句话的时候,我总会回忆起那个夏天,那个四人小组。
那时候我同桌叫小白,皮肤白得令许多女生都很是妒忌,声音也像白纸一样找不到一丝瑕疵。坐我和小白前面的是两个也算漂亮的女生,有着银铃般笑声的小露姐坐我前面,她的同桌叫荔枝——无论是外貌还是声音都有种与年龄不相符的妩媚。所以午读课上读起书来他们三个就像乐队在唱歌,尤其是那句:别有忧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堪比天籁。我也有相当不错的声线(至少他们三个是这么说的),于是我担当起和音的任务,模仿周杰伦口齿不清地故意拉长声音。我们配合得天衣无缝,读书的声音也可以出专辑了。于是我们总是幻想若干年后一个叫“四人小组”的乐队唱红大江南北,专辑销量过百万的情形。
为了炫耀自己的书法才华,小露姐在一张白纸上写了“四人小组”四个大字,并把我们的名字一一写在上面。因为善良而好欺负的缘故,在他们三人的淫威之下,这张纸被迫贴在我的桌面。
2
我们四个人真的组成了乐队。听说唐朝政府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于是我们来到长安租了一小块土地搞自己的音乐事业。一个月之后长安所有的歌楼舞馆宣告倒闭。王公贵族们无不为我们倾倒。多少风流才子为我们赋诗题字,甚至唐玄宗也赐给我们乐队金漆大字。那天我们演出完之后我一口塞着杨贵妃赐我的荔枝一手报着唐玄宗赐给我们的大字憧憬我们顺应经济全球化到世界各地开演唱会的情形。忽然一本比《伯牙教你如何玩遍古琴》加厚版更厚的书从天上掉下,狠狠地砸在我头上。
我愤怒地睁开眼睛,小露姐跟荔枝看着我咯咯地笑着,我的愤怒在这些笑声的作用下总会不争气的消失同时转化成叙述梦境的力量大唾四方。她们俩笑得花枝乱颤,小白在旁默默不语,若有所思的样子另我很有揍他的冲动。这小子也太不够兄弟了,难道我说的故事不好笑吗?即使真的不好笑挤出一点笑容鼓励一下也是应该的嘛。然而他不但没有笑而且作出仰望天空的样子,小露姐忍不住拿起刚才打扰我好梦的《追忆似水年华》向他砸去。正当《追忆似水年华》与他无限接近的时候,他慢条斯理地吐出:“其实。。。。。”小露姐在那一刻其实已经把《追忆似水年华》的加速度a变成了-a,但她还是忽略了惯性与重力的作用,书狠狠地砸在小白头上。
我在一旁幸灾乐祸地笑着。“你刚才想说什么,继续说下去!”小露姐一副严肃的样子,好象自己刚才什么也没做过一样。
“其实我们真的可以组乐队。。。。”小白无奈地说道:“你看,荔枝会电子琴,你懂古筝,小浣熊弹吉他也还真有两下子,我。。。。。。”“你会什么?继续说下去啊。”小白的脸有点红:“这个。。。。我小时候跟爷爷学过二胡。。。。。。”
听小白说话的时候我正在喝水,一不小心喷了点在前面的小露姐身上。在这个四人小组里面,强权就是真理,女生的权益高于一切。“我真是不小心的。。。。”我不禁有点惊慌。“没事,只是头发湿了一点点嘛。”小露姐很大度的样子让我放低了警戒放下水瓶大笑。一秒钟之后我笑出了眼泪——小露姐一下子把她的瓶子里的水都泼到我脸上,我的样子简直比哭还狼狈。
3
我刚从厕所洗脸回来他们就以3票的票数决定乐队的成立。二胡古筝电子琴电吉他混合起来的音乐我还真没听过,于是也只好跟他们搞一下社会主义文化创新了。
排练的地点在小露姐楼下的公园。对于这个地点的选择小白有很大的意见。作为男生在公园里拉二胡的确有点难堪,但我们以三票通过了这个地点,小白只好无奈接受。
我们的排练总能吸引许多在公园里散步的老人。令我最无奈的是有一次一个可能有点老花的老爷爷指着我的吉他对他那才四五岁的孙女说:“铃铃,快看,那叫琵琶。”
