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国倾城
  • 浏览:1461 评论:1 人
  • ——读三毛系列作品之《倾城》有感
    《倾城》是《倾城》作品集里面的一篇散文。整个作品集里面所讲述的,大多都是三毛的回忆,讲故事般的向我们娓娓道来,很喜欢带着她的故事入梦。她的小学——中学——大学,跟我们的是如此的不同却又如此的相似。
    一开始看到《倾城》这个名字,很不自觉地想起了张爱玲,同样是因为她的《倾城之恋》,再后来想起了李延年在汉武帝面前唱得那支让人心动的歌: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国佳人再难得。
    三毛没有倾国倾城的样貌,但却有倾国倾城的思想。
    《倾城》是三毛一段在德国留学的日子,一个人独在异乡,所有的孤独与思念向她压迫,她要在圣诞节这个万人欢聚的时刻到东柏林一个德国的家庭中。办签证的曲折过程又再一次证明了三毛内心所藏的熊熊的爱国热情。三毛是一个爱国的人,这在她的多部作品的也有很大的体现。一个流浪他乡的女子,踏过万水千山了,心底最爱的,仍是那个古老的中国。就算是嫁给了荷西,中国的国籍仍是不变的。
    但是那个时候三毛还没有结婚,她还是一个如春花一样灿烂的女子,“那时的我,是一个美丽的女人,我知道,我笑,便如春花,必能感动人的——任他是谁。”她是一个多情的女子,无论在她人生中的哪个时期。
    三毛的经历,总是让人感觉到神奇,她是一个敢作敢为的烈性的女子,她的心底埋藏着一颗细腻的心。一块东西柏林的断墙,能够勾引出她无限的思绪,“哭墙”是因为万人的灵魂在一起哭泣。国界之间的墙垣什么时候才能彻底倾倒呢?这也是三毛为什么用《倾城》来命题的主要原因吧。
    一个故事总是因为当中有了爱情而变得美好,美好的爱情故事又总是由于它不来自繁琐的纠缠。之所以说三毛是一个多情的女子,是因为她总在这方面做得很好,这类的情节常常在她的文章中出现,细腻婉约,看到的火石碰撞的花火却没有强硬的力度压迫。
    三毛,依然是我内心中那个倾国倾城的三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