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寒評“大師”已經很客氣了

- yuyut LV.排长
- 2012/12/27 10:06:50
劉曉波文選
韓寒評“大師”已經很客氣了
來源:觀察
韓寒和陳丹青的對話,論及中國現代作家,韓寒說:“茅盾、老舍文筆很差”,“冰心的完全沒法看。”後來,韓寒承認提老舍是口誤,他想說的是陳丹青提到的巴金。
就這麼幾句大實話,居然惹怒了眾多國人,加上媒體的炒作,變成了“韓寒再次語出驚人,砲轟眾多文學大師!”接踵而來的是上綱上線的砲轟韓寒。
嚴肅點兒的評論,指責韓寒“侮辱大師,顛覆大師,向大師潑污水。”但這些人卻說不出“文筆很差”的評價錯在哪兒,也說不出這幾位大師的文筆好在哪兒。
國人愛作誅心之論,自古皆然,當代尤甚。指責韓寒,也必定要用上,無非是“名利”二字。他們說:韓寒一貫標榜“特立獨行”,經常“語出驚人”,實際上是自我炒作。他這次“站在文學大師的肩膀上撒潑,當然可以賺足眼球,甚至也完全可以賺來銀子”。
自從網評在中國風靡以來,其醒目的特點之一,便是文革式叫罵的氾濫。這半年來遭到這種叫罵的人,就有達賴喇嘛、CNN、家樂福、王石、莎朗?斯通、範跑跑等,現在砲轟韓寒,自然也少不了罵街:“潑婦”、“無賴”、“小丑”、“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力。”
我不知道罵韓寒的人所據何在,但就我個人讀過的中國當代作家而言,韓寒應該是極少數具有獨立眼光的青年作家,不但寫小說、賽車,還經常參與公共事件的討論。我喜歡讀他的時政短評,誠實地說出常識,智慧地運用文字,直白、樸素、幽默、辛辣,既輕鬆又過癮。在他的時政短評中,我找不到故作驚人之語。
眾所週知,年少成名的韓寒,是知名度極高的80後作家,其博客的點擊高達一億五千四百萬,中國個人博客點擊率排名第二。這麼高的知名度,如此多的粉絲,有必要靠“語出驚人”來自我炒作嗎?再說了,如果從審美或文學批評的角度看,韓寒對巴、茅、冰的評價,也絕非特立獨行的“語出驚人”,持這種看法的批評家,大有人在。
在八十年代成名的文學研究者和作家之中,能夠說巴、茅、冰“文筆優秀”的人,恐怕不多。專攻中國現當代文學史和從事文學批評的學者,更不可能把三位稱為“巨匠”。比如,北大中文系教授錢理群先生認為:“巴金的文體不算精美圓熟,也許還不屬於那種可供反覆推敲咀嚼的創作。”專攻中國現代文學史的李輝先生說:“巴金的好處在於他的激情,然而,這也正是他的大缺點,他的激情是一種缺乏節制的激情,這注定了他不可能成為大作家,也造成了他的作品思想深度的缺位。”九十年代成名的作家和批評家,我也沒見過誰給予這三位以很高的審美評價。比如,文化批評家張閎先生和文學評論家葛紅兵先生,也認為這三位徒有“文學大師”之名,作家朱文的評價更低:“巴金一錢不值。”比韓寒還韓寒!
