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武侠小说中学做结构设计】_作者 CADKING

- 错过就成了伤 LV.连长
- 2015/10/29 7:41:21
"前言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1995年,我是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从绘图员到助理设计师,到一名熟练的结构设计师,到专业负责人,到项目负责人,到总工,到管理者,可以说结构设计行业的所有岗位,几乎都做过了一遍,07年来单位实习的几个研究生,让我看到了当年我的影子,在论坛上的一些帖子里,我也看到了初入此行业人的心声,他们的一些想法,和我当年如出一辙。作为一名没有师父带的过来人,13年的风风雨雨,能够走到今天,感慨也是很多,我觉得有必要和新人说说我对结构设计的一些看法,起码能让他们知道以后他们走上的是什么样的道路,可以怎么走,也许看了我的帖子,能够少走点弯路,跟个帖,我会比较高兴。
____ CADKING“
从武侠小说中学做结构设计之1少林长拳
http://bbs.co188.com/content/0_1224010_1.html
从武侠小说中学做结构设计之2少林七十二绝技
http://bbs.co188.com/content/0_1228783_1.html
从武侠小说中学做结构设计之3江湖夜话
http://bbs.co188.com/content/0_1232712_1.html
从武侠小说中学做结构设计之4决战前夕
http://bbs.co188.com/content/0_1236255_1.html
从武侠小说中学做结构设计之5剑宗气宗
http://bbs.co188.com/content/0_1239463_1.html
从武侠小说中学做结构设计之6传功之道
http://bbs.co188.com/content/0_1244153_1.html
从武侠小说中学做结构设计之7百花错拳
http://bbs.co188.com/content/0_1247875_1.html
从武侠小说中学做结构设计之8独孤九剑
http://bbs.co188.com/content/0_1250979_1.html
从武侠小说中学做结构设计之9手中无图,心中有图
http://bbs.co188.com/content/0_1254817_1.html
从武侠小说中学做结构设计之10人在江湖
http://bbs.co188.com/content/0_1258894_1.html
从武侠小说中学做结构设计之11图即是我,我即是图
http://bbs.co188.com/content/0_1261753_1.html

- visioner
- 2015/10/29 9:38:28
从武侠小说中学做结构设计之1少林长拳
作者 CADKING
http://hi.baidu.com/cadking
刚进单位的结构设计新手往往会遇到这样的困惑:其他人忙的都想要分身了,可新手却是没事做,闲的快疯了,脸皮又薄,不好意思问别人要活干,又怕别人不信任自己,又怕给了活干不好,回到家后又恨自己这么没用,不知道该从哪下手去学,整天不知道干吗,想学东西不知道从哪下手,整天迷茫的很,心情也就变的很郁闷,新手到底该从哪个地方入手?让我们先来看段《鹿鼎记》:
金庸《鹿鼎记》第二十二回(节选):
澄观见韦小宝什么拳法都不会,也不生气,说道:“咱们少林派武功循序渐进,入门之后先学少林长拳,熟习之后,再学罗汉拳,然后学伏虎拳,内功外功有相当根柢了,可以学韦陀掌。如果不学韦陀掌,那么学大慈大悲千手式也可以”…………只听澄观续道:“不论学韦陀掌或大慈大悲千手式,聪明勤力的,学七八年也差不多了。如果悟性高,可以跟着学散花掌。学到散花掌,武林中别派子弟,就不大敌得过了。是否能学波罗蜜手,要看各人性子不近于练武,进境慢些。再过十年,净清或许可以练韦陀掌。净济学武不专心,我看还是专门念金刚经参禅的为是。”
韦小宝倒抽了口凉气,说道:“你说那一指禅并不难学,可是从少林长拳练起,一路路拳法练将下来,练成这一指禅,要几年功夫?”
澄观道:“这在般若堂的典籍中是有得记载的。五代后晋年间,本寺有一位法慧禅师,生有宿慧,入寺不过三十六年,就练成了一指禅,进展神速,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料想他前生一定是一位武学大宗师,许多功夫是前生带来的。其次是南宋建炎年间,有一位灵兴禅师,也不过花了三十九年时光。那都是天纵聪明、百年难遇的奇才,令人好生佩服。前辈典型,后人也只有神驰想像了。”
少林长拳是少林派各项功夫的基本功,只有练好了少林长拳,才能继续修炼其他武功,一个真正独立工作的结构设计师也要能综合运用各种规范及设计软件,才能做出合格的设计。新人必须纠正这样一种观念,就是大学毕业,有单位接收你了,就能工作了,实际上大学里学的只不过相当于蹲马步而已,真的要想成为一个真正的结构设计师,就要把心态归零,当自己什么都不会,重新开始学习,在你整个人生里,这种学习必须一直持续,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就是这个意思。
结构设计中的“少林长拳”是什么?我认为就是要学会如何看规范和对设计软件操作过程的熟悉。
对新人的起码要求之一就是要熟悉规范,很多新人都看不进去,觉得规范太枯燥了,还有的人觉得做设计就应该天马行空,随心所欲,为什么要有那么多规范要约束创造力呢?于是就有抗拒情绪,更别说看进去了。
那就说说什么是规范?为什么要遵守规范?
