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望的爱情观——读安妮宝贝

- luxin LV.排长
- 2012/6/19 4:42:58
《八月未央》、《彼岸花》......
看似很优美的名字,但是里面却诉说着许多女人,不应该是一个女人,她的爱情观和爱情史。
最先接触安妮宝贝的作品,无意在图书馆的角落里发现了《清醒纪》。近来想看点散文的东西,刺激自己的神经。于是在书架一个不起眼的地方看到了这个美丽的名字,吸引了我的注意。咋一看,很新鲜,窘于郭敬明的细腻优美,不同韩寒的笔锋尖锐,文字里面尽是悲伤,对生活的绝望,对爱情的不信任。
后来连续把她的其他作品也看了,明白了她是一个追求物质享受的女人,喜欢买很多奢侈的东西满足自己的欲望,然后喜欢赤脚走路或穿草鞋,不喜欢停留在一个地方,因为久了便失去了原来的那种美,就如她的爱情。
为了爱,义无反顾地千里迢迢来到陌生的地方跟他在一起,当她觉得自己已经不能忍受如此的生活时,依然拿起那个行李箱,走了。她不认为女人的一生只停留在一个男人的身上,相反,女人可以有很多个男人,只要你喜欢的。
绝望,多么可怕的一个词。爱情都已经如此般灰暗,那生活更如死水般的混浊。
但是,我希望现实中的我们可以有更积极的爱情观念,我们从来都赞叹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可爱情的结局不应该是死。
看似很优美的名字,但是里面却诉说着许多女人,不应该是一个女人,她的爱情观和爱情史。
最先接触安妮宝贝的作品,无意在图书馆的角落里发现了《清醒纪》。近来想看点散文的东西,刺激自己的神经。于是在书架一个不起眼的地方看到了这个美丽的名字,吸引了我的注意。咋一看,很新鲜,窘于郭敬明的细腻优美,不同韩寒的笔锋尖锐,文字里面尽是悲伤,对生活的绝望,对爱情的不信任。
后来连续把她的其他作品也看了,明白了她是一个追求物质享受的女人,喜欢买很多奢侈的东西满足自己的欲望,然后喜欢赤脚走路或穿草鞋,不喜欢停留在一个地方,因为久了便失去了原来的那种美,就如她的爱情。
为了爱,义无反顾地千里迢迢来到陌生的地方跟他在一起,当她觉得自己已经不能忍受如此的生活时,依然拿起那个行李箱,走了。她不认为女人的一生只停留在一个男人的身上,相反,女人可以有很多个男人,只要你喜欢的。
绝望,多么可怕的一个词。爱情都已经如此般灰暗,那生活更如死水般的混浊。
但是,我希望现实中的我们可以有更积极的爱情观念,我们从来都赞叹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可爱情的结局不应该是死。

- xufeng
- 2012/6/19 12:28:06
安妮,令人心疼的女子。
没有人愿意对生活绝望,没有人愿意怀疑爱情……
没有人愿意对生活绝望,没有人愿意怀疑爱情……