我這代讀過中國大學中文系的人,中國現代文學史是必修課,都知道“現代文壇六大家”:魯(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他們六人幾乎佔據了整部現代文學史,但這樣的文學成就排序是政治性的,源於中共的欽定史學和統戰策略。回歸文學本身的審美評價,茅盾的代表作《子夜》是“政治圖解”,只不過比“延安作家”圖解得稍微高明點;冰心的早期“問題小說”大都是觀念先行的產物,她最有名的《寄小讀者》乃現代文學中膚淺抒情的代表,讀不下去,很正常。三人中被捧得最高的巴金,也僅是一位有影響的作家而非文學巨匠。
如果放開眼光,把中國現代文學放入整個世界現代文學中比較,中國現代文學史上就根本沒有“文學巨匠”。僅就漢語文學圈來說,中國現代作家對漢語文學寫作的貢獻,巴金遠不如魯迅、沈從文、老舍、曹禺,甚至不如張愛玲和蕭紅。正如韓寒“文筆很差”的評價,巴金的最大缺陷是文學語言沒有什麼獨創性。他創作了不少長篇小說,但只有代表作《家》還算差強人意,其他長篇大都寫得很爛,拖沓、臃腫、矯情,起碼我在大學時代就讀不下去。即便是《家》的差強人意,也絕非文學語言上的貢獻,而是時代潮流使然。《家》是“青春騷動”的粗糙抒發,迎合了當時新青年的反叛情緒,但表達無克制,文字無美感,只能作為特定時代的社會學文本,但無法作為傳之久遠的文學經典,也就無法給後人以審美的滋養。
所以,在文學獨創性及其傳承的意義上,巴金很難為後人提供創作的借鑒。後毛時代成名的中國作家在談及自己的文學傳承時,更多提到是西方現代作家的影響。至於中國現代作家,經常被提起的是魯迅、老舍、沈從文,卻很少有人提到巴、茅、冰的影響。但在權力至高無上和政治需要優先的當代中國,作家的成就和名聲由權杖來欽定,只要黨國需要,平庸的作家就會變成文學巨匠。當權力造就“名家”變成國人的習慣性思維之後,價值畸形和審美混亂也就成為必然,致使國人對精神產品的低下識別力延續至今。以至于,在巴金去世時的諂媚高潮中,有文人幫助黨國排出了革命文壇的各代旗手:現代旗手是魯迅,毛時代的旗手是郭沫若,後毛時代的旗手是巴金。
六
四以來,由於巴金的沉默讓官權滿意,他便被官權選為文壇“造神運動”的主角。進入新世紀以來,久病的巴金逐漸變成了說不出話、認不清人、手不能動、足不能抬、食不能進、排泄失禁的植物人,但植物人照樣被缺席選為中國政協副主席。巴金過百歲生日時,黨國賜以最高規格的隆重紀念和“人民作家”的最高榮譽,黨國總理溫家寶前往病榻前祝賀,北京、上海和成都三地同時舉行慶祝活動,各地作協派人專程前往上海祝賀。
2005年巴金辭世,黨國要員和一大批文化名流高調稱頌巴金,使文壇“造神”達到高潮。可憐的是,巴金提倡“說真話”,但總是在黨國劃定的範圍內說真話,而絕不說過線的真話。比如,他只在被當局定性為“十年浩劫”的文革上講真話,但在八十年代“清污”和“反自由化”等意識形態整肅運動中,他並沒有講真話;六四後的恐怖政治造成萬馬齊瘖,是最需要說真話的時刻,也是巴金這樣的名流最該說真話的時刻,但巴金卻選擇了“沉默是金”,直到他去世,整整沉默了十六年!