法律法规是人们生活中的行为准则,违反就要受到处罚。请看所有能够公开正常渠道出售的商品,在产品的包装上你都可以找到它的“产品标准号”或者“执行标准号”,规范是对这个社会上所有的商品的一个制约,一个标准,只有达到这个标准的商品才允许出售。比如大家都知道的食品中的有害化学物质含量不得大于多少,化妆品的铅含量这些问题就属于食品规范,化妆品制造规范中规定的内容,但是有些常识性的事情,规范中也不可能一一列出,如今年发生的三鹿奶粉事件,就迫使国家必须出台专门检测三聚氰胺的食品标准,制定食品标准的一个原则是,一种化学物质无论是否有毒有害,只要允许添加到食品中,就必须要有一个标准,要进行检测;只要不允许添加到食品中,就不设立标准,也不进行日常检测。按照我国现行法律法规规定,三聚氰胺是一种非食品用化学物质,绝不允许添加在食品中,不但我国没有相关标准,在世界各国都没有这个标准。如果有标准的话,就意味着企业和政府部门必须检测企业生产的食品中是否含有三聚氰胺,那么我们还有很多种不允许添加在食品中的化学物质,都要定一个标准,都要检测——这是不可能的,根本查不过来。
设计这项工作从本质上来说和一般的商品生产并无本质区别,只不过设计单位的最终产品比较特殊,是设计图纸,建设方拿到这份图纸就可以请一家具有资质的施工单位,造出符合他自己本身的客户使用要求及国家质量监督部门(审图公司和质检站)要求的建筑物,国家规定的规范规程就是为了生产出合格的施工图纸,设计工作中必须要遵守的行为准则,所以我们的设计必须是符合规范的。设计规范是对设计具体步骤、计算内容和方法及技术细节的规定,是设计人员在技术问题上相互谐调的准则。
规范和规范的条文说明,都可以作为我们的设计依据,设计讲究的是“无一字无出处,无一字无来历”。对规范的某些条文理解有歧义时,可以在条文说明中得到进一步的解答,条文说明往往也会解释此条规范条文的来历。所以在看规范的时候,要连条文说明一起看,会理解的更清楚。
我国的规范也正在同国际接轨,规范中有了强制性条文(黑体字),强制性条文就是法律,必须严格执行,而且,此类条文大多是原则性的东西。至于具体的计算方法,如果你有理有据或更合理,可以不按规范执行。当然,目前在图纸审查时可能会有点问题。再者,美国的规范一般在前言写明,使用者必须有足够的经验,出现问题规范不替你负责。而我国现在是只要按规范走,出问题自己不用负责的,将来,可能会改变,所以,就对设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检验你的设计是否合格,即使竣工了,用户入住了,也不能认为就一定合格了,没有地震的检验,就一直不知道最终是否合格,因为我们的设计是按规范这个总纲来做的,并没有接受过真正地震的检验。曾经我也以为地震是离我们很遥远的事情,可是汶川大地震,却真真切切地告诉我们,地震就在我们的身边,结构设计师大部分的精力,就是为了对付这种自然灾害的。生命最可贵,不可能重来,一个合格的建筑,最起码的一点要求就是要能尽可能地保护生命的安全。我们设计的房子在地震的时候,能够迟一分钟倒塌,就能挽救多少人的生命?规范中的抗震措施,是要实实在在地落实在设计中的。那些看似不起眼的拉墙筋,构造柱,在地震中却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看规范看规范,并不是要让你把规范倒背如流,而是要在脑子中有个概念,规范上何处曾对具体的做法做出了规定,以便用到时去翻一下规范的具体规定,有些常用的,用的多了也就记住了,结构设计不是学校考试,永远都可以开卷考的,如果压根都不知道规范曾经有过这样的规定,又何谈去遵守?实际上,由于工程实例的千变万化,和规范的升级换代,规范也是常看常新的,每次在具体工程中都会有不同的理解深度。
新人必须熟悉掌握的几本最基本的规范和图集。
1. GB50009-2001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2006年版)
2. GB50007-200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3. GB50010-2002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4. GB50003-2001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5. GB50011-2001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008年版)
6. GB/T 50001-2001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
7. GB/T 50105-2001 建筑结构制图标准
8. 03G101-1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规则和构造详图
如果你不知道从哪里学起,就从这几本开始看起吧,就这几本书里的东西就够熟悉好久的了。
话又说回来,一直看规范,确实也是件挺乏味的事情,最好去下施工现场,看看具体的做法,再和设计常用的软件如AutoCAD和PKPM的学习同步进行,好多人软件说明书都没有仔细看过一遍,就开始干活,然后就边干边问别人,问到最后自己都不好意思了,还不如一开始就先详细地看一遍说明书。学习AutoCAD最好的老师是HELP,里面内容很详细,先通看一遍命令,熟悉基本的东西,再考虑实际绘图的时候用哪些命令效率最高,PKPM也是一样,现在网上能下载PKPM说明书的地方也很多,在优盘里存一份,随身带着,随时都可以看看。“拳不离手,曲不离口”,软件每天都要自己用用,熟悉起来就快了,不光是上班的时候用,下班回家了也要用用,曾经看到某个群里有位高人感慨地说:“看来软件这东西,还是要像女人一样,要经常摸到起才要得哦!”
