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失的贵族

- cibhr LV.连长
- 2012/1/30 13:22:05
遗失的贵族
---沙面游感
1859年,一场冲天大火烧毁了广州十三商行。同年,清政府划出一租界为英法政府重建,即沙面。于是,哥特式、巴洛克式、古典主义等各种建筑风格乘着黑烟滚滚的英法邮轮在世界地图上画个V字型后于珠江边登陆,绕过满街的黄马褂,来到沙面。时至今日,拱廊,圆柱仍不失其典雅,奈何已是西风夕照。教堂上的塔尖孤伶矗立,直指天堂。塔下的圣母像却如一位不受宠幸的王妃,微风吹过带走粘在衣褶处点点尘土,而圣母面上的微笑又有几人欣赏?
当年,英法政府曾立下一纸条文:沙面租界之土地不得租与华人,其码头不准华人船只停泊。如此条文看似屈辱却又甚觉佩服。佩服其对华人习性认识之透彻。不妨把脑中时钟倒绕数千回,若当年不立此条文。试想,某个下午,那位金发碧眼叫安娜的夫人,穿着一身浅白色碎花蕾丝长裙,头戴一顶米黄圆顶草帽,帽沿系着一根淡蓝色丝带。在花园里放上几把长椅,一张圆桌,摆上一盘火腿,几碟点心。安娜夫人坐在长椅上,轻捧起那只装满奶茶的精致瓷杯,用那根银制调羹很杯里作顺时针搅拌。望着悠悠飞鸟、澹澹江水、点点鳞光。享受着江面吹来的阵阵凉风,刹那间觉得思想变得份外清宁。正要开口跟身旁穿着燕尾服的丈夫大谈莎剧之时。在花园不远处某间华人洋房里,那位名叫玫瑰、白露、茉莉或夜莺的某夜总会名歌星,高等华人社会的名交际花。身穿一袭浅蓝金丝玫瑰镶花旗袍,旗袍上挂满一串串金锁片,手脚亦戴上一串串金镯或银镯,伴着轻盈的步伐全身当当发响。客厅正中置一张褐红大沙发。沙发前一张红木方桌,桌上一套紫砂茶壶泡上了满满一壶碧螺春。陈姨太,张姨太,李姨太坐在软绵绵的沙发上各自大声数落着自家男人的种种负心事。激动之处一两句夹杂着方言的秽语冲口而出。离沙发不远处的偏厅麻将声此起彼落。那名交际花轻哼着《十八叹》穿梭于张专员,吴厂长,杨经理等客人之间,偶尔传来阵阵轻快笑声。亦是同一下午,安娜夫人花园对面某暴发户钱厂长的夫人正在自家洋房花园中搭起一戏台。三英战吕布,锣鼓声震天,钱家老夫人看到激动处,大力张开那张黑洞洞的嘴巴拍掌叫好。钱家少奶则一手执一块桂花糕,另一手抚摸着钱先生从洋人处买回来的那头叫罗拨的番犬,有时会把手伸回拉一拉衣角试图挡住那五十多寸的肥腰。有时又会掏出那块绣有杏花三两枝的白手帕抹掉嘴角边那一片油渍。而钱家洋房门外,那大屁股少奶所生的三位小孩正围着几只蟋蟀大声尖叫“咬死距,咬死距”。于是,怨妇悲叹声、麻将声、锣鼓声、洋犬叫声组成一曲近代高等华人交响乐直达安娜夫人花园,把正要复活的沙翁打回阴间。再冲出护城河与街上油条叫卖声、吐痰声,孩童撒尿声互相交织以雷鸣电闪之势,乌云盖顶之象直逼沙面上空。幸而一纸条文堪比茅山道士手中仙符,仙符一挥,牛鬼蛇神立即灰飞烟灭。那时的沙面仿若一幅十九世纪油画,颜色光影恰到好处,若偏要加上几笔丹青。便成了穷孙秀才口中的“奇哉怪也,怪也奇哉!”