噁心的是,文壇名流們參與“造神”,但他們並不打算響應“神”的召喚。他們紛紛讚美巴金的“說真話”和“自我懺悔”的精神,王蒙等文人更給巴金戴上“一面旗幟”和“世紀良知”的高帽,但他們並不打算用“說真話”和“懺悔”的行動來繼承巴金的遺志。比如,余秋雨稱:巴金“說真話”的遺訓“最重要”,是“這個世紀箴言”;舒乙說:“《隨想錄》是個紀念碑。”然而,余秋雨對自己在文革中的表演,舒乙對自己在文革中批判親爹老舍的大義滅親之舉,至今都毫無懺悔之意,更談不上說真話了,居然還好意思大言不慚。所以,對巴金的無限拔高的悼念,不過是又一次犬儒大表演。
最近,就在社會各界紛紛問責大地震凸顯的中小學豆腐渣工程之時,余秋雨倒是敢為黨國頂雷,說出了轟動一時的“真話”《含淚勸告請願家長》。但他的含淚之勸,是在說黨國想說而未敢說之言,與其說是感同身受的勸說,不如說是居高臨下的指責;與其說是體恤災民的動容,不如說是文化戲子的“鱷魚淚”,其底色不過是奴才式的聰明。
針對巴金去世時中國文壇的犬儒大表演,我的曾寫過《巴金:一面下垂的白旗》,不妨在這裡自我重複一下:以自然生命而論,在黨國欽定的六大文壇“巨匠”中,巴金乃最長壽者。他在黨國的精心護理下,活成中國文壇上第一位百歲泰斗。然而,以文學生命和人格生命而論,六位中最幸運的,倒是死的最早(1936年)的魯迅,他過早的肉體終結成全了其精神長駐。他幸運地沒有趕上“偉大的毛澤東時代”,不必在強制性的思想改造中掙扎,也不必沒完沒了地寫自我羞辱的檢查,更不可能遭遇文革式的羞辱。儘管,魯迅被毛皇帝欽定了“骨頭最硬”之旗手,變成殘酷鬥爭中的打人棍子,但魯迅的亡靈不該為毛澤東的罪惡負責。
其他的五人,郭沫若從“流氓加才子”墮落成最無恥的文人,茅盾由小資加左傾活成圓滑平庸的文壇不倒翁,曹禺由戲劇天才變成懦弱的御用捧艮,老舍作為京味小說大師,先是被奉為“人民作家”,繼而在黨國無義和妻兒無情的夾攻之下,變成了太平湖裡的魚食;最長壽、也享受了最多官方優惠的巴金,由多產作家變成文學上的準植物人。
在此意義上,韓寒僅從審美上說出“文筆很差”的評價,已經是很客氣的態度了。
2008年6月22日於北京家中(《觀察》2008年6月23日)
韓寒評“大師”已經很客氣了
來源:觀察
韓寒和陳丹青的對話,論及中國現代作家,韓寒說:“茅盾、老舍文筆很差”,“冰心的完全沒法看。”後來,韓寒承認提老舍是口誤,他想說的是陳丹青提到的巴金。
就這麼幾句大實話,居然惹怒了眾多國人,加上媒體的炒作,變成了“韓寒再次語出驚人,砲轟眾多文學大師!”接踵而來的是上綱上線的砲轟韓寒。
嚴肅點兒的評論,指責韓寒“侮辱大師,顛覆大師,向大師潑污水。”但這些人卻說不出“文筆很差”的評價錯在哪兒,也說不出這幾位大師的文筆好在哪兒。
國人愛作誅心之論,自古皆然,當代尤甚。指責韓寒,也必定要用上,無非是“名利”二字。他們說:韓寒一貫標榜“特立獨行”,經常“語出驚人”,實際上是自我炒作。他這次“站在文學大師的肩膀上撒潑,當然可以賺足眼球,甚至也完全可以賺來銀子”。
自從網評在中國風靡以來,其醒目的特點之一,便是文革式叫罵的氾濫。這半年來遭到這種叫罵的人,就有達賴喇嘛、CNN、家樂福、王石、莎朗?斯通、範跑跑等,現在砲轟韓寒,自然也少不了罵街:“潑婦”、“無賴”、“小丑”、“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力。”
我不知道罵韓寒的人所據何在,但就我個人讀過的中國當代作家而言,韓寒應該是極少數具有獨立眼光的青年作家,不但寫小說、賽車,還經常參與公共事件的討論。我喜歡讀他的時政短評,誠實地說出常識,智慧地運用文字,直白、樸素、幽默、辛辣,既輕鬆又過癮。在他的時政短評中,我找不到故作驚人之語。
眾所週知,年少成名的韓寒,是知名度極高的80後作家,其博客的點擊高達一億五千四百萬,中國個人博客點擊率排名第二。這麼高的知名度,如此多的粉絲,有必要靠“語出驚人”來自我炒作嗎?再說了,如果從審美或文學批評的角度看,韓寒對巴、茅、冰的評價,也絕非特立獨行的“語出驚人”,持這種看法的批評家,大有人在。
在八十年代成名的文學研究者和作家之中,能夠說巴、茅、冰“文筆優秀”的人,恐怕不多。專攻中國現當代文學史和從事文學批評的學者,更不可能把三位稱為“巨匠”。比如,北大中文系教授錢理群先生認為:“巴金的文體不算精美圓熟,也許還不屬於那種可供反覆推敲咀嚼的創作。”專攻中國現代文學史的李輝先生說:“巴金的好處在於他的激情,然而,這也正是他的大缺點,他的激情是一種缺乏節制的激情,這注定了他不可能成為大作家,也造成了他的作品思想深度的缺位。”九十年代成名的作家和批評家,我也沒見過誰給予這三位以很高的審美評價。比如,文化批評家張閎先生和文學評論家葛紅兵先生,也認為這三位徒有“文學大師”之名,作家朱文的評價更低:“巴金一錢不值。”比韓寒還韓寒!
