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文和《太阳照常升起》之我见
  • 浏览:131 评论:7 人
  • 怀着由衷的期待与些许莫名的不安观看了姜文的新片《太阳照常升起》。
          由衷的期待,是因为姜文之前导演的两部影片感动震撼了我。
    姜文导游的第一部影片是《阳光灿烂的日子》。该片主要讲述文革时期一群北京孩子的成长历程,并将几位少年成长时的活跃、叛逆、冲动、欲望开放舒畅的展现出来,展现了一个意象丰富、意味深长的“社会—个人”、“文化—心理”图景。许多人观看此片后表示,即使自己没有这样的经历,但在影片中都看到了自己的影子。这是姜文的导游功力,率性独特,激情四溢!
          他的另一部是《鬼子来了》,该片虽然在2000年在戛纳影展获评审团大奖,但在国内,至今仍被禁映,影片用简单的黑白影像风格,黑色幽默的方式处理,非同以往主旋律的人物塑造,描述在抗日战争时期,挂甲台的村民们因处置两名日军俘虏而引发的悲剧,充分表达了自己对那场战争里人的生存状态以及对农民劣根性的深刻揭露。
          但我些许的不安,则是因为知道《太阳照常升起》高调出征威尼斯电影节却颗粒未收的新闻后引起的。内心多少有些担心7年再未导游电影的姜文的功力是否有些倒退。但正是黄秋生所说,不获奖不代表影片本身质量不行。所以我也抛下了些许的不安,认真观看此片起来。
          观后的第一个感受则是,该片气氛壮美、奇幻、醉人,让人陶醉,场景有若诗一般的美丽宁静,有那呼啸而过的火车,那遍地怒放的鲜花,那载歌载舞的人群,那冉冉升起的红日,还有那屹立群山之巅,刺破苍穹的惊魂一枪??????感觉、冲击力十足,这是一种技巧,一种特色,是一种风格上的选择。网上有评论说:“《太阳》传递的是情绪,是状态,是姜文主观的表达,是姜文内心情感的尽情宣泄,是充满象征意境、纵横交错的故事。”
          但我必须坦白承认,《太阳照常升起》这部电影我没有看懂,大约猜到影片似乎是在讲述了四个故事:,孤苦的母子俩,回来回报祖国又壮志难酬的苦命华侨,荒谬年代性压抑性亢奋的女人,失和的夫妻。但对于影片的许多细节还是不明白,黄秋生为什么自杀?疯女人的故事到底是怎么样的?陈冲后来的命运又怎么样了???????以致对整部电影都处于一种模糊认识状态,依旧搞不懂姜文的葫芦中到底是在买着什么药?
            也许我要按照姜文的话去做——看不懂就再去看一篇,看到懂为止!但看到《太阳照常升起》的票房不到3000万,姜文讲了也许不拍文艺片要改拍商业片的话时,我的心竟然十分的难受。我由衷的希望姜文坚持自己的方向,不要过分受到功利主义的眼光去拍电影,继续给我们带来更多更好的影片!加油,姜文!我支持你!

    国内的电影有叫座的不多啊,内涵的很多……

    这年头低俗的东西容易被人记得,我很低俗,所以我也记得在这影片上有个家伙露了屁股出来

    哇,时空题材虽然新意不大,但是听起来不错(因为有疯人院=_,=).正在看the heroes 那片子过得去,血腥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