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夜随想
  • 浏览:634 评论:3 人
  • 好久好久没有这个版写东西了,在心怀天下哪里发了不少关于政治性的贴,突然间觉得其实文字可以表达的东西太多太多了。人的思想、感情、想法、幻想、心理、梦、感激、批判等等,文字赋予了我们许多的能力。
          中国的文字真的很神奇,不仅在于她的结构,方方块块的、长度和高度基本是固定的,变化的只是人的写法。还有她的意思,一个字可以有不同的意思,一种意思可以有不同的词,褒贬随人,聪明和狡猾、老实和迟钝、爱和痴情。
          霎时间很想研究人对文字应该是一种怎样的态度。
          文字可以是工具,我们很容易把文字里不堪入目的言字用于我们讨厌或者鄙视的事物上,我们也可以把文字中最美好的言辞用来表达对喜欢事物的一种爱或者赞叹。这过程中,我们更多的在于如何表达我们的愤怒和厌倦或者喜爱和尊敬,甚少会对用词本身的感情。
          对文字的泛滥使用让我们麻木地只关注了我们要表达的意思而无视了我们对文字使用的情感。人的一生总有那么几句的口头禅,也许每个人都有那么几个字在他的一生中出现的次数是最多的,我估计这些字绝对不会是"我爱你"、“尊敬的(伟大的)XXX”之类,也不应该是那些粗野的言词。然而这些字会不会是一个人最喜欢的字呢?假如不喜欢为什么人会总是重复这几个字呢?但是又怎么能说明人喜欢呢?
          如果是原创的文章,措辞应该是最体现一个人对文字的情感了,或许说是风格。在一篇文章里面除了“是”“的”“了”以为出现最多的字词,应该就是作者最喜欢用的字词了。不知道多少人喜欢用也都喜欢上这些字词呢?个中是否都蕴含了作者的情感呢?
          文字最重要的作用就在于她能在不说话的形势下表达了人的情感。然而当今社会文字却被无情的规范了起来,我们好像不能逾越某种规则,就像讲稿永远都是“尊敬的各位领导来宾……”开头,为什么不能“各位来宾你们好……”,“太阳从东边升上来”却不能写成“东边升起了太阳”前者是对的,后者是错的。每次做报告都要长篇大论地阐述什么什么的原理,却只是用很少篇幅来写报告的内容。此刻文字充当的角色几乎就像一个机器的零件,当现实需要怎样的机器,我们就把怎样的零件一件一件地陷进去我们的机器中一样。文字本来的出处、所表现的情感已不重要,重要的是字数和文章要表达的意思。
          文字其实本来就能表现人的情感,特别中国的汉字,最好的体现就是书法。每个字都是一种精神一种心情,每个字都有她的独特和象征。在书法时,存在的只是人与字的对话,无论是正楷还是草书,人需要的只是写出自己的笔画。
          文字或许在当今的世界不过一种语言的工具,或许也应该有着自己的独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