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我的哲学(关于物质)(运动)
  • 浏览:986 评论:7 人
  • 作为一个初步涉及哲学的人,实在没有任何的理由和足够的知识写这样一个内容的文字,但也不必妄自菲薄而轻视自己的见解,故把现阶段的认识写下来,希望大家能给我更多的见解。
          (可能涉及还存在很多争议的精神分析方法,对弗洛伊德有抵触的同学希望谅解)
          第一个讨论的问题是:哲学是什么?从我们对哲学的认识历程来看,对哲学的见解很明显不是属于先天的综合性知识,而是属于后天分析性的知识,故主要考虑我们对哲学这个概念形成的必要环境进行考察。根据黑格尔的人类知识否定式的形成方法,那么肯定存在一个最初形成的哲学概念,然后经过往后经验认识或理性分析这一系列的否定,最终形成的概念。我们把这个概念,称之为:目前的哲学。也是我们要讨论的概念。
          那么我们最初的概念是如何形成的呢?这个概念普遍是年少的对于神秘知识的崇拜,对于哲学一直认为是神秘的、不可触摸的、难于理解的、高尚的一门知识。普遍的情况下,哲学经验的认识是难于从社会实践上得到的,实践中的人们无法以否定的对哲学的概念进行补充,从而使自身的哲学概念停留在最初的概念之中。因为普遍对哲学概念停留形成了一部分以引用或者使用哲学文字以作为文化人的标榜,这部份人称之为:哲人,纯粹的将哲学当成名人警句或者一些词组,而不探究哲学所深藏的深意。
          所以我将重点的描述,我对哲学概念的否定的否定,对于第一个接触的哲学,当须为马克思哲学,马克思哲学望望带着强烈的政治性色彩,对哲学的认知仅仅的局限在物质的第一性与第二性上面,从而引导出共产党宣言的基础: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出发,将产生的产品的所有权完全的归于生产者,也就是所谓的无产阶级,无产阶级:资本主义制度上的生产者。得出:生产者=无产阶级。资本主义制度上的所有权归资本家所有,于是开始引入了阶级不可调和的矛盾,通俗点的来说:争斗的目的在于所有权归谁。哲学的概念也就滞留在阶级斗争上面。
          到了大学,毫无疑问是对思想的一种解放,从马克思哲学出发学习了笛卡尔的怀疑学说,从而让我对马克思哲学的一次巨大的反思,马克思的哲学似乎从来不注重基础的建设,对于物质的第一性与第二性是强制性的阐述,毫无根据的下了一个定义,列宁的对于物质的补充更人感到匪夷所思,将物质纯粹的表达为可“感知”的事物,可感知的事物必定存在,那也让人产生另一个疑问:不可感知的物体是否存在呢?此刻可感知,彼刻不可感知,是否意味着,此时存在,彼时不存在呢?那这个物体究竟是存在还是不存在呢?
          这个假设有无比吸引人的,因为我的引力加速度为地球的引力加速度,所以我在地球上,如果我处于失重的情况下,那么我还在地球上么?可能有人还会问:地球的属性可不仅仅是引力,也包含了许许多多的内涵。那如果我把我的四肢我的感官统统都封闭起来呢?那是我一无所知,我处于真空的状态,也没有呼吸,没有任何的感知,那我还在地球上么?
          带着这个疑问我冲向了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哲学,开始着手解决此时与彼时的问题,时间是什么?时间的考虑,我们不得不借助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其为时间的见解据以普遍存在客观实践,根据他的量子力学,时间似乎是在宇宙大爆炸那一刻起才存在的,因为宇宙大抱着之前,宇宙处于一种无限密度,无限重的一种奇点情况下,任何光,都无法穿透,无法逃逸出去,也就无所谓的时间了,在宇宙大爆炸的一刻起,宇宙用一种速度进行散开,此时他的关于物体的最高速度产生的矛盾,也就是说,如果光速为最高速度,那么按照我们目前的情况,在光线无法逃逸的体积下,慢慢的膨胀,那么光速肯定无法逃逸出此时的宇宙,那么我们的时间也是无法产生,那么爆炸也无从谈起,因为如果如此,那么我们任然活在黑暗中,光无法逃逸出来。而后他提出了有重量的物质会对周围空间产生扭曲现象,也就是说,当我们的宇宙爆炸的时候,是用空间扭曲的折叠效果,瞬间的产生能让光线逃出的质量。
          看到这里可能大家就郁闷了,为什么要考虑这个问题呢?其实我们在抽象一下,时间在物质的产生之前是没有的,那么是否是以为这时间是物质的属性之一的?当物质不存在的时候,那么时间也应该消失了。假设我们现在感知着一个物体,毫无疑问的存在着,那么我们应该可以知道我们感知这个物体的时间段,然后我们不在感知这个物体了,那么这个物质的时间还存在么?这个物质的时间是否是我们的时间呢?如果是相同的时间,那么物质应该是存在的,因为没有了该物质,理所当然的也应该没了该时间。于是乎我开始假设一件事,假如我在一天的时间内都感知一只猫,那么这只猫经过了一天的时间理所当然的会饥渴,自然会去吃我放在另一边的食物。假如我不感知这个猫,把他关在一个我感知不到的地方,待上一天,那么这个猫会饥渴么?事实上,我折磨了我买的一个仓鼠,那仓鼠差点给我饿死。那应该是物质的时间和我的时间是一样的,那么物质应该是存在的,因为它有时间的属性。
          如果这样,那么我们就开始产生一个疑问,如果我们一直永恒存在,那么那些物质是不是永恒存在呢?比如我那只仓鼠,它能活到100岁么?显然是不可能的,它最终会化为尘土,化为最基本的元素。于是我们的先人,开始提出原子学说,但原子学说在这个时间上蒙蔽了十几个世纪后,终于给我们化学的产生提供了基础的概念,应该存在着一个不可分割的物质,比如现在的:夸克。
          待续…………

