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格里昂(Glion)酒店管理学院排名榜的客观分析(转)

- 茶若然 LV.连长
- 2015/11/26 1:06:12
小编留意到,随着近年出国留学热潮的兴起,国人通过查看国外学校排名榜来了解学校信息已经成为潮流和趋势。然而,是否所有的学校排名信息都站在客观、中立的角度去分析学校情况?除了各个国家的学校排名榜,还有人不断按照专业来查询排名榜信息,就最近比较热门的酒店管理专业来说,在百度、Google等搜索引擎每天都有用户搜索“全球酒店管理学校排名榜” 、“世界酒店管理学校排名榜”等关键字来作为选择学校的参考信息。
有需求自然就会有产品。既然那么多人找这方面信息看,那么有关酒店管理学校的排名榜也层出不穷。如:
格里昂(Glion)酒店管理学院排名榜:2007年,瑞士格里昂(Glion)酒店管理学院,瑞士理诺士(Les Roches)酒店管理学院的母公司美国罗瑞特酒店学校集团(Laureate Hospitality Education)聘请一家英国市场调查商业机构TNS(Taylor Nelson Sofres)为其策划了一次“全球十大酒店管理学院排名”调查报告,而到2010年和2013年,同样由罗瑞特集团出资,由TNS再次编导,又一个“全球十大酒店管理学院排名” 出现在罗瑞特集团学院网站及各大留学代理机构网站。
这些换汤不换药的排名榜分别出现在2007年、2010年以及2013年。内容高度相似,所不同的,就只有制作的年份,以及个别院校的名次。在小编看来,这样商业化制作排名榜,对学生及家长来说都是一种忽悠。
2007年排名榜,内容来自格里昂、理诺士酒店管理学校官方博客:
* 刻意把集团旗下的学校与瑞士EHL洛桑酒店管理学院放在同一个等级。
2010年排名榜,内容来自格里昂酒店管理学校官方博客:
* 写明了这份调查是由罗瑞特酒店教育集团委托TNS去做这个排名榜。
2013年排名榜,内容来自格里昂酒店管理学校官方网站:
* 官网及TNS白皮书明确3份调查报告都是由罗瑞特集团委托TNS公司制作的相似的排名榜。
然而这个调查报告只是以换汤不换药的形式再次粉墨登场。笔者望能够用自身从业以来的经验剖析这份排名信息中的真伪,笔者的本意并非要对这些信息进行口诛笔伐,而是希望广大同行及未来酒店之栋梁一起用雪亮的眼睛,正确的心态,看待所谓“排名榜”。
现在,笔者就结合英、美的大学排名榜,来分析这个由Laureate美国罗瑞特酒店学校集团聘请的TNS公司闭门打造的“Top 10 International Hospitality Management Schools in the World for an International Career”的排名调查报告。而检查一份排名报告是否客观可靠,一定要从这个排名报告是由“谁发起,谁制作,谁参与,谁认可”方面着手研究。
一、 排名榜的立场关键——“谁发起” :美国罗瑞特酒店学校集团(Laureate Hospitality Education)
TNS排名榜:发起人及出资人均是“Laureate Hospitality Education”这一美国学校集团 ,这个发起人及出资人也正是TNS排名调查报告结果中并列排名第2的理诺士(瑞士),格里昂(瑞士) 以及排名第6的理诺士(西班牙)的母公司。
美国排名榜:在美国,就要数《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杂志的美国大学排行榜最为权威,因为其排行的对象是经过全美教育委员(American council on Education)组成的权威性评估机构鉴定认可的。
英国排名榜:到目前为止,下列报纸发布过各类英国大学排名,《泰晤士报》(The Times)、《金融时报》(The Financial)、《每日电讯报》(The Daily Telegraph)、《卫报》(Guardian)。其中,《泰晤士报》的英国大学排名由于其悠久的历史和完备的数据被大多数中国留学生所接受。从1992年至今,英国大学排名不断更新、完善,各类指标层出不穷,至今,有110所大学分别被列入各类排名。
可见,美、英两国的大学排名榜主要由所在国国内的新闻媒体或调研机构自发组织并发布高等学校排行结果,这样,从组织机构上,保证了评估的客观公正性,其价值取向也最大限度地反映了实际的情况。这与高校排行的目的一致。成立独立于高教主管部门的评估主体已是世界性趋势,它们都是教评分开的典范
对于,美、英这样的“教评分开”的排名调查,尚且遭到辛辣的批评,被公众指出他们可能会因为各有自己所谓的“标准”,而无法客观公正做出排名,更有批评者认为,这种排行榜可能导致一些大学大搞“数字游戏”,而一些高校管理人员承认,在接受调查时采取过降低竞争对手声望打分的策略,还有一些人拒绝和这些发起排名的媒体合作以免受制于这些媒体。对于英、美这样相对客观公正的排名榜,尚且遭到如此多的质疑,而面对今天摆在我们面前的 “全球十大酒店管理学院排名”,未免让人担心其“标准”及“倾向性”问题。另外,进行调查的公司TNS,从来没有进行过英国本土学校的调查,笔者是否可以由此推断TNS进行学术调查的客观性和公平性并没有获得英国本土的认可?
