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随想
  • 浏览:708 评论:3 人
  • 室友感冒了,早早地躺在了床上,换来了我们室早早地有了一个安静的环境。行云流水般的击键速度对我来说已是小事,但缺少了写作的心思而很少落笔畅抒。不知道为什么学校这个学期开始,论坛在1点附近就关闭了,也许学校的出发点是为了我们着想,却让我这样的夜猫子失去了很多创造的时间。

          2007年对于中国来说,是一个很有趣的一年,牛气冲天的股市让中国神了起来,而牛气在最后的两个月才有所回落,股神的传说满天飞也满足了中国近年来炽热的成功学。似乎对钱的崇拜被奉为成功的唯一标准,而各位成功学家都纷纷搬出了自己或者古圣的例子“激励”着我们,崇尚人地胜天的我们似乎忘记了风险和概率的估计。一个个成功例子好像昭示着只要按这样的方式努力就可以获得了成功,我们也仿佛得到了成功的秘诀似地去追捧着,然而成功论的所谓1%的运气确实99%的人都很难遇上的,不成功的人往往缺乏的不是努力或者方向,也许只是那么一点点地运气,而我们却是要把不可能人为的东西看作理所当然了。一种乐安天命的态度往往被人指着成无上进心,然而人只可能谋事,不可能成事,运气就如赤壁之战的那阵东风-可遇不可求,而我们为什么不能暂时放下进攻的念头而等待这阵东风呢?

          对感恩的讨论也是今年的一个热门话题,被助学生因为所谓的不感恩而被撤销资助资格,而后来被暴露的局长女儿更让事情峰回路转。中国的形式主义此刻可谓发挥到家了,感恩不是歌功颂德,感恩信不是为了拍马屁而写的,作为一个被资助的学生根本没有任何写信感恩的需要。第一就是写了没有用,社会的竞争如斯激烈,他们的未来是一个未知之数,写出任何发奋之辞不过是一张期票,有用吗?第二不该写,感恩不是歌功颂德,没有必要把别人的恩惠挂在嘴边,而是记在心中,写出所谓的感恩之辞不过是一种为了个人的对声望的渴求,与感恩的理念相悖。再是局长的女儿收资助,这只能说中国的形式主义是做到极点了,只要满足了形式根本不管实际,做人如此做事如此。。我们到底还要形式到何时?

          广州最近的一件对肇事司机“轻判”的案例也引起了肖然大波,我只能对中国的媒体写出“佩服得五体投地”,把报道都描写到所有人都认为的思想逻辑上,而营造出一种为了不负责任而把人活活砸死的形象。幸好广州的法律体系还能抵受得住,没有所谓的“不杀不足以平民愤”之类的大义言辞。我们似乎很想看到人身败名裂似的,一个人一旦有什么错误就像不可饶恕似地被大家审批,番茄鸡蛋是少不了的,无论对当事人是否有过了解都好,凑这份热闹倒像是必要的。把一个人的无限放大来找缺点是很容易的,因为我们的标准是圣人的标准,而且我们都是置身事外的。

          夜深了,轻轻地按上一文。



    感冒常有,而安静不常有.
    越稀有越显珍贵.
    呵,不是有首歌叫感恩的心吗
    唱的响亮,做的也要漂亮.
    中国人讲究内外兼修,德才兼备.
    可惜这样的人实际上真实中是比较少的.
    因为还没来得及修成,就往往如LZ所说被砸鸡蛋扔番茄了.
    番茄鸡蛋活生生地都有股怪味,闻者退避,见者绕道.
    初冬呵~
    需要像牛市那样风风火火地积聚热量
    往前冲啊!杀啊!砍啊!
    奋逗着呢!


    对几件热事的点评蛮有自我特色的。。。。让人耳目一新。。
    有时猪油蒙了心,人会控制不住自己,即使明知是错,也会一错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