我這代讀過中國大學中文系的人,中國現代文學史是必修課,都知道“現代文壇六大家”:魯(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他們六人幾乎佔據了整部現代文學史,但這樣的文學成就排序是政治性的,源於中共的欽定史學和統戰策略。回歸文學本身的審美評價,茅盾的代表作《子夜》是“政治圖解”,只不過比“延安作家”圖解得稍微高明點;冰心的早期“問題小說”大都是觀念先行的產物,她最有名的《寄小讀者》乃現代文學中膚淺抒情的代表,讀不下去,很正常。三人中被捧得最高的巴金,也僅是一位有影響的作家而非文學巨匠。
如果放開眼光,把中國現代文學放入整個世界現代文學中比較,中國現代文學史上就根本沒有“文學巨匠”。僅就漢語文學圈來說,中國現代作家對漢語文學寫作的貢獻,巴金遠不如魯迅、沈從文、老舍、曹禺,甚至不如張愛玲和蕭紅。正如韓寒“文筆很差”的評價,巴金的最大缺陷是文學語言沒有什麼獨創性。他創作了不少長篇小說,但只有代表作《家》還算差強人意,其他長篇大都寫得很爛,拖沓、臃腫、矯情,起碼我在大學時代就讀不下去。即便是《家》的差強人意,也絕非文學語言上的貢獻,而是時代潮流使然。《家》是“青春騷動”的粗糙抒發,迎合了當時新青年的反叛情緒,但表達無克制,文字無美感,只能作為特定時代的社會學文本,但無法作為傳之久遠的文學經典,也就無法給後人以審美的滋養。
所以,在文學獨創性及其傳承的意義上,巴金很難為後人提供創作的借鑒。後毛時代成名的中國作家在談及自己的文學傳承時,更多提到是西方現代作家的影響。至於中國現代作家,經常被提起的是魯迅、老舍、沈從文,卻很少有人提到巴、茅、冰的影響。但在權力至高無上和政治需要優先的當代中國,作家的成就和名聲由權杖來欽定,只要黨國需要,平庸的作家就會變成文學巨匠。當權力造就“名家”變成國人的習慣性思維之後,價值畸形和審美混亂也就成為必然,致使國人對精神產品的低下識別力延續至今。以至于,在巴金去世時的諂媚高潮中,有文人幫助黨國排出了革命文壇的各代旗手:現代旗手是魯迅,毛時代的旗手是郭沫若,後毛時代的旗手是巴金。
六
四以來,由於巴金的沉默讓官權滿意,他便被官權選為文壇“造神運動”的主角。進入新世紀以來,久病的巴金逐漸變成了說不出話、認不清人、手不能動、足不能抬、食不能進、排泄失禁的植物人,但植物人照樣被缺席選為中國政協副主席。巴金過百歲生日時,黨國賜以最高規格的隆重紀念和“人民作家”的最高榮譽,黨國總理溫家寶前往病榻前祝賀,北京、上海和成都三地同時舉行慶祝活動,各地作協派人專程前往上海祝賀。
2005年巴金辭世,黨國要員和一大批文化名流高調稱頌巴金,使文壇“造神”達到高潮。可憐的是,巴金提倡“說真話”,但總是在黨國劃定的範圍內說真話,而絕不說過線的真話。比如,他只在被當局定性為“十年浩劫”的文革上講真話,但在八十年代“清污”和“反自由化”等意識形態整肅運動中,他並沒有講真話;六四後的恐怖政治造成萬馬齊瘖,是最需要說真話的時刻,也是巴金這樣的名流最該說真話的時刻,但巴金卻選擇了“沉默是金”,直到他去世,整整沉默了十六年!
