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技巧助你快速突破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推理题

- 楠茜2008 LV.连长
- 2015/12/22 7:49:38
中公教育广财大学习中心
地址:广州市海珠区赤沙路18-4号(广东财经大学正门斜对面)
咨询热线:020-3404483084094689
广财大公考QQ交流群:374011272
微信号:gcdoffcn
微博:@广财大中公教育
三大技巧助你快速突破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推理题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已经临近,忙碌复习的考生们此时会越发感觉焦头烂额,越是临近考试越发现自己有很多内容没有掌握,大量的复习资料一时也无从下手,抓不到重点。
朴素推理是国考常见题型,在省考、政法干警以及事业单位考试中也经常出现,这一题型通常都是在题干中给出很多关系,然后考生必须在短时间内寻找到其相应的对应关系,结合选项给出正确答案。这样的解题思路听起来很容易,如何能够快速找到相应关系解决此问题呢?下面中公网校专家将为大家讲解快速突破朴素推理的解题技巧,让大家在通往国考的道路上更加从容。
解题技巧一:
代入排除法,解题时从选项入手,将选项代入题干,与题干的信息进行匹配,如果不符合条件,或者推出矛盾,则可以排除此选项,如果代入某个选项、恰好符合题干条件,则判定为正确答案,这样的方法叫代入排除法。
代入方式:根据匹配的方向分为横向代入和纵向代入
所谓的横向代入即把题干的信息跟某个选项的所有信息进行匹配,来确定该选项是否正确的方式;所谓的纵向代入即把题干的信息跟所有选项中的某一列进行匹配,只要不符合条件,这些选项就可以直接被排除掉,该种方式被称之为纵向代入。
例题1:甲、乙、丙、丁是四位天资极高的艺术家,他们分别是舞蹈家、画家、歌唱家和作家,尚不能确定其中每个人所从事的专业领域。已知:
(1)有一天晚上,甲和丙出席了歌唱家的首次演出。
(2)画家曾为乙和作家两个人画过肖像。
(3)作家正准备写一本甲的传记,他所写的丁传记是畅销书。
(4)甲从来没有见过丙。
下面哪一选项正确地描述了每个人的身份?
A.甲是歌唱家,乙是作家,丙是画家,丁是舞蹈家
B.甲是舞蹈家,乙是歌唱家,丙是作家,丁是画家
C.甲是画家,乙是舞蹈家,丙是歌唱家,丁是作家
D.甲是作家,乙是画家,丙是舞蹈家,丁是歌唱家
中公解析:B。带入排除法,由条件(1)可以知道甲丙都不可能为歌唱家,故排除A和C。由条件(2)可以知道乙不可能是画家,故可以排除D。经过两次排除便可以快速选出正确答案了。
解题技巧二:
以元素个数最多突破口,即以题干的元素出现的次数最多的为突破口,进行分析从中得出答案的分析方法。
例题2:小王、小李、小张在一起,一位是工人,一位是农民,一位是教师。现在只知道:小张比教师年龄大,小王和农民不同岁,农民比小李年龄小。
因此我们可知:
A.小李是工人,小张是农民,小王是教师
B.小李是农民,小张是工人,小王是教师
C.小李是教师,小张是工人,小王是农民
D.小李是工人,小张是教师,小王是农民
中公解析:A。通过审题,可以发现“农民”这个元素出现次数最多,那么它就是我们的突破口,首先“农民与小王比较了”所以“农民”不可能是小王,接着“农民与小李比较了”所以“农民”不可能是小李,不是小王也不是小李那农民只能是小张,故选A。
解题技巧三:
假设法:假设法解题是一种常用的思维方法,在一些应用题中,要求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未知量,思考时可以先假设要求的两个或几个未知数相等,或者先假设两种要求的未知量是同一种量,然后按题中的已知条件进行推算,并对照已知条件,把数量上出现的矛盾加以适当调整,最后找到答案。
例题3:临江市地处东部沿海,下辖临东、临西、江南、江北四个区。近年来,文化旅游产业成为该市新的经济增长点。2010年,该市一共吸引了全国数十万人次游客前来参观旅游。12月底,关于该市四个区当年吸引游客人数多少的排名,各位旅游局长作了如下预测:
临东区旅游局长:如果临西区第三,那么江北区第四。
临西区旅游局长:只有临西区不是第一,江南区才第二。
江南区旅游局长:江南区不是第二。
江北区旅游局长:江北区第四。
最终的统计表明,只有一位局长的预测符合事实,临东区当年吸引游客人次的排名是:
A.第一 B.第二 C.第三 D.第四
中公解析:D。假设临东区为真,那么临西、江南、江北为假。得出临东区为第四。
中公网校专家希望以上解题技巧能帮助广大考生更好地应对国考,取得优异的成绩。

- xyhwenjing
- 2015/12/22 9:59:25
中公教育广财大学习中心
地址:广州市海珠区赤沙路18-4号(广东财经大学正门斜对面)
咨询热线:020-34044830、84094689
广财大公考QQ交流群:374011272