- qdsj
- 2012/6/19 20:56:03
现在不想看她的作品了,因为我想开心些

- penglaicao
- 2012/6/20 18:35:47
有人在这说安妮,那我也来插几句。。。。我眼中的安妮是怎样的。。。
解读安妮宝贝的忧郁
有一名女作家,安妮宝贝,她以忧郁气质进行渲染创作,以自己的文字养活自己的灵魂。从一名网络写手到一名真正的作家,她写出了许多有名的小说,以灰色的忧郁为主题,流传广泛,影响了许多年轻读者和文学爱好者。在这过程中,最富有感染力和深刻吸引力的,除了她超灵气的文字表达之外,无疑,更是她那无可超脱的忧郁气质,淡淡的忧郁解说一种不可磨灭的哀愁。
人品,现实中的形象
从安妮宝贝的多部小说中刻画的女主人公形象,可以大概推测出她一个现实中的原型和一些爱好。消瘦淡然,神情静默,苍白的脸颊,喜欢素面朝天,自然脱俗,偶尔在一些重要的场合会化淡妆;穿白色的棉布裙子,里面套黑色蕾丝的文胸,喜欢在咖啡店里喝双份ESPRESSO,赤脚走在地板上,给自己买新款香水和粗布裤子;有沧桑的经历,无以忘怀,有思想,却想要安分生活,没有争夺,没有背叛和伤害;潜意识里深藏着浓重的忧愁,没有明确的方向和强烈的追求,内心一块触动的伤痕是她的禁区,也是灵气的来源。这是一个沉浸在忧愁和伤痛中的女孩,她的灵魂沾染了过多的伤感,头顶萦绕着灰色的烟雾,挥散不开。她将忧伤倾泄在文字中,出卖自己沉寂的灵魂,以期减轻压抑、唤醒不识人间忧愁的人学会懂得珍惜现有的一切,同时借以养活妥协的肉体。
她用若隐若现的充满灵性的文字勾画的世界,是夜幕下的一片茫茫大海,混乱而迷茫,虽然有闪烁的灯塔在前方昭示,但仍让人不可捉摸,在擦身之间,产生无数飘忽的幻觉。这正是源于她本人深邃难懂,浮躁的时代给了她一颗敏感多思的心,将空旷的心灵对虚浮空泛的现实的感悟,隐藏在变化万端的文字里,让人无法摸透。文学中有,“人品即文品”的说法,从她文品的字里行间可以看出,安妮是个喜欢独处的安静人,极少出门,不喜欢热闹,偶尔出去散步,缺少倾诉对象,是一个寂寞而孤独地活在黑夜中的灵魂。
文品,小说中的忧郁
安妮宝贝的小说中常以一个女孩的感情经历为主线,一再表现出其阴暗的一面,悲中含忧,忧中带郁,将一些日常生活中潜心观察的微小细节点染入行,作为故事的细胞,以夭折的凄美爱情,作为故事的肢体,以忧愁的思绪,作为故事的灵气,感人于无形之中。成名的《告别薇安》和《无处告别》等许多作品都是如此,主人公的名字多次出现林和乔,相信这两人对她现实中的影响一定很大,留下不可磨灭的影子。平淡凄迷的爱情生活,在一步步走向颓废时,让人看清在纸醉金迷的世界里,没有一处是纯洁天然的,即使灵魂的爱恋,也容易毁于旦夕之间。脆弱的爱,经不起一点打击和波折,一不留意,爱就变了。每个人在丧失梦想和纯真的爱后步入沉沦,用麻木演绎自己生命中短暂的一出悲剧,在生命完结的时候,幡然醒悟过来,只是一场幻觉。安妮宝贝在故事中一次次演绎这场幻灭,就是为了让人早日醒悟,莫到临死时后悔万分。
安妮的作品中暗含的忧郁气质,浓缩着化不开的深情和忧愁,扣人心弦,催人泪下,是否遗传的性格使然,无法改变她多愁善感的个性?悲秋伤春,睹物思情,是人的天性,只是安妮的这种天性更深更浓,潜藏在她的心底,一丝一丝往外流,如泉水一般,找到了出口就渗出来。加之生长在纷扰不宁的环境中,感触许多非常人所能感悟的,让她的忧郁在泥土中有了滋养的水分,可以发芽,开花,结果。因而,这种独特的气质在她的作品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导致她的作品有如她心灵一般的个性,独一无二,不可替代。她将对人生的感悟转化为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表达她对人生,对未来,对社会,对爱情的一种怀疑,忧虑。对生活失去信心,对爱情恐惧,对未来没有方向,令她陷入一种自我逼问的盲区,使她退到城市的边缘,一个人去静静思考,慢慢唤醒冷却的激情,重新审视生活,不再以天真的眼光观看一切,以破灭的幻觉去呼吁他人,不要沉迷于不可实现的幻觉。在她的作品中,有摆脱现状的欲望,可许多无法改变的因素影响了她,深重的忧郁占据她的心房,让她无力反抗,于是她只得徘徊在忧郁之间。