东拉西扯了这么多,希望能帮助每个想上进的新人找到练好“少林长拳”的路。
(本文完)
作者 CADKING
http://hi.baidu.com/cadking
刚进单位的结构设计新手往往会遇到这样的困惑:其他人忙的都想要分身了,可新手却是没事做,闲的快疯了,脸皮又薄,不好意思问别人要活干,又怕别人不信任自己,又怕给了活干不好,回到家后又恨自己这么没用,不知道该从哪下手去学,整天不知道干吗,想学东西不知道从哪下手,整天迷茫的很,心情也就变的很郁闷,新手到底该从哪个地方入手?让我们先来看段《鹿鼎记》:
金庸《鹿鼎记》第二十二回(节选):
澄观见韦小宝什么拳法都不会,也不生气,说道:“咱们少林派武功循序渐进,入门之后先学少林长拳,熟习之后,再学罗汉拳,然后学伏虎拳,内功外功有相当根柢了,可以学韦陀掌。如果不学韦陀掌,那么学大慈大悲千手式也可以”…………只听澄观续道:“不论学韦陀掌或大慈大悲千手式,聪明勤力的,学七八年也差不多了。如果悟性高,可以跟着学散花掌。学到散花掌,武林中别派子弟,就不大敌得过了。是否能学波罗蜜手,要看各人性子不近于练武,进境慢些。再过十年,净清或许可以练韦陀掌。净济学武不专心,我看还是专门念金刚经参禅的为是。”
韦小宝倒抽了口凉气,说道:“你说那一指禅并不难学,可是从少林长拳练起,一路路拳法练将下来,练成这一指禅,要几年功夫?”
澄观道:“这在般若堂的典籍中是有得记载的。五代后晋年间,本寺有一位法慧禅师,生有宿慧,入寺不过三十六年,就练成了一指禅,进展神速,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料想他前生一定是一位武学大宗师,许多功夫是前生带来的。其次是南宋建炎年间,有一位灵兴禅师,也不过花了三十九年时光。那都是天纵聪明、百年难遇的奇才,令人好生佩服。前辈典型,后人也只有神驰想像了。”
少林长拳是少林派各项功夫的基本功,只有练好了少林长拳,才能继续修炼其他武功,一个真正独立工作的结构设计师也要能综合运用各种规范及设计软件,才能做出合格的设计。新人必须纠正这样一种观念,就是大学毕业,有单位接收你了,就能工作了,实际上大学里学的只不过相当于蹲马步而已,真的要想成为一个真正的结构设计师,就要把心态归零,当自己什么都不会,重新开始学习,在你整个人生里,这种学习必须一直持续,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就是这个意思。
结构设计中的“少林长拳”是什么?我认为就是要学会如何看规范和对设计软件操作过程的熟悉。
对新人的起码要求之一就是要熟悉规范,很多新人都看不进去,觉得规范太枯燥了,还有的人觉得做设计就应该天马行空,随心所欲,为什么要有那么多规范要约束创造力呢?于是就有抗拒情绪,更别说看进去了。
那就说说什么是规范?为什么要遵守规范?
法律法规是人们生活中的行为准则,违反就要受到处罚。请看所有能够公开正常渠道出售的商品,在产品的包装上你都可以找到它的“产品标准号”或者“执行标准号”,规范是对这个社会上所有的商品的一个制约,一个标准,只有达到这个标准的商品才允许出售。比如大家都知道的食品中的有害化学物质含量不得大于多少,化妆品的铅含量这些问题就属于食品规范,化妆品制造规范中规定的内容,但是有些常识性的事情,规范中也不可能一一列出,如今年发生的三鹿奶粉事件,就迫使国家必须出台专门检测三聚氰胺的食品标准,制定食品标准的一个原则是,一种化学物质无论是否有毒有害,只要允许添加到食品中,就必须要有一个标准,要进行检测;只要不允许添加到食品中,就不设立标准,也不进行日常检测。按照我国现行法律法规规定,三聚氰胺是一种非食品用化学物质,绝不允许添加在食品中,不但我国没有相关标准,在世界各国都没有这个标准。如果有标准的话,就意味着企业和政府部门必须检测企业生产的食品中是否含有三聚氰胺,那么我们还有很多种不允许添加在食品中的化学物质,都要定一个标准,都要检测——这是不可能的,根本查不过来。
设计这项工作从本质上来说和一般的商品生产并无本质区别,只不过设计单位的最终产品比较特殊,是设计图纸,建设方拿到这份图纸就可以请一家具有资质的施工单位,造出符合他自己本身的客户使用要求及国家质量监督部门(审图公司和质检站)要求的建筑物,国家规定的规范规程就是为了生产出合格的施工图纸,设计工作中必须要遵守的行为准则,所以我们的设计必须是符合规范的。设计规范是对设计具体步骤、计算内容和方法及技术细节的规定,是设计人员在技术问题上相互谐调的准则。
规范和规范的条文说明,都可以作为我们的设计依据,设计讲究的是“无一字无出处,无一字无来历”。对规范的某些条文理解有歧义时,可以在条文说明中得到进一步的解答,条文说明往往也会解释此条规范条文的来历。所以在看规范的时候,要连条文说明一起看,会理解的更清楚。
