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梦三四年(上集)
  • 浏览:626 评论:7 人

  • 一梦三四年


    曾经过往的岁月,我们还记得多少。我一直觉得我要为我的高中写下点东西,是缅怀,是哀悼,还是其他什么……我也不知道。那些日子就像美丽的花瓶打碎了就再也拾不起来了。

    在高中的时候有那么一大票朋友,从高一一路陪伴到高三,那就成了死党了,或者哥们,无论是男的还是女的。而在这么一大票死党中,我最怀念的还是德德和平生。

    与德德的相识到现在我还记忆犹新。那是在高一的新生见面会上。坐在我旁边的是一个高高瘦瘦的男孩子,长长的眼睫毛,眼睛总是扑闪扑闪的,水灵亮泽的,像极了女孩子的眼睛。我忍不住向他问到:“你的眼睫毛怎么这么长啊?”问完之后我特后悔,怎么这么没礼貌啊,还问人家这么无聊的问题。还以为他会给我一记白眼,或者骂我无聊。没想到他竟然认真地跟我解释。原来他小时候很贪玩。有一次玩火时不小心被火烧光了眉毛,后来却长出了更浓更黑的睫毛和眉毛。真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啊!就这样因为德德把他的童年糗事告诉了我让两个陌生的同学亲近了起来。那天我第一次感觉到全校开的会也不是很无聊。不过那时因为我们不在同一个班,我很德德的交情并不是很深,仅限于在路上碰见了打个招呼而已。

    平生是我高一的同桌,因为两个人的名字里都有一个“平”字,而且我们俩都有共同的爱好——看书,这让我们更加亲近。高一的时候我们两个都过得浑浑噩噩,都还停留在初中的思维阶段。那时我们都是傻乎乎的样子,天天抱着课外书一本一本的啃,不像其他学生那样,一上高中就写下了宏伟的目标“我要进北大”,那是受了校长在新生见面会上的鼓动,不像我什么也没听进去。我们市里流传着一句话:进了南康中学,就等于向大学迈进了一条腿。那可是省重点示范学校,我可不是吹的。那时我们听了只知道:哦!我们很容易上大学。发完感慨后我们又把头埋进了书堆里,气得班主任把粉笔一甩而去。现在想去来还挺对不住他老人家的,毕竟人家也是关心祖国花朵嘛,我们也太不给辛勤的园丁面子了吧。

    共同的爱好让我和平生组成了统一战线。每上不喜欢上的课,我们就在桌子上筑起高高的书长城。老师在上面口沫横飞,激扬文字,我们俩却在下面埋头苦干,搞地下工作——看书。这样的日子我们一过就是一年,辛好我们没有像韩寒那样七科科科红灯高挂,否则我们早就被训导主任提去办公室面壁思过了。

    一年下来,我们已经把图书馆的文学著作看了遍,以至于那个图书馆的老头都认识我们俩,还怀疑我们俩是不是同一个妈生的。由于我们两个在一起看书看多了,以至于我们见面打招呼时不是“你吃饭了吗?”而是“你看了《……》吗?”,搞的路人怀疑我们两个是不是有点神经质。高一时我们就这样过着我们快乐无忧的日子。有时候我们也做做白日梦,把我们涂鸦的作品投给某个报社或者某个杂志社,希望也能成为一个作家。那时候就特羡慕作家三毛,陪着心爱的丈夫,四处漂泊,把世界看个遍,同时也写写文章养活自己。

    美好的时光总是显的很短暂。无忧无虑的高一很快就过了。在我们翻书的过程中不知不觉的就过去了,在我们闲聊的过程中无声无响的过去了。等我们醒过来才发现还有很多书没看,还有很多作业没做,那一个个公式显得是那么的陌生。