21世纪的那天,他一身直挺西装,戴只金丝边眼镜。她一件素白短袖衬衫,灰黑格仔短裙,一双白色长袜,一对黑色平底皮鞋。他拖着她的手经过一间名为Lucy的餐店,店里一对金发碧眼的情侣优闲地喝着下午茶,那对金发碧眼望望江边偶尔露出一种无奈的笑容。他和她站在那台破旧得油漆脱落得七七八八的电动飞艇旁,看着一位小孩投进硬币后,电动飞艇以一种刺耳的声响一边旋转一边播出一首走调的《友谊天长地久》。餐店里的情侣听到音乐同时皱了一下眉头。他和她继续前行,遇到一个翘着大屁股的胖女人溜狗铜像,他和她望了一眼那女人的大屁股同时尴尬地相对浅笑。他和她走往沙面北街,遇到几位小孩斗蟋蟀的铜像,她跑过去轻轻地摸了一下其中一个小孩的头,他双手插袋,微笑望着她这一举动。最后,他和她走进了一间美资咖啡店,他用标准的英式法音叫了杯latte及一碟蛋糕。同时又抓住她的手,指着menu上的某款点心,用法文教她念了一遍。此时她眼中那些仿哥特式塔尖,那些拱廊,那些圆柱,逐渐变得模糊,继而混合在一起变成一个个七彩气泡慢慢上升之后破裂发出一连串优美的法语爆破音。
那一天,那位老妇穿一件白色小黑圆点长裙,戴着那顶米黄圆顶草帽,帽沿依然系着那条浅蓝色丝带,苍苍白发,脸上的肌肤,随岁月流逝,已从水汪汪的蜜桃变成蜜桃核。老妇人沿着南街蹒跚而行,遇上街上铜像露出诧异的目光并上下仔细打量着。她突然想起当年在中国读过的一篇文章里的某句话“惜其尝经长者之手,而见贱俗人之目”。老妇人满脸哀伤走进那间装有豪华落地玻璃门的西餐厅。窗外,那火红太阳的光茫逐渐减弱,一点点消失于江面。老妇人走出餐厅,掏出手帕拭去圣母衣褶的灰尘,默哀一分钟,在落日余辉下,拖着长长的身影,跨过英格兰桥,头也不回径自踏上飞往英伦的航班。而残留在圣母像脸上的那滴泪珠,在夕阳下变得金光闪闪,在她坐过的那张餐桌上,摆着一碟浸满国产老抽的法国鹅肝。
---沙面游感
1859年,一场冲天大火烧毁了广州十三商行。同年,清政府划出一租界为英法政府重建,即沙面。于是,哥特式、巴洛克式、古典主义等各种建筑风格乘着黑烟滚滚的英法邮轮在世界地图上画个V字型后于珠江边登陆,绕过满街的黄马褂,来到沙面。时至今日,拱廊,圆柱仍不失其典雅,奈何已是西风夕照。教堂上的塔尖孤伶矗立,直指天堂。塔下的圣母像却如一位不受宠幸的王妃,微风吹过带走粘在衣褶处点点尘土,而圣母面上的微笑又有几人欣赏?
当年,英法政府曾立下一纸条文:沙面租界之土地不得租与华人,其码头不准华人船只停泊。如此条文看似屈辱却又甚觉佩服。佩服其对华人习性认识之透彻。不妨把脑中时钟倒绕数千回,若当年不立此条文。试想,某个下午,那位金发碧眼叫安娜的夫人,穿着一身浅白色碎花蕾丝长裙,头戴一顶米黄圆顶草帽,帽沿系着一根淡蓝色丝带。在花园里放上几把长椅,一张圆桌,摆上一盘火腿,几碟点心。安娜夫人坐在长椅上,轻捧起那只装满奶茶的精致瓷杯,用那根银制调羹很杯里作顺时针搅拌。望着悠悠飞鸟、澹澹江水、点点鳞光。享受着江面吹来的阵阵凉风,刹那间觉得思想变得份外清宁。正要开口跟身旁穿着燕尾服的丈夫大谈莎剧之时。在花园不远处某间华人洋房里,那位名叫玫瑰、白露、茉莉或夜莺的某夜总会名歌星,高等华人社会的名交际花。身穿一袭浅蓝金丝玫瑰镶花旗袍,旗袍上挂满一串串金锁片,手脚亦戴上一串串金镯或银镯,伴着轻盈的步伐全身当当发响。客厅正中置一张褐红大沙发。沙发前一张红木方桌,桌上一套紫砂茶壶泡上了满满一壶碧螺春。陈姨太,张姨太,李姨太坐在软绵绵的沙发上各自大声数落着自家男人的种种负心事。