心理学解读
在心理学上,因为个人原因或环境影响,气质是可以培养和慢慢改变的,经过潜移默化的熏染,忧郁的神韵可以蔓延。在文学上,个人气质和品位是一种创作风格,独特气质的形成过程是经过长时间、大量作品的创作而培养出来的,集中反应在字里行间,力透纸背,都是血与泪的所思所感的见证。不同的气质,造出不同的人,流出不同的液体,创作出不同的作品,正因为这样,文化才能多样化,才会有多彩的文学,丰富的生活。当一个人的作品风格有所改变,通常是因为作者的心境或环境有了相应的变化,而人的气质或心里是受着周围环境或个人变故而影响的。文学史上有愤怒出诗人,失意出作家。司马迁含愤著《史记》,曹雪芹家败人散而著《红楼梦》,鲁迅“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而著《阿Q正传》,等等,都是如此。
单从安妮宝贝的作品中研究,不难发现她过人的忧郁气质,那种从骨髓里透出来的灰色的迷雾,散发着迷人的气息,她的灵魂就在迷雾中起舞,演绎她的幻觉。无可否认,模仿与单纯的虚构想象是无法如此传神逼真的展示一种与生俱来的特性。的确,安妮宝贝是忧郁的才女,并将其忧郁完全散发出来,覆盖一片天空,其中隐藏了她不易察觉的心理特点和气质。也许安妮的具有双重性格,以乐观快乐的心态生活,以悲观失意的心态写作,借此抒发她郁积之气。当然不能完全排除安妮本身是积极向上的阳光型的性格,但在夜深人静时,沉思说遇到的挫折、失意、伤感,她会泪流满面,情不自禁,在无法发泄时,她找到了贴心的文字,用忧郁去书写她的心情。
所以,可以说,安妮宝贝的问世是偶然中的必然,是不幸的家庭养出的奇葩,是几千年情感压抑的爆发,是社会变体的产物。这种郁积了几千年的忧郁,沉重地压在安妮身上,让她喘不过气来,只能活在阴森的夜里,独自排遣,借助文字,畅所欲言,将这种忧郁散发出来,唤醒沉睡的众人。悲伤的忧郁,安妮宝贝愿意一个人独担,她不愿这份苦让他人难受,她愿意扛起这面抒发忧郁的大旗,为世人诉说另一个世界的声音。这不得不说,她的这种为人精神是伟大的。
解读安妮宝贝的忧郁
有一名女作家,安妮宝贝,她以忧郁气质进行渲染创作,以自己的文字养活自己的灵魂。从一名网络写手到一名真正的作家,她写出了许多有名的小说,以灰色的忧郁为主题,流传广泛,影响了许多年轻读者和文学爱好者。在这过程中,最富有感染力和深刻吸引力的,除了她超灵气的文字表达之外,无疑,更是她那无可超脱的忧郁气质,淡淡的忧郁解说一种不可磨灭的哀愁。
人品,现实中的形象
从安妮宝贝的多部小说中刻画的女主人公形象,可以大概推测出她一个现实中的原型和一些爱好。消瘦淡然,神情静默,苍白的脸颊,喜欢素面朝天,自然脱俗,偶尔在一些重要的场合会化淡妆;穿白色的棉布裙子,里面套黑色蕾丝的文胸,喜欢在咖啡店里喝双份ESPRESSO,赤脚走在地板上,给自己买新款香水和粗布裤子;有沧桑的经历,无以忘怀,有思想,却想要安分生活,没有争夺,没有背叛和伤害;潜意识里深藏着浓重的忧愁,没有明确的方向和强烈的追求,内心一块触动的伤痕是她的禁区,也是灵气的来源。这是一个沉浸在忧愁和伤痛中的女孩,她的灵魂沾染了过多的伤感,头顶萦绕着灰色的烟雾,挥散不开。她将忧伤倾泄在文字中,出卖自己沉寂的灵魂,以期减轻压抑、唤醒不识人间忧愁的人学会懂得珍惜现有的一切,同时借以养活妥协的肉体。
她用若隐若现的充满灵性的文字勾画的世界,是夜幕下的一片茫茫大海,混乱而迷茫,虽然有闪烁的灯塔在前方昭示,但仍让人不可捉摸,在擦身之间,产生无数飘忽的幻觉。这正是源于她本人深邃难懂,浮躁的时代给了她一颗敏感多思的心,将空旷的心灵对虚浮空泛的现实的感悟,隐藏在变化万端的文字里,让人无法摸透。文学中有,“人品即文品”的说法,从她文品的字里行间可以看出,安妮是个喜欢独处的安静人,极少出门,不喜欢热闹,偶尔出去散步,缺少倾诉对象,是一个寂寞而孤独地活在黑夜中的灵魂。
文品,小说中的忧郁