    自己沙发,~~~~~~~

          以上的东西 都是自己看了书后 最终的思想,

                      也是奋笔疾书的,也有推陈出新,也有经典怀古之作。
        一般来说,都是自己的见解,有引用的将会说明。
      关于物质:
      1楼、四楼、十一楼、十六楼

    将物质纯粹的表达为可“感知”的事物,可感知的事物必定存在,那也让人产生另一个疑问:不可感知的物体是否存在呢?此刻可感知,彼刻不可感知,是否意味着,此时存在,彼时不存在呢?那这个物体究竟是存在还是不存在呢?(这个定义马哲中确实下得太狭隘了)

    时间是物质的属性之一
    物质的时间和我的时间是一样的,那么物质应该是存在的,因为它有时间的属性。
    (lz这是你自己的思想吗?很有说服力!)

    再就是你究极物理 穷极天人 格物致知的探索精神确实可嘉
    分析方法也很科学 期待你接下来的大作

    物质的质料
    从原子论中,似乎可以解释为万物之根本构成元素:夸克。然而我们或许可以做一个更深层次的展望。
          把整个物质世界看成是一个整体,根据物质之属性慢慢的分解出不同的元素,不同的元素之属性逐渐的分解成不同原子,原子慢慢的分解又为不同的夸克(夸克本身有几种不同的属性),那是否是意味着:有属性的物体就能分解呢?
          亚里士多德的曾经提出一个相对于目前的中国来说是不同寻常的、违反准则的一点假设:物质的质料(根本组成元素),必定是是一个毫无属性,也无法从外界可感知的物体。
          我对亚里士多德的质料人让我遐想无限,原因在于既然是毫无属性,那么如何确定它的存在呢?竟然是毫无属性,那么根据笛卡尔的思想:原因的圆满性必定高于结果的圆满性(不能理解,推导中公理肯定比定理更具有准确性)。那么此物体必定是属于中圆满的物体,从而联系起来:物质的质料是无属性的,最完美的物质。
          有同学也许感到困窘,此观点有什么用呢?对世界物质的认识,理所当然是从物质的属性开始认识的,那么我们认识物质世界当然从属性上下手,无属性的东西以我何干呢?其实不然,当我们对以上的质料说观点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后,我们得出一个不可磨灭的、至今对世界还产生巨大影响的学说:形式主义哲学。也为:形而上学。
          此刻很多人会产生强烈的反抗,我们对物质的定于不是属性、数据越多,对事物的描述不是更准确么?做为大学生本不应该有这种观念的,然而我们对物质的思考仅仅是基于可感知表层,认为人的感知是最终不可怀疑其真假的东西,所谓眼见为实的说法根深蒂固。反过来想象,你所感知物体之前是否对这个物质形成过概念?这个概念是否影响着你的感知?这个概念是否是真确的?还是错误的|?以上的时候我们就有一个认知的过程,即是:过程中的概念永远出于被否定的状况之中。从而得出感知的属性未必是正确的,那么描述的属性越多,错误发生的概率将会越大。
          既然物质的质料是毫无属性的,但是又是最圆满的。那么我们是否可以认为,物质的属性越少,准确性就越高。如果可以,既然物质为永恒的,那么是否可以认为物质的时间属性去掉,从而将物质的属性作为一个形式存放在我的思想里面。此时这个形式,将是做为比外界的物质既有更高圆满性的物质认知,因为相对于外界它既有更高的圆满性。那么我用行而上学的形式论证法是否比有更多属性的论证法更具有准确性呢?
          共产党员开始产生强烈的反对,你这不是扯淡么?脱离了物质的论证不是盲人摸象么?毫无经验的科学还是科学么?根据我的观察,这部分人反对人用的最多的语句就是:请问你有此经历或经验么?
          邓小平曾经说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指标。作为一部分哲人,所谓的共产党员,此刻这个文字就发挥出无比强大的反论点:请问你有此实践么?潜意识上说:没实践那你说的东西不就是扯淡么?对爱好的哲学的人,当然不会产生如此肤浅的见解,以下就对以上那句话做一次工程学的剖析。
          既然是形而上学,那么我们必先讲我们需要的属性分离出来,去掉任何一个不能称之为永恒存在的属性:比如时间与当前的社会观念。我们把这句话改变一下:检验真理有一个唯一的指标,我们称这个指标为实践。此刻工程学的同学有无比巨大的优势:将用例抽取出来:真理,指标,实践,最终目的为判断。康德在这方面有巨大的权威:理性实践判断。康德我研究的不是很充分,故而不做更多的见解,我只能有其经典的理论作为陈述。
          (范畴:对事物不同类型的各种属性的综合,以用来判断此事物为何事物。)
          经验的知识,无论是关于我自身的还是别的什么东西的,都涉及判断(没有判断根本无法从众多相反的概念中得出结果),而没有概念就没有判断。如果没有为经验所预设的概念,就不可能有源于经验的概念;因此,即使是关于感知的知识,关于我自身的知识,也必定服从于范畴。范畴是为先天的,故而我们对判断,也必先以形成先天范畴的概念。邓小平那句话具有更深层次的内涵:用此真理在我们内心形成先天范畴的概念,从而判断出该经验是否属于此真理所包含的范畴。
    既然如此,那么有无实践不当作为反对的理由,原因在于,竟然你反对这个真理那么你必定无法辨认此实践是否是此真理所包含的范畴里面。有无实践应当作为此真理是否存在于这个世界上的证明,而无关其真假。
          以上看来,我们对世界的判断都是基于先天演绎的,那我们顺理成章的可以做一个假设:先天的意识似乎比物质的在脑里反映出的意识更早出现,如果时间有开端的话?那么是否意味着意识比物质更早出现,物质是意识出现后的产物呢?又有人会作出反对了:人出生之前物质也必将存在。那我们为什么讲意识局限在人类身上呢?然而应当为一切无生命的、有生命的都应该有意识,其意识不过是不为表现出来而已。将意识抽象为一种属性,当不难理解,意识作为一种内在的属性,那么无生命的物体当有此内在的属性,若无此内在的属性,我们的意识又从何而来?我们都是无生命物体的结合而已。我们是各种不同的无生命的属性之间的综合体,有的给压制了,有的给综合改变了,有的给放大了而已。1+1=2,无外呼是一个属性加上不同的令一个属性=两个属性而已。