我国的规范也正在同国际接轨,规范中有了强制性条文(黑体字),强制性条文就是法律,必须严格执行,而且,此类条文大多是原则性的东西。至于具体的计算方法,如果你有理有据或更合理,可以不按规范执行。当然,目前在图纸审查时可能会有点问题。再者,美国的规范一般在前言写明,使用者必须有足够的经验,出现问题规范不替你负责。而我国现在是只要按规范走,出问题自己不用负责的,将来,可能会改变,所以,就对设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检验你的设计是否合格,即使竣工了,用户入住了,也不能认为就一定合格了,没有地震的检验,就一直不知道最终是否合格,因为我们的设计是按规范这个总纲来做的,并没有接受过真正地震的检验。曾经我也以为地震是离我们很遥远的事情,可是汶川大地震,却真真切切地告诉我们,地震就在我们的身边,结构设计师大部分的精力,就是为了对付这种自然灾害的。生命最可贵,不可能重来,一个合格的建筑,最起码的一点要求就是要能尽可能地保护生命的安全。我们设计的房子在地震的时候,能够迟一分钟倒塌,就能挽救多少人的生命?规范中的抗震措施,是要实实在在地落实在设计中的。那些看似不起眼的拉墙筋,构造柱,在地震中却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看规范看规范,并不是要让你把规范倒背如流,而是要在脑子中有个概念,规范上何处曾对具体的做法做出了规定,以便用到时去翻一下规范的具体规定,有些常用的,用的多了也就记住了,结构设计不是学校考试,永远都可以开卷考的,如果压根都不知道规范曾经有过这样的规定,又何谈去遵守?实际上,由于工程实例的千变万化,和规范的升级换代,规范也是常看常新的,每次在具体工程中都会有不同的理解深度。
新人必须熟悉掌握的几本最基本的规范和图集。
1. GB50009-2001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2006年版)
2. GB50007-200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3. GB50010-2002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4. GB50003-2001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5. GB50011-2001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008年版)
6. GB/T 50001-2001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
7. GB/T 50105-2001 建筑结构制图标准
8. 03G101-1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规则和构造详图
如果你不知道从哪里学起,就从这几本开始看起吧,就这几本书里的东西就够熟悉好久的了。
话又说回来,一直看规范,确实也是件挺乏味的事情,最好去下施工现场,看看具体的做法,再和设计常用的软件如AutoCAD和PKPM的学习同步进行,好多人软件说明书都没有仔细看过一遍,就开始干活,然后就边干边问别人,问到最后自己都不好意思了,还不如一开始就先详细地看一遍说明书。学习AutoCAD最好的老师是HELP,里面内容很详细,先通看一遍命令,熟悉基本的东西,再考虑实际绘图的时候用哪些命令效率最高,PKPM也是一样,现在网上能下载PKPM说明书的地方也很多,在优盘里存一份,随身带着,随时都可以看看。“拳不离手,曲不离口”,软件每天都要自己用用,熟悉起来就快了,不光是上班的时候用,下班回家了也要用用,曾经看到某个群里有位高人感慨地说:“看来软件这东西,还是要像女人一样,要经常摸到起才要得哦!”
东拉西扯了这么多,希望能帮助每个想上进的新人找到练好“少林长拳”的路。
(本文完)

- skyshiyue
- 2015/10/30 9:37:11
从武侠小说中学做结构设计之5剑宗气宗
作者:CADKING
http://hi.baidu.com/cadking
《笑傲江湖》里的华山剑派分剑宗气宗,各执己见,气宗论气内在为先,以气运剑,剑到气到,内功练到了家,剑就练成了。剑宗招法精妙,即学即用,密不透风,招法练的熟了就自然会用了。而在结构设计领域,要求对结构概念及理论的掌握,规范的理解和对计算软件及绘图技术使用方法的掌握,也正好符合气宗、剑宗这两大特点。
从气宗开始修炼的人,可能有,不过我还没见到过。起码一点的要求就是大学里各门基础课目优秀,而我们之中的大部分人,在大学里都是60分万岁的,很多朋友还曾有过被杀手老师斩于马下的惨痛经历。气宗的修炼,绝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博览群书,除了看规范,还需要主动地去找一些参考书,杂志及资料来看,看完以后还要能融会贯通,才能变成自己的东西。书这个东西,和钱,人一样,都是到了用时方恨少的东西,平时要注意累积资料。然而对规范条文的理解到了一定程度之后,必然会发现各种规范之间有着这样那样的矛盾,而从来也不会有一个官方的解释来调和这些矛盾。于是对规范的争论是永远也不会有停止的一天。这样的争论,用下面的文字用来形容,大家看看,象不象?