安妮宝贝的小说中常以一个女孩的感情经历为主线,一再表现出其阴暗的一面,悲中含忧,忧中带郁,将一些日常生活中潜心观察的微小细节点染入行,作为故事的细胞,以夭折的凄美爱情,作为故事的肢体,以忧愁的思绪,作为故事的灵气,感人于无形之中。成名的《告别薇安》和《无处告别》等许多作品都是如此,主人公的名字多次出现林和乔,相信这两人对她现实中的影响一定很大,留下不可磨灭的影子。平淡凄迷的爱情生活,在一步步走向颓废时,让人看清在纸醉金迷的世界里,没有一处是纯洁天然的,即使灵魂的爱恋,也容易毁于旦夕之间。脆弱的爱,经不起一点打击和波折,一不留意,爱就变了。每个人在丧失梦想和纯真的爱后步入沉沦,用麻木演绎自己生命中短暂的一出悲剧,在生命完结的时候,幡然醒悟过来,只是一场幻觉。安妮宝贝在故事中一次次演绎这场幻灭,就是为了让人早日醒悟,莫到临死时后悔万分。
安妮的作品中暗含的忧郁气质,浓缩着化不开的深情和忧愁,扣人心弦,催人泪下,是否遗传的性格使然,无法改变她多愁善感的个性?悲秋伤春,睹物思情,是人的天性,只是安妮的这种天性更深更浓,潜藏在她的心底,一丝一丝往外流,如泉水一般,找到了出口就渗出来。加之生长在纷扰不宁的环境中,感触许多非常人所能感悟的,让她的忧郁在泥土中有了滋养的水分,可以发芽,开花,结果。因而,这种独特的气质在她的作品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导致她的作品有如她心灵一般的个性,独一无二,不可替代。她将对人生的感悟转化为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表达她对人生,对未来,对社会,对爱情的一种怀疑,忧虑。对生活失去信心,对爱情恐惧,对未来没有方向,令她陷入一种自我逼问的盲区,使她退到城市的边缘,一个人去静静思考,慢慢唤醒冷却的激情,重新审视生活,不再以天真的眼光观看一切,以破灭的幻觉去呼吁他人,不要沉迷于不可实现的幻觉。在她的作品中,有摆脱现状的欲望,可许多无法改变的因素影响了她,深重的忧郁占据她的心房,让她无力反抗,于是她只得徘徊在忧郁之间。
心理学解读
在心理学上,因为个人原因或环境影响,气质是可以培养和慢慢改变的,经过潜移默化的熏染,忧郁的神韵可以蔓延。在文学上,个人气质和品位是一种创作风格,独特气质的形成过程是经过长时间、大量作品的创作而培养出来的,集中反应在字里行间,力透纸背,都是血与泪的所思所感的见证。不同的气质,造出不同的人,流出不同的液体,创作出不同的作品,正因为这样,文化才能多样化,才会有多彩的文学,丰富的生活。当一个人的作品风格有所改变,通常是因为作者的心境或环境有了相应的变化,而人的气质或心里是受着周围环境或个人变故而影响的。文学史上有愤怒出诗人,失意出作家。司马迁含愤著《史记》,曹雪芹家败人散而著《红楼梦》,鲁迅“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而著《阿Q正传》,等等,都是如此。
单从安妮宝贝的作品中研究,不难发现她过人的忧郁气质,那种从骨髓里透出来的灰色的迷雾,散发着迷人的气息,她的灵魂就在迷雾中起舞,演绎她的幻觉。无可否认,模仿与单纯的虚构想象是无法如此传神逼真的展示一种与生俱来的特性。的确,安妮宝贝是忧郁的才女,并将其忧郁完全散发出来,覆盖一片天空,其中隐藏了她不易察觉的心理特点和气质。也许安妮的具有双重性格,以乐观快乐的心态生活,以悲观失意的心态写作,借此抒发她郁积之气。当然不能完全排除安妮本身是积极向上的阳光型的性格,但在夜深人静时,沉思说遇到的挫折、失意、伤感,她会泪流满面,情不自禁,在无法发泄时,她找到了贴心的文字,用忧郁去书写她的心情。
所以,可以说,安妮宝贝的问世是偶然中的必然,是不幸的家庭养出的奇葩,是几千年情感压抑的爆发,是社会变体的产物。这种郁积了几千年的忧郁,沉重地压在安妮身上,让她喘不过气来,只能活在阴森的夜里,独自排遣,借助文字,畅所欲言,将这种忧郁散发出来,唤醒沉睡的众人。悲伤的忧郁,安妮宝贝愿意一个人独担,她不愿这份苦让他人难受,她愿意扛起这面抒发忧郁的大旗,为世人诉说另一个世界的声音。这不得不说,她的这种为人精神是伟大的。