微信号:gcdoffcn
微博:@广财大中公教育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用好三段论推理30秒解一道题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总题量为135道题,时间规定为120分钟,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时间紧、任务重,很多考生都做不完题。想要全面拿下行测,做一道题的时间不能超过一分钟。所以那些花费时间少又能取得高准确率的题目大家一定要掌握,特别是必然性推理的相关知识点,虽然内容多一些,但却类似于理科的公式,可以走“套路”,就比如高频考点之一:三段论的推理规则。
要了解三段论的推理规则,首先要知道什么是三段论?比如“所有有翅膀的都会飞,企鹅是有翅膀的,企鹅会飞。”这就是是三段论,简单地说就是由三句话组成的推理结构,但实质是又表示三个概念间关系的两句话变成表示两个概念间关系的一句话。三段论都是围绕最基本的标准形式,从最基本的标准形式中我们就能发现三段论的特点,即三段论的推理规则,如果能熟练掌握这些规则,我们就可以在40秒左右解决一道题。三段论的四种标准形式如下所示:
(1)所有A是B+所有B是C →所有A是C
(2)所有A是B+所有B不是C →所有A不是C
(3)有些A是B+所有B是C →有些A是C
(4)有些A是B+所有B不是C →有些A不是C
通过这4个标准形式,我们不难看出其特点,即推理规则:
(1)一定会出现三个概念,并且每个概念出现两次。
(2)前提出现“有些”,结论也一定会出现“有些”。
(3)每句话中,至少有一句“所有”。
(4)前提与结论否定的奇偶性是相同的。
如何用来快速解题呢?大家来看这道国考真题:
【例】任何无法量化及不设定时限的目标都是无效的目标,而任何无效的目标都没有实际操作的方法。因此,详细的职业规划不是无法量化及不设定时限的目标。
为使上述论证成立,必须补充以下哪项作为前提?
A.详细的职业规划有实际操作的方法
B.详细的职业规划不都是无效的目标
C.有效的目标都是可以量化和设定时限的目标
D.无法量化及不设定时限的目标没有实际操作的方法
【中公解析】选A。由题干前两句话可推出“无法量化及不设定时限的目标都没有实际的操作方法”,需要得出的结论是:详细的职业规划不是无法量化及不设定时限的目标。
要使上述论证成立,根据三段论的推理规则,一定会出现三个概念,并且每个概念出现两次。需要在“详细的职业规划”和“实际操作方法”之间建立联系,即A项。B项等值于“有的详细的职业规划不是无效的目标”,与题干第一句结合无法推出结论。因此答案选A。
广财大中公教育相信考生通过这道例题可以看出,运用三段论推理规则能起到事半功倍的左右,这简单的一步可以为考生节省出宝贵的考试时间,同时提高正确率。
地址:广州市海珠区赤沙路18-4号(广东财经大学正门斜对面)
咨询热线:020-34044830、84094689
广财大公考QQ交流群:374011272
微信号:gcdoffcn
微博:@广财大中公教育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用好三段论推理30秒解一道题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总题量为135道题,时间规定为120分钟,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时间紧、任务重,很多考生都做不完题。想要全面拿下行测,做一道题的时间不能超过一分钟。所以那些花费时间少又能取得高准确率的题目大家一定要掌握,特别是必然性推理的相关知识点,虽然内容多一些,但却类似于理科的公式,可以走“套路”,就比如高频考点之一:三段论的推理规则。
要了解三段论的推理规则,首先要知道什么是三段论?比如“所有有翅膀的都会飞,企鹅是有翅膀的,企鹅会飞。”这就是是三段论,简单地说就是由三句话组成的推理结构,但实质是又表示三个概念间关系的两句话变成表示两个概念间关系的一句话。三段论都是围绕最基本的标准形式,从最基本的标准形式中我们就能发现三段论的特点,即三段论的推理规则,如果能熟练掌握这些规则,我们就可以在40秒左右解决一道题。三段论的四种标准形式如下所示:
(1)所有A是B+所有B是C →所有A是C
(2)所有A是B+所有B不是C →所有A不是C
(3)有些A是B+所有B是C →有些A是C
(4)有些A是B+所有B不是C →有些A不是C
通过这4个标准形式,我们不难看出其特点,即推理规则:
(1)一定会出现三个概念,并且每个概念出现两次。
(2)前提出现“有些”,结论也一定会出现“有些”。
(3)每句话中,至少有一句“所有”。
(4)前提与结论否定的奇偶性是相同的。
如何用来快速解题呢?大家来看这道国考真题:
【例】任何无法量化及不设定时限的目标都是无效的目标,而任何无效的目标都没有实际操作的方法。因此,详细的职业规划不是无法量化及不设定时限的目标。
为使上述论证成立,必须补充以下哪项作为前提?