金庸《侠客行》第二十回(节选)
石破天听他二人议论不休,自己全然不懂,石壁上的注解又一字不识,听了半天,全无趣味,当下信步来到第二间石室中。一进门便见剑气纵横,有七对人各使长剑,正在较量,剑刃撞击,铮铮不绝。这些人所使剑法似乎各不相同,但变幻奇巧,显然均极精奥。
只见两人拆了数招,便即罢斗,一个白须老者说道:“老弟,你刚才这一剑设想虽奇,但你要记得,这一路剑法的总纲,乃是‘吴钩霜雪明’五字。吴钩者,弯刀也,出剑之时,总须念念不忘‘弯刀’二字,否则不免失了本意。以刀法运剑,那并不难,但当使直剑如弯刀,直中有曲,曲中有直,方是‘吴钩霜雪明’这五个字的宗旨。”
另一个黑须老者摇头道:“大哥,你却忘了另一个要点。你瞧壁上的注解说:鲍照乐府:‘锦带佩吴钩’,又李贺诗云:‘男儿何不带吴钩’。这个‘佩’字,这个‘带’字,才是诗中最要紧的关键所在。吴钩虽是弯刀,却是佩带在身,并非拿出来使用。那是说剑法之中当隐含吴钩之势,圆转如意,却不是真的弯曲。”那白须老者道:“然而不然。‘吴钩霜雪明’,精光闪亮,就非入鞘之吴钩,利器佩带在身而不入鞘,焉有是理?”
石破天不再听二人争执,走到另外二人身边,只见那二人斗得极快,一个剑招凌厉,着着进攻,另一个却是以长剑不住划着圆圈,将对方剑招尽数挡开。骤然间铮的一声响,双剑齐断,两人同时向后跃开。
那身材魁梧的黑脸汉子道:“这壁上的注解说道:白居易诗云:‘勿轻直折剑,犹胜曲全钩’。可见我这直折之剑,方合石壁注文原意。”
另一个是个老道,石破天认得他便是上清观的掌门人天虚道人,是石庄主夫妇的师兄。石破天心下凛凛,生怕他见了自己便会生气,那知他竟似没见到自己,手中拿着半截断剑,只是摇头,说道:“‘吴钩霜雪明’是主,‘犹胜曲全钩’是宾。喧宾夺主,必非正道。”
结构设计人之间会存在这么多争论,和理工科人的思维方式是分不开的,理工科人喜欢做算术题,1就是1,2就是2,希望只有一个答案。但实际设计中,由于设计假定的理论及计算模型的不同,免不了会有1.001~2.999的情况出现,也就是说,没有标准答案。这个时候,就见仁见智了,有可能吵了半天,发现各执己见,没有结果,也有可能吵了半天,针对特定工程,有个相对比较合理的规范解释,所以争论是必须的,只有论起来,才能对规范掌握的更深入,才能更深刻地把握到编制规范的原理,才能知道何时适用及运用何种规范才能更好地做出工程设计。因为规范也是为了控制工程质量才编制出来的国家标准。
从剑宗开始修炼的人占了绝大部分,我自己就曾是个剑宗弟子,年轻人偏爱电脑软件,因为这是一种马上就可以给你成就感的东西,一开始你可以不懂软件的计算原理是什么样的,你只要会输入,软件就会按它的计算结果给出配筋,再会用CAD出图,就能对付上好一阵子了。在战斗中学习战斗,是剑宗最爱的学习方法,剑宗的人往往在学习一个新的软件的过程中,学习到新知识,CAD二次开发的开放性,从LSP到Vlisp,再到ARX,VB,总有新的编程语言让他们痴迷。
要做好结构设计,必须要以气驭剑,剑气双修的道理大家都懂,但修炼过程中的走火入魔,却很少有人知道。
气宗走火入魔的人比较少,因为人懂的越多,越知道自己不懂的事情更多,所以往往也就没有几个人认为自己是气宗高手,但高低是相对的,谦虚也不能过头,有些工作经验很丰富的人,因为自己没有做过某些建筑类型,就一直觉得心里没底,不敢肯定自己的实力,也算是入魔的一种吧。
剑宗走火入魔的人就比较多了。
要砍好柴有几个基本要素,一是刀要快,二是选刀要得当,不一样的树要用不一样的刀来砍,三是砍法要正确,砍柴要砍在树最弱的环节上。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大家都知道磨刀不误砍柴工,但就有一部分人在磨刀的过程中磨着磨着就忘了自己的最终目的是要砍柴的。一些人开始研究哪种磨法比较好,是用油石磨比较好呢,还是用磨砖石磨比较好?是加水磨呢,还是加油磨好?这样的人比较好的结果是成为一个磨刀大师。当然,能成为欧冶子这样的铸剑大师,社会也非常欢迎,但对眼前的要砍柴烧饭,填饱肚子来说,目标似乎远了点?