    研究哲学没问题,但是相信哲学就糟糕了。因为哲学仅仅是某个人对世界的主观认识,然而却企图使人相信这就是客观,例如马克思主义。所以嘛,哲学这东西仅仅是吹水,不宜信太深
    我们对一切客观世界的认识都来源于我们的主观,建立在主观之上的客观,还能成为客观吗?关于这个问题,卫斯理的《奇石》就给我们上了一课。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把存在分为精神存在和物质存在,精神存在就是我们能感知,能想到的,物质存在则是存在于“没有任何人”的世界中的事物。我们永远无法清楚一个事物的物质存在。
    我没有看过哲学的书,但是这东西我高中就已经想到了……

    至于时间,我认为是宇宙事件的逻辑顺序。所以有事件才会有时间。物质的属性……嗯,也可以这么说吧。不过这里的”物质“的概念是抽象的,是指在高次元下的物质状态。这里的物质状态的衡量除了长宽高重量之外,还有时间轴。


        哲人仅仅是某个人世界观的主观认识:这一点上 就已经表明你对哲学的思考仅仅停留在物质表明了~其实哲学所涉及的内容是你无法所想象的,我写完物质部分后 将会触及这部分的内容,
          还有关于客观与精神的问题:这个两个问题本身就不是一个体系的,马克思哲学是强加在一起的,精神层面的物质对于知识论上面的物质形式,也是柏拉图的形式哲学。而客观物质哲学则是我们所直观的存在。
          还有关于时间的问题:时间的时间性 是由莫休一开始提出到康德的批判性事业中的事件时间轴,与客观时间属性是不同的概念,一个是连续发展时间的顺序,一个是物质之所以存在的时间存在性。



    呵呵,你这样反驳我,证明你的思考仅仅停留在自我认识的局限里。哲学所探讨的范围不是人类能够说清楚的,敢说自己所研究的就是真理的人就一定是错误的,任何人所说的仅仅是他自己的观点,既不能证明什么客观,也不能发现真理

    你这是读死书啦


          精神分析法涉及仅仅是开头那几段内容,主要是讲无意识与意识分离开来而已。
          精神分析法是弗洛伊德关于人的本性研究所衍化出来的,如果你觉得自己是完全正确的,别人也无从反驳你,那我已经不打算在和你讨论这个问题了,因为你的潜意识已经牢牢的阻碍住你对外界知识的获取了,再者,我并没有打算证明你的话题的错误,而在于告诉你,你的哲学观点仍然停留在最初的阶段,非常局限的一种哲学观点,再者,哲学是一种个人的世界观。我完全不同意你的看法,因为哲学不仅仅是对世界的认知,还有对世界的解释,以及对世界本质的思考。是抽象的,世界观是指对世界的个人观点是从世界的显像出发的,你所说的世界观明显是属于显像的,而哲学所说的是抽象的,无关乎世界观的问题。
          而且只有中国的书籍才有这么一种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