噁心的是,文壇名流們參與“造神”,但他們並不打算響應“神”的召喚。他們紛紛讚美巴金的“說真話”和“自我懺悔”的精神,王蒙等文人更給巴金戴上“一面旗幟”和“世紀良知”的高帽,但他們並不打算用“說真話”和“懺悔”的行動來繼承巴金的遺志。比如,余秋雨稱:巴金“說真話”的遺訓“最重要”,是“這個世紀箴言”;舒乙說:“《隨想錄》是個紀念碑。”然而,余秋雨對自己在文革中的表演,舒乙對自己在文革中批判親爹老舍的大義滅親之舉,至今都毫無懺悔之意,更談不上說真話了,居然還好意思大言不慚。所以,對巴金的無限拔高的悼念,不過是又一次犬儒大表演。
最近,就在社會各界紛紛問責大地震凸顯的中小學豆腐渣工程之時,余秋雨倒是敢為黨國頂雷,說出了轟動一時的“真話”《含淚勸告請願家長》。但他的含淚之勸,是在說黨國想說而未敢說之言,與其說是感同身受的勸說,不如說是居高臨下的指責;與其說是體恤災民的動容,不如說是文化戲子的“鱷魚淚”,其底色不過是奴才式的聰明。
針對巴金去世時中國文壇的犬儒大表演,我的曾寫過《巴金:一面下垂的白旗》,不妨在這裡自我重複一下:以自然生命而論,在黨國欽定的六大文壇“巨匠”中,巴金乃最長壽者。他在黨國的精心護理下,活成中國文壇上第一位百歲泰斗。然而,以文學生命和人格生命而論,六位中最幸運的,倒是死的最早(1936年)的魯迅,他過早的肉體終結成全了其精神長駐。他幸運地沒有趕上“偉大的毛澤東時代”,不必在強制性的思想改造中掙扎,也不必沒完沒了地寫自我羞辱的檢查,更不可能遭遇文革式的羞辱。儘管,魯迅被毛皇帝欽定了“骨頭最硬”之旗手,變成殘酷鬥爭中的打人棍子,但魯迅的亡靈不該為毛澤東的罪惡負責。
其他的五人,郭沫若從“流氓加才子”墮落成最無恥的文人,茅盾由小資加左傾活成圓滑平庸的文壇不倒翁,曹禺由戲劇天才變成懦弱的御用捧艮,老舍作為京味小說大師,先是被奉為“人民作家”,繼而在黨國無義和妻兒無情的夾攻之下,變成了太平湖裡的魚食;最長壽、也享受了最多官方優惠的巴金,由多產作家變成文學上的準植物人。
在此意義上,韓寒僅從審美上說出“文筆很差”的評價,已經是很客氣的態度了。
2008年6月22日於北京家中(《觀察》2008年6月23日)

- dxxdmd
- 2012/12/27 20:30:14
不是韩寒水平太高,而是反对他的人水平太低。那么高水平的哪里去了?和韩寒同年代的人还没有长成,老一辈的大家们不会去招惹韩寒及其粉丝。

- 夏の天
- 2012/12/28 9:01:14
一个人总有盛有衰~
人们总是喜欢这样,盛的时候对其加以吹捧,
衰的时候一帮子将其打死~
要评价一个人,我们不该只就他的某一时某一事作出判断~
应该观其一生对社会的影响及其人生价值~
唐玄宗晚年发生过安史之乱
但我们却不能因此说他是个昏君暴徒
乾隆帝晚年政治腐败
我们也不应就此就否定之前的康乾盛世
毛主席晚年更是发动了文化大革命
难道我们就应不称他为我们的伟大领袖了吗?