    不知不觉的我们来到了高二。高一升高二的时候我们面临着人生的第一个关系到以后人生的抉择——选文理科。我义无反顾地选择了文科,尽管我的化学学的很好,尽管我对神秘的大自然很好奇。因为我一直坚持认为我的大脑是海明威式的,而不是爱因斯坦式的,感性而不理性。辛好平生也选择了文科,这让我有了一个伴。
      那个时候我们学校选文科的同学很少,选文科的男生更是少。还没有公布分班名单时学校里盛传文科班总共只有五个男生。这让我和平生惊喜了好一阵子,没想到一不小心成了稀有动物。不过谣传还是没能坚持到最后,因为那些男生一听文科班有这么多女生,便纷纷改了志愿,以致于文科班差点男生多过女生。不过最令我们高兴的还是德德竟然和我们同一个班。他还是老样子,高高瘦瘦的,知识鼻梁上多了一副眼镜。从此我们三个走在了一起,我和平生坐在一起,而高高的德德则坐在我们后面。
      那个时候最令我们开心的是德德竟然也是书虫,而且比我们啃的很更厉害,他那厚厚的眼镜就是最好的明证。这让我们有了共同的话题。只是很遗憾,在高二的下学期,在家长和老师的围追堵截下就像抗日时日本鬼子和国民党一起联合围剿共产党一样,同时也加上学业上的压力,我们就慢慢的不看那些“闲书”了。只是偶尔看看报纸,但那是英文的。这是我们了解国内外大事和民间小事的唯一途径。
      其实让我们下定决心不看课外书并不是因为家长和老师的苦口婆心,而是实在是受不了那些在高一就立下了伟大的目标“我要上北大”天天抱着一本试题集的“高材生”异样的不屑的目光。我们坚信我们并不是很笨,别人能做到的我们三个人也一定能做到。到现在我仍很怀念那些在一起做作业的日子,那是朋友中的互相鼓励让我们一直笑到了最后。我们之间的互相竞争极大地激发了我们的斗志,于是我们便在那一次次的考试中一次次的打击中长大了。
      那时我们都心无旁骛,一心的在学习着,我们不希望别人看扁我们。由于学习抓的很紧,外界的事我就不怎么关心了。以致于有一次我经过图书馆那个好心的管理员把我给叫住了:“同学,你要的《追忆似水年华》的书已经有了,怎么一直不见你来借了呢?”我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才好,只好用学习很紧张敷衍过去了。我有点落寞,但我知道为了一个目标,我们必须舍弃一些东西,包括我们喜欢的东西,这就是成长的代价。
      高二时最让我们回忆的事就是德德的初恋。这包含了我们青春的躁动,为我们苦行僧般的生活增添了一点点绿色。
      记得有段时间德德上课时老是走神,下课后也不像往常那样和我们聊天,总是在本子上涂抹着什么。凭着我和平生看这么多的书包括《少年维特之烦恼》在内的情感小说(不包括琼谣阿姨的)所积累下的经验,德德肯定是陷入了单相思。可是德德是个闷葫芦,他不想说的无论我们怎么逼问他也不会说的。后来趁他去上厕所的片刻,我们赶紧把大开那本本子。呵!整页都是“沈珊儿”的名字,有楷书的,有行书的,也有明星式的签名。既然兄弟陷入了单相思,我们怎能不帮他呢?
        中午上完最后一节课,和往常一样,我们三个并排走向食堂。我们故意放慢了脚步,而德的却仍低着头有所思地依旧往前走。平生突然大声叫到:“咳!沈珊儿!这么巧啊有碰到了你。”只见德德如触电般身子猛地一抖,立马转过身来。这时他才知道我们是在作弄他,脸红的像只熟透了的大虾。经过我们俩的强烈要求下并兼之以断袍的威吓下,德德才老实的交代了认识沈珊儿的过程。没想到那么不俗的故事却有着俗套的过程。
        某年某月某日的某个中午,德德因为太饿了风般冲到食堂来到饭盒架拿起饭盒赶紧打饭填饱肚子。德德正狼吞虎咽时,一个秀气的女孩子拿了一个一次性饭盒坐在了他的对面。渡德正纳闷这个女孩子怎么别的那么多的位子不坐,偏偏坐在他的正对面,而且眼睛不时的瞟向他的饭盒。正在享受美味午餐的德德不禁放慢了速度,变得斯文起来。他可不想在一个女孩子面前狼吞虎咽,更何况在是漂亮的女孩子面前。德德总算吃完了正准备离开时,没想到那个女孩子却站起来把他给叫住了:“这位同学,能不能把那个饭盒还给我?”德德一听心速不禁加快,不禁想入非非了“这个女孩子暗恋我喔,但是暗恋我也用不着把饭盒当作纪念品吧!”那个女孩子看他一头雾水的样子,红着脸解释到:“你手上的饭盒是我的。”德德一听赶紧往手上一看,自己白色的饭盒什么时候变成了红色的呢?就这样,在某年某月某日的某个中午,在南康中学的某个食堂里某个尴尬时分德德认识了沈珊儿。
                                                      (未完待续)



    似乎每个人的过去都有很多精彩片断,可以回忆,可以回味,有些快乐,有些伤感……似乎那张纸总是涂满各种颜色,七彩炫目,还有很多很多陪伴的影子,可以分享快乐,也可以共度难关。我以为,我也可以拥有这样的过去世界,我以为,我也可以和大众一样……可是我的那张纸不是涂满七彩的颜色,似乎只有黑与白,要不就是淡淡灰暗。单调乏味,沉郁难受。
    有一个女孩孤孤单单走过所有的角落。似乎一直的一直都只有她一个人。这个世界在某一刻遗弃了她。那时她是有着很多恨的吧,只是后来觉得,恨只是让自己伤得更深。既是如此,也只好放下。今天回忆过去,还是会为那个飘零的身影落泪,心疼漫无边际……
    于是我羡慕别人,或者说是嫉妒。

    在我的记忆年轮里,高中是最开心的,也是最无忧无虑的。所以在我的文章中总是会出现高中的字眼,还有那几个同学的名字。其实都是代号。

    高中时候,邻座玩仙剑,输了,常常会自言一句:“我一点也不勇敢,因为我还有退路。”
    结果,一“退”退到了国立中山大学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