二、 排行榜的调查机构——“谁制作”:英国市场调查商业机构TNS(Taylor Nelson Sofres)
1997年总部位于英国的Taylor Nelson AGB与总部位于法国的Sofres公司合并形成了TNS,属于市场调研的商业机构,主要为企业提供市场信息、分析、洞识和咨询服务。TNS是作为企业的服务提供商,而不是作为一个客观公正的权威公益机构而开展市场调研工作,因此调研结果往往很容易受到企业雇主的设定与限制,甚至有可能受到金钱利益等而制作调研结果特意迎合企业的需求,企业也就可以借此来宣传。例如关于2010年的世界酒店管理排行榜,同一年却有两个不同的结果:
* 2010年格里昂宣传的TNS排行榜为瑞士洛桑排名第一。
* 2010年蓝山宣传的TNS排行榜为澳大利亚蓝山酒店管理学院排名第一,澳大利亚蓝山也是美国罗瑞特酒店学校集团(Laureate Hospitality Education)旗下学校。
一、 调查报告的关键因素——“谁参与”——即数据从哪里来
从统计学的角度来分析,本次调研定位为“全球10大酒店管理学院”,原则上属于结论性调研,与探测性调研不同的是,这是属于正规的市场调研活动,不是随机的、内部计划的探究调研,而是公开的、具有极大参考性的结论性报告。在确定抽样方法和样本容量的时候,既要考虑调查目的、调查性质和精度要求(抽样误差)等,又要考虑实际操作的可实施性,非抽样误差的控制、经费预算等。而我们看到的TNS调查报告,却显得捉襟见肘:
首先,从抽样总体来看:在常规的抽样方式下,样本容量越大,估计精度就越高,当然所需费用也越大。TNS作为市场调研公司,指出本次调查的潜在被调查者(目标总体)达50,000人之多,其中10,000人打开调查邮件,虽然样本容量的大小不取决于目标总体的多少,但报告又指出最终只抽取181份作为样本进行分析(比2007年的调查报告的275份还少)?那么另外 819份问卷究竟是拒答/无效问卷?这个选择的过程是否涉及人为性的筛选?这一点非常值得怀疑。 “在经费资源充足和目标总体巨大的情况下,这类关乎重要的决策,调研公司有能力获取更多的数据和更准确的信息,这就需要较大的样本。” (巴比,《社会研究方法》,2005年),但本次TNS调研的样本容量还没到达抽样总体的20%,因此,笔者认为报告数据存在巨大的误差。
第二,以调查维度来分析:从报告中可知,本次调研是基于“偏向选择哪一间学校的毕业生”作为维度展开调研,不难看出存在局限性:基于被调查者背景:有否了解过参选的74间酒店管理学校?是否曾经面试、招聘或接触过来自74间院校的毕业生?是哪74间学校?凭什么标准选出这74间学校?
在此调查报告原文中,明确强调了非常重要的一点:“可供选择的酒店管理学校必须满足使用英语授课这一条件”。这就是说,在调查中可供选择的74所学校每一所学校都是为学生提供英语授课课程的。然而,光是在出现在调查结果的十所学校排名中,就有两所学校是不满足此项至关重要的条件的。这两所学校分别是:排名第七的瓦岱勒酒店管理学院(法国),以及排名第十的日内瓦酒店管理学院(瑞士 )。其中,瓦岱勒酒店管理学院(法国)主要使用法语授课。在巴黎、里昂、波尔多校区,课程采用的是全法语教学,在尼姆校区,只有一项课程是使用英语教学的。另外,排名第十的日内瓦酒店管理学院则完全没有使用英语授课的课程。
仅仅是榜上有名的10所学校就已经有两所学校不满足符合调查选项的条件,那74所学校中除被选中的10所以外,其余剩下的64所里又是有多少所学校不满足此项英语授课的条件呢?