A.详细的职业规划有实际操作的方法
B.详细的职业规划不都是无效的目标
C.有效的目标都是可以量化和设定时限的目标
D.无法量化及不设定时限的目标没有实际操作的方法
【中公解析】选A。由题干前两句话可推出“无法量化及不设定时限的目标都没有实际的操作方法”,需要得出的结论是:详细的职业规划不是无法量化及不设定时限的目标。
要使上述论证成立,根据三段论的推理规则,一定会出现三个概念,并且每个概念出现两次。需要在“详细的职业规划”和“实际操作方法”之间建立联系,即A项。B项等值于“有的详细的职业规划不是无效的目标”,与题干第一句结合无法推出结论。因此答案选A。
广财大中公教育相信考生通过这道例题可以看出,运用三段论推理规则能起到事半功倍的左右,这简单的一步可以为考生节省出宝贵的考试时间,同时提高正确率。

- gycq000
- 2015/12/23 0:18:38
中公教育广财大学习中心
地址:广州市海珠区赤沙路18-4号(广东财经大学正门斜对面)
咨询热线:020-34044830、84094689
广财大公考QQ交流群:374011272
微信号:gcdoffcn
微博:@广财大中公教育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名言储备:爱国、治国、纳谏、社会公平篇
为方便考生全面备考2015年国家公务员笔试,广财大中公教育特整理了最新的申论名言储备:爱国、治国、纳谏、社会公平篇。
爱国篇:
1、一片丹心图报国,千秋青史胜封爵。(清.陈璧)
[释义]一片赤胆忠心为了报效国家,能留下爱国报国的业绩名声胜过被封官爵。
2、丈夫所志在经国,期使四海皆衽席。(明.海瑞)
[释义]大丈夫所应有的志向是经营好国家,能够使天下老百姓都过上好日子。
3、闲居非吾志,甘心赴国忧。(三国.曹植)
[释义]闲居着不是我的心志,我愿心甘情愿地去解除国家的困难。
4、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清.林则徐)
[释义]假如对国家有利,我可以把生命交付出来,哪能因为有祸就逃避、有福就去迎受呢。
5、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清.顾炎武)
[释义]国的兴盛与衰亡,每一个人都有责任。
治国篇:
1、治国之难在于知贤而不在自贤。(《列子.说符》)
2、治国之道,必先富民。(《管子》)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4、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
5、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6、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唐?吴兢《贞观政要?公平》房玄龄语)
7、正其本者万事理,劳于永者逸于使。(唐?张九龄《对嗣鲁王道坚所举道侔伊吕科?第一道》)
[释义]劳于永,为长远利益而操劳。逸,安心。使,经常忙碌。
8、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襄公十一年》)
[释义]居安,处于安全的境况。备,事先有准备。
9、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老子》六十四章)
[释义]为wéi:做,防止。未有,没有发生之时。未乱,尚未发生动乱。
10、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唐?吴兢《贞观政要?君道》魏徽上疏)
[释义]浚,开浚,疏通。
11、召远在修近,闭祸在除怨。(《管子?版法》)
[释义]召远,招徕远方的人。修,整治。近,指国内。闭,堵塞。
纳谏篇:
1、千夫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宋?苏轼《讲田友直字序》)
[释义]夫,一般人。诺诺,连声答应,表示顺从不违。士,有识见的人。谔(è)谔,直言争论。
2、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知经误者在诸子。(汉?王充《论衡?书解篇》)
[释义]宇,屋檐。失,失误。草野,指民间。经,儒家经典。诸子,诸子百家。
3、将拒谏则英雄散,策不从则谋士叛。(黄石公)
社会公平篇:
1、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论语)
2、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吴兢)
3、公正是施政的目的。(笛福)
4、力量来自公正。(林肯)
5、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是谓大同。(清.康有为)