因为人类的天性之一是懒惰,更多的人是不愿意自己动脑筋去磨刀,满世界去找别人磨好的刀,一旦在哪个地方看到有好刀,就两眼直冒精光,不管对他有没有用,先拿回来再说,而那个刀的主人如果上了锁,就满世界找那可能存在的钥匙来解锁,但拿回来以后这把刀也就放在自己家里不知道什么角落,久而久之,家里就堆了很多刀,连他自己都不记得什么时候拿回来的刀,这种人我称他为纯粹的收藏家,但是他收藏的刀到底有多少,该怎么用,什么时候用,只怕他自己也不清楚,因为他的时间,全花在找刀的路上了。这样的人往往没有和磨刀人打招呼的习惯,虽然很多磨刀人很愿意和大家分享自己磨的刀,但是如果不知道自己磨的刀到底效果如何,用在何处,日子长了,磨刀人也会没有积极性的。磨好的刀,还是自己用用算了。
而最大最大的走火入魔,却是很多人不懂得在磨刀的过程中,原是可以有机会结识很多同路磨刀的朋友的。
朋友也有很多种,有点头之交,普通朋友,知己莫逆,生死之交。很多人都说,工作以后,就很难交到知心朋友,真正知心的还是学生时代交下的朋友,那是因为学生时代的朋友,是纯粹志趣相投才能走到一起,是不带任何功利色彩的朋友。工作以后,身边就很难再有这样能够敞开心扉,无话不谈的朋友了。交到的朋友,慢慢地也就变了味,多年前的一首老歌中唱道:
什么时候我们开始学会
用金钱衡量一个人的地位
什么时候我们开始学会
绝不轻易施舍一滴眼泪
什么时候我们开始学会
思想行为都是made in usa
什么时候我们开始学会
除了现在一切都无所谓
周治平《什么时候我们开始学会》
http://www.bibidu.com/fileview-979239.html
即使是学生时代的老朋友,你们有没有发现在一起的时候可以聊的话题也在渐渐减少,因为大家从事的不同行业,隔行如隔山,你说的他不懂,他说的你不懂,于是大家只能聊聊比如孩子,股票之类的话题,聊完以后各回各家。如果不是同行的话,即使是枕边人,恐怕也不能理解为什么设计行业会有这么多的加班,有这么多的修改,有这么多的身不由己。
现实很真实,网络有同梦境。
每当在电脑前浏览网页的时候,人们就会卸下白天的伪装,坦露心扉,和网络上的朋友无话不谈。都知道同行是冤家,可为什么却有那么多的人在论坛里回答陌生同行的问题,耐心地和从未谋面的朋友解疑答难,上传共享文件?
那是因为除了懒惰之外,分享也是人类的天性!人类的快乐,并不是只来源于得到,同样来源于付出。
真正的朋友,是不分高低贵贱的,是不是?
有些累,只有和你同行的朋友才能体会;
有些烦,只有和你同行的朋友才能了然;
有些恼,只有和你同行的朋友才能知道;
有些乐,只有和你同行的朋友才能懂得。
我最开心的,是一路走来,我在网络中结识到了各地同行的朋友。
现实中的朋友不可能成为网络中的朋友,网络中的朋友可不可以成为现实中的朋友?
友谊似海深,美梦幻成真!
我最骄傲的,是当我走到各个城市,都有可以一起吃饭聊天的朋友。
上海的COOLZHB,南京的它山之石,义乌的老顽砼,深圳的雨夜屠夫,福州的吴所不及和007,厦门的小萝卜头,广州的有人喜欢蓝,安阳的活荷载,长沙的土木+冰和半天云,济南的禁猎天使,天津的蓝白雪,还有浙江马刚,爱德蒙,高手,KINGLING,月上西楼,河北空……(排名不分先后),以前我们说“有理走遍天下”,这年头,这句话已经不太灵验了,但 “有朋走遍天下”,却是永恒的真理!
我们不一定做一辈子的设计,我们不可能画一辈子图,我们却可以做一辈子的朋友!
这么多优秀的朋友,却不去结识,不是走火入魔又是什么?
任何人在每个阶段如果想灵台澄明,就应该问自己这样三个问题:
你想做什么?
你能做什么?
你现在做什么?
我想把我的一些想法和大家分享。
我能把这些想法用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
我现在正在这里辛苦的码字。
你想不想做我的朋友?
你能不能说说你的想法?
你现在该做什么?