鲁郭茅巴老曹以及其他中国近现代为我们所熟知的文学家们
韩寒说他的一部《三重门》近五十年无人可超过
他应再重读一下那些文豪们的作品
重读读他们的人生和经历
也许许多年后
他才会读懂些什么~
人们总是喜欢这样,盛的时候对其加以吹捧,
衰的时候一帮子将其打死~
要评价一个人,我们不该只就他的某一时某一事作出判断~
应该观其一生对社会的影响及其人生价值~
唐玄宗晚年发生过安史之乱
但我们却不能因此说他是个昏君暴徒
乾隆帝晚年政治腐败
我们也不应就此就否定之前的康乾盛世
毛主席晚年更是发动了文化大革命
难道我们就应不称他为我们的伟大领袖了吗?
鲁郭茅巴老曹以及其他中国近现代为我们所熟知的文学家们
韩寒说他的一部《三重门》近五十年无人可超过
他应再重读一下那些文豪们的作品
重读读他们的人生和经历
也许许多年后
他才会读懂些什么~

- VSA95
- 2012/12/28 21:56:13
这篇东东之前看过了。
家春秋我没看全,因为实在太闷。说这是巴金的代表作实在是抬举,我是觉得巴金的描写景物的短文更为有趣一点的。《小鸟天堂》、《灯》、《海上的日出》、《星的山》,我没记错名字吧?
我又找个比喻来说说。
一个画家出名了,他的画卖很贵,事实上是不是他每幅画都画得那么好?画贵固然有炒作成份。但要给人炒作,他必须先有一幅拿得出来见人的作品。不是人家被称作“神”了就去崇拜,百姓还是认字的。
“在此意義上,韓寒僅從審美上說出“文筆很差”的評價,已經是很客氣的態度了。”这已经说明,这位作者对巴金的评价已经跳出了文学的框框,已经跑题了。就算巴金是十恶不赦也好、投敌叛国也好,这与他的文笔好与不好已经无关了。
家春秋我没看全,因为实在太闷。说这是巴金的代表作实在是抬举,我是觉得巴金的描写景物的短文更为有趣一点的。《小鸟天堂》、《灯》、《海上的日出》、《星的山》,我没记错名字吧?
我又找个比喻来说说。
一个画家出名了,他的画卖很贵,事实上是不是他每幅画都画得那么好?画贵固然有炒作成份。但要给人炒作,他必须先有一幅拿得出来见人的作品。不是人家被称作“神”了就去崇拜,百姓还是认字的。
“在此意義上,韓寒僅從審美上說出“文筆很差”的評價,已經是很客氣的態度了。”这已经说明,这位作者对巴金的评价已经跳出了文学的框框,已经跑题了。就算巴金是十恶不赦也好、投敌叛国也好,这与他的文笔好与不好已经无关了。

- 茹正湖
- 2012/12/29 13:44:41
长篇小说,方能体现一个作者的忠实水平

- 张老师
- 2012/12/30 1:00:51
不是客气不客气,客观不客观的问题,而是老借别人来炒作自己的伎俩可不可笑的问题

- erong00
- 2012/12/30 22:50:51
"魯(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
都没读过~
光看笔名就不想读了~~
另更正3楼安史之乱不是发生在太宗时期~
都没读过~
光看笔名就不想读了~~
另更正3楼安史之乱不是发生在太宗时期~

- kevinxu
- 2012/12/31 5:08:33
不好意思,打错了~

- 那那林
- 2013/1/1 1:00:04
繁体字看得真费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