6、缺乏公正,则无道义可言。(西塞罗)
地址:广州市海珠区赤沙路18-4号(广东财经大学正门斜对面)
咨询热线:020-34044830、84094689
广财大公考QQ交流群:374011272
微信号:gcdoffcn
微博:@广财大中公教育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名言储备:爱国、治国、纳谏、社会公平篇
为方便考生全面备考2015年国家公务员笔试,广财大中公教育特整理了最新的申论名言储备:爱国、治国、纳谏、社会公平篇。
爱国篇:
1、一片丹心图报国,千秋青史胜封爵。(清.陈璧)
[释义]一片赤胆忠心为了报效国家,能留下爱国报国的业绩名声胜过被封官爵。
2、丈夫所志在经国,期使四海皆衽席。(明.海瑞)
[释义]大丈夫所应有的志向是经营好国家,能够使天下老百姓都过上好日子。
3、闲居非吾志,甘心赴国忧。(三国.曹植)
[释义]闲居着不是我的心志,我愿心甘情愿地去解除国家的困难。
4、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清.林则徐)
[释义]假如对国家有利,我可以把生命交付出来,哪能因为有祸就逃避、有福就去迎受呢。
5、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清.顾炎武)
[释义]国的兴盛与衰亡,每一个人都有责任。
治国篇:
1、治国之难在于知贤而不在自贤。(《列子.说符》)
2、治国之道,必先富民。(《管子》)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4、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
5、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6、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唐?吴兢《贞观政要?公平》房玄龄语)
7、正其本者万事理,劳于永者逸于使。(唐?张九龄《对嗣鲁王道坚所举道侔伊吕科?第一道》)
[释义]劳于永,为长远利益而操劳。逸,安心。使,经常忙碌。
8、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襄公十一年》)
[释义]居安,处于安全的境况。备,事先有准备。
9、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老子》六十四章)
[释义]为wéi:做,防止。未有,没有发生之时。未乱,尚未发生动乱。
10、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唐?吴兢《贞观政要?君道》魏徽上疏)
[释义]浚,开浚,疏通。
11、召远在修近,闭祸在除怨。(《管子?版法》)
[释义]召远,招徕远方的人。修,整治。近,指国内。闭,堵塞。
纳谏篇:
1、千夫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宋?苏轼《讲田友直字序》)
[释义]夫,一般人。诺诺,连声答应,表示顺从不违。士,有识见的人。谔(è)谔,直言争论。
2、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知经误者在诸子。(汉?王充《论衡?书解篇》)
[释义]宇,屋檐。失,失误。草野,指民间。经,儒家经典。诸子,诸子百家。
3、将拒谏则英雄散,策不从则谋士叛。(黄石公)
社会公平篇:
1、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论语)
2、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吴兢)
3、公正是施政的目的。(笛福)
4、力量来自公正。(林肯)
5、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是谓大同。(清.康有为)
6、缺乏公正,则无道义可言。(西塞罗)

- goldtech
- 2015/12/23 15:27:37
中公教育广财大学习中心
地址:广州市海珠区赤沙路18-4号(广东财经大学正门斜对面)
咨询热线:020-34044830、84094689
广财大公考QQ交流群:374011272
微信号:gcdoffcn
微博:@广财大中公教育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以题干为尺 全面把握贯彻执行能力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已经临近,忙碌复习的考生们此时会越发感觉焦头烂额,越是临近考试越发现自己有很多内容没有掌握,大量的复习资料一时也无从下手,抓不到重点。