此外,可能是为了彰显此次调查所谓的可靠性及客观性,调查报告在Key Finding中指出“被调查者在做问卷调查时,若觉得某个酒店学校是最优秀的,而问卷中没有标出,那么他也可以在问卷上写出该校的名称。”让人产生疑问的是,若是理诺士酒店管理学院、格里昂酒店管理学院等院校不在可供选择之列,而是需要被调查者自行主动填写,此次的调查结果是否又会有所不同呢?
二、 权威机构的看法——“谁认可”——酒店学校协会ASEH酒店学校协会发表声明表达不满此类学术造假行为
而早在2008年,在享有酒店管理教育摇篮之称的瑞士,其最权威的酒店学校协会ASEH就曾针对罗瑞特集团及TNS于2007年打造的排名榜发表了声明。其表明,“目前并不存在任何官方的以及受公众承认的酒店管理学校排名结果。然而,很多机构怀着不同目的制作关于瑞士、欧洲、美国甚至全球的酒店管理学校的排名。” ,“学生很难从这些所谓的排名结果中获取准确信息。学生想要借助这些排名信息作清晰准确的判断,必须先了解这些排名背后的关键信息:这些排名的标准是什么。但很遗憾,这些给出排名的学校,主要目的是妄想在其自制的、标准不明确的排名榜中自居‘第一’或‘最优秀’,作为一种市场推广的手段。 ”
最后,经过上述分析,笔者认为,这份调查报告可能存在极大误差,以及受控于人为因素而不具有参考价值,总结原因有四
一、 排名调查发起人是本次排名榜的最大受益者罗瑞特酒店管理学校集团(排名前十全部都是罗瑞特集团旗下学校:瑞士理诺士,瑞士格里昂、西班牙理诺士学院、蓝山酒店管理学院)
二、 调研机构为商业性质,缺乏客观公平的态度
三、 过于简单的调查行为,导致调查数据不清,调查报告前后矛盾,缺乏说服力
四、 权威酒店学校协会ASEH发表声明表达对这种私自排名行为的持否认态度(ASEH的声明请见附件三)
评价一所酒店管理学校应该综合办学历史、硬件设备、师资力量、学生评价以及行业认可等多个方面去衡量。一所好的学校有其自然形成的声誉,但我们往往无法量化或衡量声誉的重量,就正如塔尔萨大学(University of Tulsa)教务长托马斯斯特利(Thomas Staley)先生的比喻:"一所院校的声誉有点像从海上飘到内陆的雾,你知道它在那里,但就是抓不住。"
因此,单靠急功近利的商业操作是无法真正获得良好的口碑,单靠一些没有层次的简单问卷也无法创造出来的。笔者在此呼吁所有酒店管理学校的经营者,不要为了追逐利益,用这些带倾向性的“排名榜”作为推广武器而误导我们酒店行业未来的栋梁。
有需求自然就会有产品。既然那么多人找这方面信息看,那么有关酒店管理学校的排名榜也层出不穷。如:
格里昂(Glion)酒店管理学院排名榜:2007年,瑞士格里昂(Glion)酒店管理学院,瑞士理诺士(Les Roches)酒店管理学院的母公司美国罗瑞特酒店学校集团(Laureate Hospitality Education)聘请一家英国市场调查商业机构TNS(Taylor Nelson Sofres)为其策划了一次“全球十大酒店管理学院排名”调查报告,而到2010年和2013年,同样由罗瑞特集团出资,由TNS再次编导,又一个“全球十大酒店管理学院排名” 出现在罗瑞特集团学院网站及各大留学代理机构网站。
这些换汤不换药的排名榜分别出现在2007年、2010年以及2013年。内容高度相似,所不同的,就只有制作的年份,以及个别院校的名次。在小编看来,这样商业化制作排名榜,对学生及家长来说都是一种忽悠。
2007年排名榜,内容来自格里昂、理诺士酒店管理学校官方博客:
* 刻意把集团旗下的学校与瑞士EHL洛桑酒店管理学院放在同一个等级。
2010年排名榜,内容来自格里昂酒店管理学校官方博客:
* 写明了这份调查是由罗瑞特酒店教育集团委托TNS去做这个排名榜。
2013年排名榜,内容来自格里昂酒店管理学校官方网站:
* 官网及TNS白皮书明确3份调查报告都是由罗瑞特集团委托TNS公司制作的相似的排名榜。
然而这个调查报告只是以换汤不换药的形式再次粉墨登场。笔者望能够用自身从业以来的经验剖析这份排名信息中的真伪,笔者的本意并非要对这些信息进行口诛笔伐,而是希望广大同行及未来酒店之栋梁一起用雪亮的眼睛,正确的心态,看待所谓“排名榜”。
现在,笔者就结合英、美的大学排名榜,来分析这个由Laureate美国罗瑞特酒店学校集团聘请的TNS公司闭门打造的“Top 10 International Hospitality Management Schools in the World for an International Career”的排名调查报告。而检查一份排名报告是否客观可靠,一定要从这个排名报告是由“谁发起,谁制作,谁参与,谁认可”方面着手研究。
一、 排名榜的立场关键——“谁发起” :美国罗瑞特酒店学校集团(Laureate Hospitality Education)