(本文完)
作者:CADKING
http://hi.baidu.com/cadking
《笑傲江湖》里的华山剑派分剑宗气宗,各执己见,气宗论气内在为先,以气运剑,剑到气到,内功练到了家,剑就练成了。剑宗招法精妙,即学即用,密不透风,招法练的熟了就自然会用了。而在结构设计领域,要求对结构概念及理论的掌握,规范的理解和对计算软件及绘图技术使用方法的掌握,也正好符合气宗、剑宗这两大特点。
从气宗开始修炼的人,可能有,不过我还没见到过。起码一点的要求就是大学里各门基础课目优秀,而我们之中的大部分人,在大学里都是60分万岁的,很多朋友还曾有过被杀手老师斩于马下的惨痛经历。气宗的修炼,绝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博览群书,除了看规范,还需要主动地去找一些参考书,杂志及资料来看,看完以后还要能融会贯通,才能变成自己的东西。书这个东西,和钱,人一样,都是到了用时方恨少的东西,平时要注意累积资料。然而对规范条文的理解到了一定程度之后,必然会发现各种规范之间有着这样那样的矛盾,而从来也不会有一个官方的解释来调和这些矛盾。于是对规范的争论是永远也不会有停止的一天。这样的争论,用下面的文字用来形容,大家看看,象不象?
金庸《侠客行》第二十回(节选)
石破天听他二人议论不休,自己全然不懂,石壁上的注解又一字不识,听了半天,全无趣味,当下信步来到第二间石室中。一进门便见剑气纵横,有七对人各使长剑,正在较量,剑刃撞击,铮铮不绝。这些人所使剑法似乎各不相同,但变幻奇巧,显然均极精奥。
只见两人拆了数招,便即罢斗,一个白须老者说道:“老弟,你刚才这一剑设想虽奇,但你要记得,这一路剑法的总纲,乃是‘吴钩霜雪明’五字。吴钩者,弯刀也,出剑之时,总须念念不忘‘弯刀’二字,否则不免失了本意。以刀法运剑,那并不难,但当使直剑如弯刀,直中有曲,曲中有直,方是‘吴钩霜雪明’这五个字的宗旨。”
另一个黑须老者摇头道:“大哥,你却忘了另一个要点。你瞧壁上的注解说:鲍照乐府:‘锦带佩吴钩’,又李贺诗云:‘男儿何不带吴钩’。这个‘佩’字,这个‘带’字,才是诗中最要紧的关键所在。吴钩虽是弯刀,却是佩带在身,并非拿出来使用。那是说剑法之中当隐含吴钩之势,圆转如意,却不是真的弯曲。”那白须老者道:“然而不然。‘吴钩霜雪明’,精光闪亮,就非入鞘之吴钩,利器佩带在身而不入鞘,焉有是理?”
石破天不再听二人争执,走到另外二人身边,只见那二人斗得极快,一个剑招凌厉,着着进攻,另一个却是以长剑不住划着圆圈,将对方剑招尽数挡开。骤然间铮的一声响,双剑齐断,两人同时向后跃开。
那身材魁梧的黑脸汉子道:“这壁上的注解说道:白居易诗云:‘勿轻直折剑,犹胜曲全钩’。可见我这直折之剑,方合石壁注文原意。”
另一个是个老道,石破天认得他便是上清观的掌门人天虚道人,是石庄主夫妇的师兄。石破天心下凛凛,生怕他见了自己便会生气,那知他竟似没见到自己,手中拿着半截断剑,只是摇头,说道:“‘吴钩霜雪明’是主,‘犹胜曲全钩’是宾。喧宾夺主,必非正道。”
结构设计人之间会存在这么多争论,和理工科人的思维方式是分不开的,理工科人喜欢做算术题,1就是1,2就是2,希望只有一个答案。但实际设计中,由于设计假定的理论及计算模型的不同,免不了会有1.001~2.999的情况出现,也就是说,没有标准答案。这个时候,就见仁见智了,有可能吵了半天,发现各执己见,没有结果,也有可能吵了半天,针对特定工程,有个相对比较合理的规范解释,所以争论是必须的,只有论起来,才能对规范掌握的更深入,才能更深刻地把握到编制规范的原理,才能知道何时适用及运用何种规范才能更好地做出工程设计。因为规范也是为了控制工程质量才编制出来的国家标准。
从剑宗开始修炼的人占了绝大部分,我自己就曾是个剑宗弟子,年轻人偏爱电脑软件,因为这是一种马上就可以给你成就感的东西,一开始你可以不懂软件的计算原理是什么样的,你只要会输入,软件就会按它的计算结果给出配筋,再会用CAD出图,就能对付上好一阵子了。在战斗中学习战斗,是剑宗最爱的学习方法,剑宗的人往往在学习一个新的软件的过程中,学习到新知识,CAD二次开发的开放性,从LSP到Vlisp,再到ARX,VB,总有新的编程语言让他们痴迷。
要做好结构设计,必须要以气驭剑,剑气双修的道理大家都懂,但修炼过程中的走火入魔,却很少有人知道。
气宗走火入魔的人比较少,因为人懂的越多,越知道自己不懂的事情更多,所以往往也就没有几个人认为自己是气宗高手,但高低是相对的,谦虚也不能过头,有些工作经验很丰富的人,因为自己没有做过某些建筑类型,就一直觉得心里没底,不敢肯定自己的实力,也算是入魔的一种吧。
剑宗走火入魔的人就比较多了。
要砍好柴有几个基本要素,一是刀要快,二是选刀要得当,不一样的树要用不一样的刀来砍,三是砍法要正确,砍柴要砍在树最弱的环节上。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大家都知道磨刀不误砍柴工,但就有一部分人在磨刀的过程中磨着磨着就忘了自己的最终目的是要砍柴的。一些人开始研究哪种磨法比较好,是用油石磨比较好呢,还是用磨砖石磨比较好?是加水磨呢,还是加油磨好?这样的人比较好的结果是成为一个磨刀大师。当然,能成为欧冶子这样的铸剑大师,社会也非常欢迎,但对眼前的要砍柴烧饭,填饱肚子来说,目标似乎远了点?