在申论考试中,贯彻执行能力所对应的题目考查比较灵活,既有可能考查应用文写作,也可能与其他类型的题目相结合,比如提出对策类题目,全面考查考生是否能够有技巧地把握贯彻执行能力。许多考生对此类题目深恶痛绝,其实是没能把握贯彻执行能力导致的。以下,中公网校专家会结合实例为大家全面解读贯彻执行能力,希望给考生以启发。
国考当中对于贯彻执行能力的表述为“能够准确理解工作目标和组织意图,遵循依法行政的原则,根据客观实际情况,及时有效地完成任务”。初看这个表述,考生可能没什么感觉,细读起来,却告诉我们要想作答好这一题型,就要求考生全面把握两大能力,一是贯彻力,二是执行力。举例说明:
有关部门拟在全球最高的妈祖圣像落成周年纪念日举办妈祖文化旅游节活动,需要一批志愿者向游客讲解妈祖文化。请你根据“给定资料4”,为志愿者写一份示范性的讲解稿。
什么是贯彻力?是对方针、精神及领导意图的理解,是作答题目的基础。这道题目的题干中要求为志愿者写示范性的讲解稿,向游客讲解妈祖文化,而其深层次的组织意图只是为了讲解吗?不是!而是使游客了解妈祖文化,使妈祖文化旅游节这一活动真正落地,深入游客心中,促进妈祖文化的传播。理解了这一点才能够把握题目的精髓。因此这一题目在书写答案时必须有所铺垫,撰写发文事由,才能体现我们对题目组织目标的理解。
那么,什么是执行力?即具体工作的实施。遵循依法行政原则、结合客观实际,及时有效完成任务。同样运用于这道题目中,即:要想传播妈祖文化,还需考虑到其他的一些题干告诉我们的现实要素。一是保证及时性,能够在全球最高的妈祖圣像落成周年纪念日举办妈祖文化旅游节活动这一时间节点内。二是有效性,讲解稿必须易讲解、易接受。易讲解即讲解稿本身逻辑清晰,志愿者拿过去之后不需要改变任何地方就能够很清楚地了解并将妈祖文化讲解透彻;易接受即游客能听懂,语言不能过于生涩;能够通过听讲解稿,了解妈祖文化旅游节活动,将此次比较空泛的活动通过讲解的载体变得易为接受,使其“落地”。
考虑到这些因素之后,考生方可全面作答。中公网校专家希望考生在平时的训练当中多思考,多审题,把题干吃透,方能有的放矢,提高申论的贯彻执行能力!
地址:广州市海珠区赤沙路18-4号(广东财经大学正门斜对面)
咨询热线:020-34044830、84094689
广财大公考QQ交流群:374011272
微信号:gcdoffcn
微博:@广财大中公教育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以题干为尺 全面把握贯彻执行能力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已经临近,忙碌复习的考生们此时会越发感觉焦头烂额,越是临近考试越发现自己有很多内容没有掌握,大量的复习资料一时也无从下手,抓不到重点。
在申论考试中,贯彻执行能力所对应的题目考查比较灵活,既有可能考查应用文写作,也可能与其他类型的题目相结合,比如提出对策类题目,全面考查考生是否能够有技巧地把握贯彻执行能力。许多考生对此类题目深恶痛绝,其实是没能把握贯彻执行能力导致的。以下,中公网校专家会结合实例为大家全面解读贯彻执行能力,希望给考生以启发。
国考当中对于贯彻执行能力的表述为“能够准确理解工作目标和组织意图,遵循依法行政的原则,根据客观实际情况,及时有效地完成任务”。初看这个表述,考生可能没什么感觉,细读起来,却告诉我们要想作答好这一题型,就要求考生全面把握两大能力,一是贯彻力,二是执行力。举例说明:
有关部门拟在全球最高的妈祖圣像落成周年纪念日举办妈祖文化旅游节活动,需要一批志愿者向游客讲解妈祖文化。请你根据“给定资料4”,为志愿者写一份示范性的讲解稿。
什么是贯彻力?是对方针、精神及领导意图的理解,是作答题目的基础。这道题目的题干中要求为志愿者写示范性的讲解稿,向游客讲解妈祖文化,而其深层次的组织意图只是为了讲解吗?不是!而是使游客了解妈祖文化,使妈祖文化旅游节这一活动真正落地,深入游客心中,促进妈祖文化的传播。理解了这一点才能够把握题目的精髓。因此这一题目在书写答案时必须有所铺垫,撰写发文事由,才能体现我们对题目组织目标的理解。
那么,什么是执行力?即具体工作的实施。遵循依法行政原则、结合客观实际,及时有效完成任务。同样运用于这道题目中,即:要想传播妈祖文化,还需考虑到其他的一些题干告诉我们的现实要素。一是保证及时性,能够在全球最高的妈祖圣像落成周年纪念日举办妈祖文化旅游节活动这一时间节点内。二是有效性,讲解稿必须易讲解、易接受。易讲解即讲解稿本身逻辑清晰,志愿者拿过去之后不需要改变任何地方就能够很清楚地了解并将妈祖文化讲解透彻;易接受即游客能听懂,语言不能过于生涩;能够通过听讲解稿,了解妈祖文化旅游节活动,将此次比较空泛的活动通过讲解的载体变得易为接受,使其“落地”。
考虑到这些因素之后,考生方可全面作答。中公网校专家希望考生在平时的训练当中多思考,多审题,把题干吃透,方能有的放矢,提高申论的贯彻执行能力!