TNS排名榜:发起人及出资人均是“Laureate Hospitality Education”这一美国学校集团 ,这个发起人及出资人也正是TNS排名调查报告结果中并列排名第2的理诺士(瑞士),格里昂(瑞士) 以及排名第6的理诺士(西班牙)的母公司。
美国排名榜:在美国,就要数《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杂志的美国大学排行榜最为权威,因为其排行的对象是经过全美教育委员(American council on Education)组成的权威性评估机构鉴定认可的。
英国排名榜:到目前为止,下列报纸发布过各类英国大学排名,《泰晤士报》(The Times)、《金融时报》(The Financial)、《每日电讯报》(The Daily Telegraph)、《卫报》(Guardian)。其中,《泰晤士报》的英国大学排名由于其悠久的历史和完备的数据被大多数中国留学生所接受。从1992年至今,英国大学排名不断更新、完善,各类指标层出不穷,至今,有110所大学分别被列入各类排名。
可见,美、英两国的大学排名榜主要由所在国国内的新闻媒体或调研机构自发组织并发布高等学校排行结果,这样,从组织机构上,保证了评估的客观公正性,其价值取向也最大限度地反映了实际的情况。这与高校排行的目的一致。成立独立于高教主管部门的评估主体已是世界性趋势,它们都是教评分开的典范
对于,美、英这样的“教评分开”的排名调查,尚且遭到辛辣的批评,被公众指出他们可能会因为各有自己所谓的“标准”,而无法客观公正做出排名,更有批评者认为,这种排行榜可能导致一些大学大搞“数字游戏”,而一些高校管理人员承认,在接受调查时采取过降低竞争对手声望打分的策略,还有一些人拒绝和这些发起排名的媒体合作以免受制于这些媒体。对于英、美这样相对客观公正的排名榜,尚且遭到如此多的质疑,而面对今天摆在我们面前的 “全球十大酒店管理学院排名”,未免让人担心其“标准”及“倾向性”问题。另外,进行调查的公司TNS,从来没有进行过英国本土学校的调查,笔者是否可以由此推断TNS进行学术调查的客观性和公平性并没有获得英国本土的认可?
二、 排行榜的调查机构——“谁制作”:英国市场调查商业机构TNS(Taylor Nelson Sofres)
1997年总部位于英国的Taylor Nelson AGB与总部位于法国的Sofres公司合并形成了TNS,属于市场调研的商业机构,主要为企业提供市场信息、分析、洞识和咨询服务。TNS是作为企业的服务提供商,而不是作为一个客观公正的权威公益机构而开展市场调研工作,因此调研结果往往很容易受到企业雇主的设定与限制,甚至有可能受到金钱利益等而制作调研结果特意迎合企业的需求,企业也就可以借此来宣传。例如关于2010年的世界酒店管理排行榜,同一年却有两个不同的结果:
* 2010年格里昂宣传的TNS排行榜为瑞士洛桑排名第一。
* 2010年蓝山宣传的TNS排行榜为澳大利亚蓝山酒店管理学院排名第一,澳大利亚蓝山也是美国罗瑞特酒店学校集团(Laureate Hospitality Education)旗下学校。
一、 调查报告的关键因素——“谁参与”——即数据从哪里来
从统计学的角度来分析,本次调研定位为“全球10大酒店管理学院”,原则上属于结论性调研,与探测性调研不同的是,这是属于正规的市场调研活动,不是随机的、内部计划的探究调研,而是公开的、具有极大参考性的结论性报告。在确定抽样方法和样本容量的时候,既要考虑调查目的、调查性质和精度要求(抽样误差)等,又要考虑实际操作的可实施性,非抽样误差的控制、经费预算等。而我们看到的TNS调查报告,却显得捉襟见肘:
首先,从抽样总体来看:在常规的抽样方式下,样本容量越大,估计精度就越高,当然所需费用也越大。TNS作为市场调研公司,指出本次调查的潜在被调查者(目标总体)达50,000人之多,其中10,000人打开调查邮件,虽然样本容量的大小不取决于目标总体的多少,但报告又指出最终只抽取181份作为样本进行分析(比2007年的调查报告的275份还少)?那么另外 819份问卷究竟是拒答/无效问卷?这个选择的过程是否涉及人为性的筛选?这一点非常值得怀疑。 “在经费资源充足和目标总体巨大的情况下,这类关乎重要的决策,调研公司有能力获取更多的数据和更准确的信息,这就需要较大的样本。” (巴比,《社会研究方法》,2005年),但本次TNS调研的样本容量还没到达抽样总体的20%,因此,笔者认为报告数据存在巨大的误差。
第二,以调查维度来分析:从报告中可知,本次调研是基于“偏向选择哪一间学校的毕业生”作为维度展开调研,不难看出存在局限性:基于被调查者背景:有否了解过参选的74间酒店管理学校?是否曾经面试、招聘或接触过来自74间院校的毕业生?是哪74间学校?凭什么标准选出这74间学校?
