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省吾身
  • 浏览:152 评论:2 人
  • 刚刚放学归来在宿舍楼下看见一个同学去当兵,周围有很多同学去送他
    看到此景之后就和身边的同学讨论起来,Z同学调侃说道,当兵多好就不可以不用学理论力学了。我当即问道那你想当什么兵?后勤的还是冲锋陷阵的?后勤的油水多点……
    z同学迟疑了下说道当然是那种很锻炼人的(指后种),况且两年后…还没等他说完,我当即抢白道,是不是还有十万的退役金拿?z同学当时很无语,只是讪讪说道,没法和我交流了。刚好到了宿舍门口谈话也就就此结束。
    回到宿舍后,站在阳台上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何时我变得如此市侩了?变得如此的唯利是图?变得自己都不认识了,刚才的对话都是自己下意识的反映,证明自己确实从骨子里已变得势力了,我感到一股寒意,曾几何时,我也意气风发过,也曾鲜血澎湃过…为什么那种感觉现在离我那么远?仔细思忖起来想想自己的理想,除了小时侯梦想过当科学家外,之后越到大,理想反而缺失了,为什么?为什么…
    当同学或哥们向我抱怨说自己过得很颓废,找不到理想,我常常会把自己拌个高人揶揄他们说他们没信仰,现在想想我又何尝不是了?当时真是五十步笑百步!我的信仰是什么?拜金?利己…细数起来确实只剩下这些惨不忍睹 的信仰了。为什么这种转变会让我浑然不觉,直到今天才知道了?是什么让我潜移默化地深受毒害?
    客观来说环境影响人,这是毋庸置疑的,当今社会拜金主义横行,物欲横流,在这种主流导向下能不被影响的人确实很少了,可是话又说回来人要生存,民以食为天,当空腹谈理想时确实有点荒谬,在我们现在所处的的环境下想独善其身真的很难,别人都像狼一样争先恐后地夺食时,你还有心情吟哦风月,把酒弄月?那是有钱有闲或特权阶级之人的行为。
    主观说来,自己认识上产生了偏差,对自己没有个清晰的认识,总奉行率性而为,无为而治消极的处世态度,其实在这种自然状态下最容易趋利避害,这是种自然反应,自然不容易观察了。中肯来说,自己其实是个矛盾的结合体,行为上消极思想上激进。思与行的不一致是否能协调?存在即合理,发现自己越来越实际…
    人还是实在点好,只是不要有太多的市侩,少点唯利是图,所以不必对自己过多地苛刻(圣人是当不了),阳春白雪那套咱玩不起。
    理想还是不要和好高骛远联系在一起。温总理不是说了吗,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是最好的爱国。实事求是在哪都要要求的。穷着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身处“穷”境所能做的只有提升自己了。

    现实与理想的矛盾,名利的诱惑、信仰的丧失,在这社会里有几个依然能够做
    真正的自己?
    你可以随波逐流,因为你抵抗不住那么大的洪流,但你一定要坚持保留你内心的
    某个角落不被侵蚀——那就是你还能够感受到自由和快乐的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