- luxin
- 2015/12/24 9:04:18
中公教育广财大学习中心
地址:广州市海珠区赤沙路18-4号(广东财经大学正门斜对面)
咨询热线:020-34044830、84094689
广财大公考QQ交流群:374011272
微信号:gcdoffcn
微博:@广财大中公教育
想要详细内容可加入以上各种渠道获取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汇总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垃圾换水”换出文明出行新风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贫困县炫富”倒逼管理创新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警惕雾霾“常态化”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5.2亿福彩巨奖引质疑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给养老子女发工资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别让圈子文化侵蚀官场生态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公积金建保障房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反腐与取消职工节日福利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非法器官买卖事件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审计土地出让金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精准扶贫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辩证看待当前的社会矛盾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公务员薪酬制度改革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分析:提高农村消费 扩大内需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强拆报刊亭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中国企业品牌之路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关注“失独家庭”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严禁“熊熊秸火”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屡见不鲜的山寨地标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高温下的权益保障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夺命”马拉松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洋雷锋"勇救落河女子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预算公开入法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招考制度改革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纠正畸形“考证热”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违法建筑治理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整治“官赖”现象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未成年人的安全教育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延长产假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取消职务消费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救命血清一剂难求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女大学生连遇险情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莫让“公务员小区”成为“特权小区”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乡贤返乡与农村治理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打车软件管理
2015年国家公务员申论热点:民生投入要三个“优先”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正本清源,谢师宴方能实至名归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城市“黑车”治理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促进市场公平竞争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利用大数据技术创新社会治理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创卫”为何让城市管理陷入尴尬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不避让救护车被“首罚”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公务员不好当”现象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科学立法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北京治理交通拥堵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金融创新与金融稳定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制造业发展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地下管网建设与城市安全发展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无形资产评估健康发展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高校学费涨价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电子商务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地方GDP高于全国不能“久病不医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冰桶挑战”给公益慈善注入新风气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孝道教育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贫困大学生诈骗资助者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微信十条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理性看待大学“豪华寝室”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剖析:培育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中小学生守则》删除“见义勇为”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卢伟冒死拦火车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郭美美”现象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官员媒介素养与公共话语能力建设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六旬老太“想见局长”被拘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解析:由公交一元钱引发的诚信问题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官员独董离职潮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马路上种黄豆事件之耕地保护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分析:提高农村消费,扩大内需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钓鱼执法”现象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官员不能拿“肖像权”作为挡箭牌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化解“中国大妈”被污名化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剖析:红十字会赈灾送棉被事件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剖析:全民阅读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北大天价培训班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习近平谈“三严三实”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治理检查评比之乱也是反四风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村霸”乱象凸显乡村治理弊端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食品安全问题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公务用车制度改革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禁炒状元”,让教育回归本质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公交纵火案之公共安全意识培养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钢琴进医院不如服务提速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别让"认证"成敛财游戏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互联网时代的知识产权保护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跨境电子商务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行政审批与作风建设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全民健身与职业体育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保护老年人合法权益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治理“拉链马路”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儿童血铅超标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低保乱象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京津冀一体化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文明看球 理性狂欢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史上最大罚单”不能一罚了之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斩断高考作弊利益链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未成年人监护制度
2015年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备考:文章论述"事实胜于雄辩"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规范退休官员兼职任职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城市湿地保护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公务员薪酬制度改革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备考:贯彻执行题,审题很关键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需要复习吗?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解析:三亚向居民发红包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让“吃空饷”成为“空想”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敬畏精神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共机构应做节能的“领跑者”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官员形象危机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工资指导线”别只是“风景线”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闯红灯“文明接力” 有效还要有法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发展文化产业,传承传统文化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严禁“熊熊秸火”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城市规划建设应尊重公众需求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关爱流动儿童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屡见不鲜的山寨地标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高温下的权益保障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别让狂热压倒了理性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莫让代客扫墓断送传统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备考:四个渠道找对策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规范退休官员兼职任职