激动之处一两句夹杂着方言的秽语冲口而出。离沙发不远处的偏厅麻将声此起彼落。那名交际花轻哼着《十八叹》穿梭于张专员,吴厂长,杨经理等客人之间,偶尔传来阵阵轻快笑声。亦是同一下午,安娜夫人花园对面某暴发户钱厂长的夫人正在自家洋房花园中搭起一戏台。三英战吕布,锣鼓声震天,钱家老夫人看到激动处,大力张开那张黑洞洞的嘴巴拍掌叫好。钱家少奶则一手执一块桂花糕,另一手抚摸着钱先生从洋人处买回来的那头叫罗拨的番犬,有时会把手伸回拉一拉衣角试图挡住那五十多寸的肥腰。有时又会掏出那块绣有杏花三两枝的白手帕抹掉嘴角边那一片油渍。而钱家洋房门外,那大屁股少奶所生的三位小孩正围着几只蟋蟀大声尖叫“咬死距,咬死距”。于是,怨妇悲叹声、麻将声、锣鼓声、洋犬叫声组成一曲近代高等华人交响乐直达安娜夫人花园,把正要复活的沙翁打回阴间。再冲出护城河与街上油条叫卖声、吐痰声,孩童撒尿声互相交织以雷鸣电闪之势,乌云盖顶之象直逼沙面上空。幸而一纸条文堪比茅山道士手中仙符,仙符一挥,牛鬼蛇神立即灰飞烟灭。那时的沙面仿若一幅十九世纪油画,颜色光影恰到好处,若偏要加上几笔丹青。便成了穷孙秀才口中的“奇哉怪也,怪也奇哉!”
21世纪的那天,他一身直挺西装,戴只金丝边眼镜。她一件素白短袖衬衫,灰黑格仔短裙,一双白色长袜,一对黑色平底皮鞋。他拖着她的手经过一间名为Lucy的餐店,店里一对金发碧眼的情侣优闲地喝着下午茶,那对金发碧眼望望江边偶尔露出一种无奈的笑容。他和她站在那台破旧得油漆脱落得七七八八的电动飞艇旁,看着一位小孩投进硬币后,电动飞艇以一种刺耳的声响一边旋转一边播出一首走调的《友谊天长地久》。餐店里的情侣听到音乐同时皱了一下眉头。他和她继续前行,遇到一个翘着大屁股的胖女人溜狗铜像,他和她望了一眼那女人的大屁股同时尴尬地相对浅笑。他和她走往沙面北街,遇到几位小孩斗蟋蟀的铜像,她跑过去轻轻地摸了一下其中一个小孩的头,他双手插袋,微笑望着她这一举动。最后,他和她走进了一间美资咖啡店,他用标准的英式法音叫了杯latte及一碟蛋糕。同时又抓住她的手,指着menu上的某款点心,用法文教她念了一遍。此时她眼中那些仿哥特式塔尖,那些拱廊,那些圆柱,逐渐变得模糊,继而混合在一起变成一个个七彩气泡慢慢上升之后破裂发出一连串优美的法语爆破音。
那一天,那位老妇穿一件白色小黑圆点长裙,戴着那顶米黄圆顶草帽,帽沿依然系着那条浅蓝色丝带,苍苍白发,脸上的肌肤,随岁月流逝,已从水汪汪的蜜桃变成蜜桃核。老妇人沿着南街蹒跚而行,遇上街上铜像露出诧异的目光并上下仔细打量着。她突然想起当年在中国读过的一篇文章里的某句话“惜其尝经长者之手,而见贱俗人之目”。老妇人满脸哀伤走进那间装有豪华落地玻璃门的西餐厅。窗外,那火红太阳的光茫逐渐减弱,一点点消失于江面。老妇人走出餐厅,掏出手帕拭去圣母衣褶的灰尘,默哀一分钟,在落日余辉下,拖着长长的身影,跨过英格兰桥,头也不回径自踏上飞往英伦的航班。而残留在圣母像脸上的那滴泪珠,在夕阳下变得金光闪闪,在她坐过的那张餐桌上,摆着一碟浸满国产老抽的法国鹅肝。

- seoer001
- 2012/1/30 23:44:40
按LZ的观点"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系一个好条文咯,好荒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