在此调查报告原文中,明确强调了非常重要的一点:“可供选择的酒店管理学校必须满足使用英语授课这一条件”。这就是说,在调查中可供选择的74所学校每一所学校都是为学生提供英语授课课程的。然而,光是在出现在调查结果的十所学校排名中,就有两所学校是不满足此项至关重要的条件的。这两所学校分别是:排名第七的瓦岱勒酒店管理学院(法国),以及排名第十的日内瓦酒店管理学院(瑞士 )。其中,瓦岱勒酒店管理学院(法国)主要使用法语授课。在巴黎、里昂、波尔多校区,课程采用的是全法语教学,在尼姆校区,只有一项课程是使用英语教学的。另外,排名第十的日内瓦酒店管理学院则完全没有使用英语授课的课程。
仅仅是榜上有名的10所学校就已经有两所学校不满足符合调查选项的条件,那74所学校中除被选中的10所以外,其余剩下的64所里又是有多少所学校不满足此项英语授课的条件呢?
此外,可能是为了彰显此次调查所谓的可靠性及客观性,调查报告在Key Finding中指出“被调查者在做问卷调查时,若觉得某个酒店学校是最优秀的,而问卷中没有标出,那么他也可以在问卷上写出该校的名称。”让人产生疑问的是,若是理诺士酒店管理学院、格里昂酒店管理学院等院校不在可供选择之列,而是需要被调查者自行主动填写,此次的调查结果是否又会有所不同呢?
二、 权威机构的看法——“谁认可”——酒店学校协会ASEH酒店学校协会发表声明表达不满此类学术造假行为
而早在2008年,在享有酒店管理教育摇篮之称的瑞士,其最权威的酒店学校协会ASEH就曾针对罗瑞特集团及TNS于2007年打造的排名榜发表了声明。其表明,“目前并不存在任何官方的以及受公众承认的酒店管理学校排名结果。然而,很多机构怀着不同目的制作关于瑞士、欧洲、美国甚至全球的酒店管理学校的排名。” ,“学生很难从这些所谓的排名结果中获取准确信息。学生想要借助这些排名信息作清晰准确的判断,必须先了解这些排名背后的关键信息:这些排名的标准是什么。但很遗憾,这些给出排名的学校,主要目的是妄想在其自制的、标准不明确的排名榜中自居‘第一’或‘最优秀’,作为一种市场推广的手段。 ”
最后,经过上述分析,笔者认为,这份调查报告可能存在极大误差,以及受控于人为因素而不具有参考价值,总结原因有四
一、 排名调查发起人是本次排名榜的最大受益者罗瑞特酒店管理学校集团(排名前十全部都是罗瑞特集团旗下学校:瑞士理诺士,瑞士格里昂、西班牙理诺士学院、蓝山酒店管理学院)
二、 调研机构为商业性质,缺乏客观公平的态度
三、 过于简单的调查行为,导致调查数据不清,调查报告前后矛盾,缺乏说服力
四、 权威酒店学校协会ASEH发表声明表达对这种私自排名行为的持否认态度(ASEH的声明请见附件三)
评价一所酒店管理学校应该综合办学历史、硬件设备、师资力量、学生评价以及行业认可等多个方面去衡量。一所好的学校有其自然形成的声誉,但我们往往无法量化或衡量声誉的重量,就正如塔尔萨大学(University of Tulsa)教务长托马斯斯特利(Thomas Staley)先生的比喻:"一所院校的声誉有点像从海上飘到内陆的雾,你知道它在那里,但就是抓不住。"
因此,单靠急功近利的商业操作是无法真正获得良好的口碑,单靠一些没有层次的简单问卷也无法创造出来的。笔者在此呼吁所有酒店管理学校的经营者,不要为了追逐利益,用这些带倾向性的“排名榜”作为推广武器而误导我们酒店行业未来的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