地址:广州市海珠区赤沙路18-4号(广东财经大学正门斜对面)
咨询热线:020-34044830、84094689
广财大公考QQ交流群:374011272
微信号:gcdoffcn
微博:@广财大中公教育
想要详细内容可加入以上各种渠道获取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汇总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垃圾换水”换出文明出行新风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贫困县炫富”倒逼管理创新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警惕雾霾“常态化”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5.2亿福彩巨奖引质疑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给养老子女发工资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别让圈子文化侵蚀官场生态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公积金建保障房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反腐与取消职工节日福利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非法器官买卖事件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审计土地出让金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精准扶贫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辩证看待当前的社会矛盾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公务员薪酬制度改革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分析:提高农村消费 扩大内需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强拆报刊亭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中国企业品牌之路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关注“失独家庭”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严禁“熊熊秸火”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屡见不鲜的山寨地标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高温下的权益保障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夺命”马拉松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洋雷锋"勇救落河女子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预算公开入法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招考制度改革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纠正畸形“考证热”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违法建筑治理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整治“官赖”现象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未成年人的安全教育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延长产假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取消职务消费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救命血清一剂难求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女大学生连遇险情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莫让“公务员小区”成为“特权小区”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乡贤返乡与农村治理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打车软件管理
2015年国家公务员申论热点:民生投入要三个“优先”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正本清源,谢师宴方能实至名归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城市“黑车”治理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促进市场公平竞争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利用大数据技术创新社会治理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创卫”为何让城市管理陷入尴尬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不避让救护车被“首罚”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公务员不好当”现象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科学立法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北京治理交通拥堵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金融创新与金融稳定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制造业发展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地下管网建设与城市安全发展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无形资产评估健康发展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高校学费涨价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电子商务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地方GDP高于全国不能“久病不医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冰桶挑战”给公益慈善注入新风气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孝道教育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贫困大学生诈骗资助者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微信十条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理性看待大学“豪华寝室”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剖析:培育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中小学生守则》删除“见义勇为”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卢伟冒死拦火车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郭美美”现象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官员媒介素养与公共话语能力建设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六旬老太“想见局长”被拘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解析:由公交一元钱引发的诚信问题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官员独董离职潮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马路上种黄豆事件之耕地保护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分析:提高农村消费,扩大内需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钓鱼执法”现象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官员不能拿“肖像权”作为挡箭牌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化解“中国大妈”被污名化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剖析:红十字会赈灾送棉被事件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剖析:全民阅读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北大天价培训班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习近平谈“三严三实”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治理检查评比之乱也是反四风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村霸”乱象凸显乡村治理弊端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食品安全问题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公务用车制度改革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禁炒状元”,让教育回归本质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公交纵火案之公共安全意识培养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钢琴进医院不如服务提速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别让"认证"成敛财游戏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互联网时代的知识产权保护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跨境电子商务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行政审批与作风建设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全民健身与职业体育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保护老年人合法权益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治理“拉链马路”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儿童血铅超标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低保乱象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京津冀一体化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文明看球 理性狂欢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史上最大罚单”不能一罚了之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斩断高考作弊利益链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未成年人监护制度
2015年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备考:文章论述"事实胜于雄辩"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规范退休官员兼职任职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城市湿地保护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公务员薪酬制度改革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备考:贯彻执行题,审题很关键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需要复习吗?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解析:三亚向居民发红包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让“吃空饷”成为“空想”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敬畏精神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共机构应做节能的“领跑者”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官员形象危机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工资指导线”别只是“风景线”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闯红灯“文明接力” 有效还要有法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发展文化产业,传承传统文化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严禁“熊熊秸火”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城市规划建设应尊重公众需求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关爱流动儿童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屡见不鲜的山寨地标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高温下的权益保障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别让狂热压倒了理性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莫让代客扫墓断送传统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备考:四个渠道找对策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规范退休官员兼职任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