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墙序言
  • 浏览:711 评论:4 人
  • 05年的暑假,骑车开始了浪漫的云南行,留下了太多美妙的记忆。05年寒冷的冬季,有种莫名的冲动——再去徒步虎跳,去登海拔5800多米的哈巴雪山,和对面的玉龙十三峰相视笑之。为了忘却的纪念,为了冬季徒步虎跳的那个梦,为了让寒冷的冬季留下温馨的回忆,今天帖一篇由一位山东驴友写的文章——虎跳序言。这篇序言,不仅概括了我徒步虎跳的感受,还包括了一些我没有能体会到的胜景。文章很精彩哦,各位看完了,有感而发的支持以下,嘿嘿<br/>                   驴墙序言<br/>  两千零一年五月,余与友“乱发飞扬”自老渡口徒步虎跳峡,夜宿halfway。<br/>  虎跳风光,自不待言。老渡口江峡落日,农夫客栈皓月空山;滑石板巨岩峥嵘,虎跳中峡白浪滔滔;更有山白脸田园风味,tina’s窗含玉龙。诚徒行驴友之胜境也。<br/> 出中虎跳,经tina‘s,寻山上路,奔传言背包客天堂——halfway而来。时细雨纷飞,坡抖路滑路滑,更兼已历一日奔波,至坡顶只觉包重口干,腿软气短,几至体力极限。然须疑云开雨收,阳光零散。低首青雾金水,极目雪山红霞,二人呆若木鸡,苦累尽扫,一时竟不知天上人间。<br/> 又前行,山重水复后,有高渠惊瀑,层峦叠翠间,现红旗一角。高峡幽谷,halfway静卧眼底。载欣载奔,狼跄而入。主人冯兄,含笑出迎,药酒一杯去风寒。halfway,halfway,有木楼,有火塘,有腊肉,有土鸡,红药酒,竹菜单,露天吧之空灵,第一厕之雄奇,驴友谓“背包天堂”,诚我不欺。<br/> 历十小时奔波,行五十里山路,见一路瑰丽风光,二人心满意足,本拟次晨翻二十八道拐,尽兴以归。然主人笑曰:“客栈后即哈巴雪山,山中风物,壮美难言,二十八道拐殊不足也。唯路途艰艰远,天气无常,人所罕至,非真驴不能行。次日将携上海驴友唐山大兄一游。二人大惊喜,正中驴怀,遂约。<br/> 次晨多云,四驴友轻装上山。山路陡长,行五里路后几不可辨,至疲累。行至山腰,回望玉龙,但见银光褶褶,耀目生辉,十三峰神光离合,忽忽欲动。远山近树,美不胜收。钻原始森林,越塌方石坡,有高山杜鹃,簇簇遍野,一坡杳红,置身轻中,但觉生命之灿烂,而无半分脂粉气息。再上光头坡,海拔几近四千,而山路折转,不知几度,但闻各人喘息,的是畏途。坡顶山风狂烈,吹人欲倒,冷浸筋骨。而哈巴雪峰,只在云雾绕间,偶尔云开一线,则光芒夺目,神秘莫测。<br/> 越顶而下,破后野山茶累累满路,其大如碗。天近黄昏,遇雨,抵水草坝。坝上水草丰美,牛羊散步,然寂寥无人。冯史呼啸数四,了无应答。见有彝胞牧羊石层,夜宿其中。是夜风雨大作,继之以雪,四人煮糙米拌盐而食,围火和衣而卧。石室极备件简陋,风雪灌注,夜不成眠。及明,四雪愈烈,惧大雪封山,匆匆而返。<br/> 冯言若天气晴好,可前行翻元宝山,之道国,风物绝佳,有草甸花海,更可见金红色雪山,霞光万丈,摄人心魂,其美不可言传。惜夫!<br/> 回程漫山皆白,天地为之一清:雪压山茶,妖艳不可方物。冒雪山行,别有一番风味。<br/> 午后四时,返halfway。皆冻饿不堪,备极狼狈,然兴高采烈,不恃为饮览风光,亦为全途之艰困惊险中趣味也。<br/> 晚餐毕,围炉夜话,皆曰难忘,兴发处四人忽发奇想,何不与同道诸驴友分享此途。且以专门形式纪念之?遂讨论路线、规则、留念方式细节,嘱与作文以记之:老渡口,中虎跳,halfway,哈巴山,虎跳峡一线风光庶及尽矣;而全程徒步之艰困惊险,亦足以为诸驴友体力意志团队精神之考验。不啻为徒步驴友之梦幻旅程也。<br/>  halfway主人特辟驴墙一面,列以竹片,遍刻徒步此全程驴友之名号于其上。复赠行地图一幅,纪念驴掌一枚,以寄来日之思。 茫茫人海,两驴相遇,各出驴掌,一笑心照,亦驴途之一乐也。 <br/> 是为序。<br/> 

    呵呵 抄袭文学都是防不胜防的拉 都是中文系的文章写得好 虽然到目前为止还没见到一篇令我赏心悦目的文章 也许都把好文章私自收藏了 hoho

    <p>网上搜的,你的经历可是很精彩啊,羡慕中</p><p>

                                   

    </p>

    呵呵,斑竹您脑子转得蛮快的,既然可以搜索到我的东东,呵呵。论坛发贴蛮不方便的,尤其是分行功能,还要自己使用脚本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