老人们居然还有不少懂得二胡和古筝的,在观看我们排练的时候他们就经常指点小白和小露姐。当然怎么使二胡古筝跟吉他电子琴的声音配合起来令他们以及我们都大伤脑筋。最后我们只好让古筝与二胡按照简谱来发音,感觉还是挺不错的。
4
排练的目的当然是为了演出。我们决定在学校的大礼堂搞一次音乐会。我这个学生会的小成员几翻周折拿到大礼堂徐书记的电话,然后小露姐发挥了她的主观能动性和客观物质性,几杯口水,数目不清的电话费,徐书记为了丰富同学的课外活动终于同意我们的演出并叫了几个像我这样的小职员布置舞台。
我们在宣传栏里贴了颇为巨大的海报,“四人小组”四个大字由小露姐亲手操刀。显然同学们对这个奇怪的组合很是好奇。可以容纳一千多人的大礼堂在我们表演之前就坐得满满当当,还有不少同学搬了凳子坐在过道上。
虽然当初选择在人流量也不小的小公园里排练就是为避免我们怯场,但面对这么多的人我不禁有些紧张。小白出场的时候更是脸都红了(谁叫他会二胡呢呵呵),低者头连我们都不敢看一眼。
为了表现我们的创新精神我们的第一个节目是带音乐伴奏的《琵琶行》朗诵。但由于小白的紧张,那白纸般的声音变得有点“呕哑啁哳难为听”,这让我们的声音听起来有写别扭。更令我们尴尬的是我们朗诵到一半的时候整个学校都停了电,话筒和我的电吉他荔枝的电子琴都成了一堆废品。更要命的是在这外界环境35C的环境下没有空调。许多抱着来大礼堂吹空调的目的的同学纷纷离去,大礼堂顿时变得安静起来,大礼堂的那一点点回声效果这也正好使听众听得更加清楚。我迅速到宿舍问同学借了吧木吉他,荔枝坐在大礼堂的钢琴上装模作样。为了尽量使听众听清楚,我们尽量唱得大声。小白渐渐进入状态,木吉他清新的声音与琵琶、二胡融为一体创造出美妙的音乐使我们获得了全场第一次欢呼,一些离开了的同学听到欢呼声也马上回到大礼堂,人多了但大家还是很配合礼堂还是很安静。我们四人声线完美配合的展露无遗让我们获得了不知多少次掌声与欢呼。我们对音乐的热情随着气温的升高而升高,不少人打拍子打到汗流浃背仍在全心全意地欣赏我们的音乐。
在我大声喊道:“这次演出结束谢谢大家支持”之后,许多女生在台下焦急地想知道我们下次的演出时间。我们拖着比踢完120分钟球赛更疲劳的身体收拾舞台,心里却异常兴奋。那是一种难以形容的感觉。我们四人望着满身大汗的对方不约而同地傻笑。“我们都失(湿)身了。”我开玩笑道。“去你的,快点收拾东西吧,晚饭我请了。”小露姐笑道。
5
下课玲毫无预兆的响起打断了我对往事的追忆。现在的我们分别在历史地理政治化学班。那些四人小组的日子,多么值得我们怀念呵!
带着些许茫然,我走出教室,忽然后面有人齐声叫喊我的名字,我诧异地回头,发现他们三走在我后面。“怎么?今天是我们四人小组成立一周年的纪念日啊,你是不是忘了啊?”
“没有,怎么忘了呢,出去好好最一顿,我请!”我快乐地说道。
“别有忧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四个快乐的少年在路上大声地吟咏,吟咏那属于他们的青春。

- 沐春风
- 2013/8/30 22:04:30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年少青春啊,只不过走的越远,记住的就越少了

- 粉兔小店
- 2013/8/31 17:35:30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那段远去的无忧岁月!
那段远去的无忧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