- zq1548
- 2012/6/21 9:05:16
文章基本是现实有些相反的,我们可以狂妄,但是显示中我们安分得像绵羊。
安妮,一个有些胖的女生,写作的时候还会抽烟……
难想象
安妮,一个有些胖的女生,写作的时候还会抽烟……
难想象

- 我的苹果园
- 2012/6/22 2:02:28
文章基本是现实有些相反的,我们可以狂妄,但是显示中我们安分得像绵羊。
安妮,一个有些胖的女生,写作的时候还会抽烟……
难想象
连这些都知道,看来冷气比我们都熟悉安妮,甚至她的用文字虚构的身体。。
看相片,她似乎不胖。。。不知你说哪里。。。

- 梦中有你
- 2012/6/22 12:33:28
当然这胖字有其他意思,可以琢磨出很多……
但是,我很少很少看她的文章……
怕看了自己会郁郁而终的
但是,我很少很少看她的文章……
怕看了自己会郁郁而终的

- 奶油聒心
- 2012/6/23 4:32:11
曾经我模仿过安妮的文字,只是,我发现即使我把故事想得如何悲观,心情如何忧伤甚至绝望。。
我的文字都会慢慢透露出希望的情绪。没有办法,我想,我本不是那类人。。
不敢看太多她的文字,和冷气一起,怕。
看多了,也就觉得没有太多意思了。没有继续看下去的欲望。。。
偶尔看看,还是不错的。。
我的文字都会慢慢透露出希望的情绪。没有办法,我想,我本不是那类人。。
不敢看太多她的文字,和冷气一起,怕。
看多了,也就觉得没有太多意思了。没有继续看下去的欲望。。。
偶尔看看,还是不错的。。

- dongsen
- 2012/6/23 20:20:39
冷的文字太多了,貌似我一直接触,
难怪我叫冷气了
偶然见见阳光也是不错的选择
难怪我叫冷气了
偶然见见阳光也是不错的选择

- 吴华秀
- 2012/6/24 7:20:53
冷气,我觉得你本应该朝向太阳
但,小心被太强烈的阳光融化掉。。。
但,小心被太强烈的阳光融化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