因为人类的天性之一是懒惰,更多的人是不愿意自己动脑筋去磨刀,满世界去找别人磨好的刀,一旦在哪个地方看到有好刀,就两眼直冒精光,不管对他有没有用,先拿回来再说,而那个刀的主人如果上了锁,就满世界找那可能存在的钥匙来解锁,但拿回来以后这把刀也就放在自己家里不知道什么角落,久而久之,家里就堆了很多刀,连他自己都不记得什么时候拿回来的刀,这种人我称他为纯粹的收藏家,但是他收藏的刀到底有多少,该怎么用,什么时候用,只怕他自己也不清楚,因为他的时间,全花在找刀的路上了。这样的人往往没有和磨刀人打招呼的习惯,虽然很多磨刀人很愿意和大家分享自己磨的刀,但是如果不知道自己磨的刀到底效果如何,用在何处,日子长了,磨刀人也会没有积极性的。磨好的刀,还是自己用用算了。
而最大最大的走火入魔,却是很多人不懂得在磨刀的过程中,原是可以有机会结识很多同路磨刀的朋友的。
朋友也有很多种,有点头之交,普通朋友,知己莫逆,生死之交。很多人都说,工作以后,就很难交到知心朋友,真正知心的还是学生时代交下的朋友,那是因为学生时代的朋友,是纯粹志趣相投才能走到一起,是不带任何功利色彩的朋友。工作以后,身边就很难再有这样能够敞开心扉,无话不谈的朋友了。交到的朋友,慢慢地也就变了味,多年前的一首老歌中唱道:
什么时候我们开始学会
用金钱衡量一个人的地位
什么时候我们开始学会
绝不轻易施舍一滴眼泪
什么时候我们开始学会
思想行为都是made in usa
什么时候我们开始学会
除了现在一切都无所谓
周治平《什么时候我们开始学会》
http://www.bibidu.com/fileview-979239.html
即使是学生时代的老朋友,你们有没有发现在一起的时候可以聊的话题也在渐渐减少,因为大家从事的不同行业,隔行如隔山,你说的他不懂,他说的你不懂,于是大家只能聊聊比如孩子,股票之类的话题,聊完以后各回各家。如果不是同行的话,即使是枕边人,恐怕也不能理解为什么设计行业会有这么多的加班,有这么多的修改,有这么多的身不由己。
现实很真实,网络有同梦境。
每当在电脑前浏览网页的时候,人们就会卸下白天的伪装,坦露心扉,和网络上的朋友无话不谈。都知道同行是冤家,可为什么却有那么多的人在论坛里回答陌生同行的问题,耐心地和从未谋面的朋友解疑答难,上传共享文件?
那是因为除了懒惰之外,分享也是人类的天性!人类的快乐,并不是只来源于得到,同样来源于付出。
真正的朋友,是不分高低贵贱的,是不是?
有些累,只有和你同行的朋友才能体会;
有些烦,只有和你同行的朋友才能了然;
有些恼,只有和你同行的朋友才能知道;
有些乐,只有和你同行的朋友才能懂得。
我最开心的,是一路走来,我在网络中结识到了各地同行的朋友。
现实中的朋友不可能成为网络中的朋友,网络中的朋友可不可以成为现实中的朋友?
友谊似海深,美梦幻成真!
我最骄傲的,是当我走到各个城市,都有可以一起吃饭聊天的朋友。
上海的COOLZHB,南京的它山之石,义乌的老顽砼,深圳的雨夜屠夫,福州的吴所不及和007,厦门的小萝卜头,广州的有人喜欢蓝,安阳的活荷载,长沙的土木+冰和半天云,济南的禁猎天使,天津的蓝白雪,还有浙江马刚,爱德蒙,高手,KINGLING,月上西楼,河北空……(排名不分先后),以前我们说“有理走遍天下”,这年头,这句话已经不太灵验了,但 “有朋走遍天下”,却是永恒的真理!
我们不一定做一辈子的设计,我们不可能画一辈子图,我们却可以做一辈子的朋友!
这么多优秀的朋友,却不去结识,不是走火入魔又是什么?
任何人在每个阶段如果想灵台澄明,就应该问自己这样三个问题:
你想做什么?
你能做什么?
你现在做什么?
我想把我的一些想法和大家分享。
我能把这些想法用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
我现在正在这里辛苦的码字。
你想不想做我的朋友?
你能不能说说你的想法?
你现在该做什么?
(本文完)

- hqxy
- 2015/10/30 15:25:39
建筑设计准毕业生表示受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