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同济土木考研经验帖
  • 浏览:465 评论:8 人

  • 前面的话:可能大家有听说了,我校土木学院有一位师兄以非常优秀的成绩考取了同济大学土木专业,并且获得了全额奖学金。同济大学的土木专业在我国排名第一,其考取难度可想而知。也是继原原师兄(清华计算机)之后又一牛人。土木学院副院长说,这应该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应惠风和畅考研考证版块提议,高伟师兄百忙中写下了这篇文章,作为对师弟师妹的指导和鼓励。在此,我们对高伟师兄致以衷心的感谢,也祝福高伟师兄在同济大展鸿图,健康如意。
    ——————————————————————————————



    初试成绩
    (PS:本来师兄不肯上传这图片的,但我先斩后奏了。)
    回顾我的2010考研路,寄语2011在考研路上的师弟师妹
    2011年3月4号,我的考研成绩终于出来了,一个比较满意的分数:总分414分,专业课满分,初试第五名,比第一名差6分,可能是差在政治上吧。3月29日在上海复试,表现出色,最终顺利录取到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学术性研究生,全额奖学金。回首自己的考研路,感触颇多,这里应罗版主提议,我就自己对于考研复习谈一些心得,供今年走在考研路上的师弟师妹们参考。个人拙见,仅供参考。
    考研难度大不大?
    总是说考研难,但是有多难?这个问题很难给出很具体的回答,我仅提供一些数据,就此分析。在十年前,考研的报录比为46万/11.05万=4.2:1,而2010年报录比为140万/47.2万=2.9:1,2011年考研报名人数为151.2万,创历史新高。从数据上来看,国家为了推广教育受众面,所以一再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这体现在扩大招生单位、硕士点数量和扩大招生数上,而专业实力排名靠前的院校,由于师资队伍有限,所以其招生规模比较稳定,增加不明显,而一些一般的院校,原来不具备招生资格,后来获取到硕士点,则加入到了招生大军,所以在招生总数上有显著增加。我个人认为,想读研变容易了,但想读名校的研究生难度仍不小。
    择校与跨专业?
    踏上考研路,首先面对的问题是考研考哪所学校?是否要跨专业?通常认为难度依次是:跨校跨专业>跨校不跨专业>不跨校跨专业>不跨校不跨专业。因为选择跨校,就是选择一个陌生的环境,搜集资料难,复试的时候可能遭受“歧视”,但是选择外校通常是选择一些名校,他们拥有更好的学术积淀,更高的社会认可度。选择本校则相对熟悉,专业课资料搜集相对容易,老师熟悉。我个人认为:如果自身实力一般,目标是读上研,那么选择本校或者与本校层次相近的院校是比较好的选择。如果自身功底不错,数学英语基础扎实,那么选择有一定难度的名校是比较理想的选择。其次,专业方面,所谓兴趣是自己最好的老师,所以我觉得读研最好是要读自己感兴趣的方向,这样才能在研究生阶段有很好的研究动力。
    考研政治的复习——一步一个脚印,跟着大部队走
    说到考研政治的复习,其实我没有多少发言权,因为我的分数刚过线,比起其他同学相差了十几分,险些被政治卡住,但是我的“教训”是:对于政治,不要太重视,也不要太忽视。不要太重视是指在考纲出来之前,不要花太多时间,因为考纲每年都有变化,我们要以考纲为导向进行复习,而在考纲出来之后,就要开始花时间复习了,有条件的话还是报一个口碑与实力都比较不错的辅导班,跟随老师的步伐,按部就班,应该问题不大。其次,我想提醒大家的一点是,考研政治由50分的选择题与50分的分析题构成,而我觉得主观题部分大家拉开差距不大,而客观题部分则会造成重大差距,我的客观题就做的很不如意,所以导致政治分数不高。
    考研英语的复习——重视真题、吃透真题
    其实我这次考试的英语考得也不是特别出色,与我的预期70分还差几分,主要是我的阅读部分没做好,其他部分比较满意。首先考研英语与四、六级的区别在于,四、六级着重于考察答题速度,而相对而言,考研英语则着重于考察理解深度,速度是其次。而且考研英语的命题有着自己很好的传承性,简答说来就是一脉相承。所以,针对这些特点。我的复习建议是:
    单词关:一定要记牢,反复记,忘了再记。每个单词释义要记全,记单词的话我觉得新东方的刘一男老师讲的方法比较有特色,容易记牢。此外新东方还有一个记单词软件也很不错。
    对于市面上的《考研英语阅读模拟xx篇》,我个人觉得含金量一般,因为真题有着自己很好的出题套路,规律,如果有人花了很多时间在某某人编的《考研阅读模拟XX篇》上,最后变得自己做那模拟题做一个,对一个,而对于真题却感觉束手无策,这就有点舍本逐末了。
    英语真题的做法:“十年平均值法”
    我觉得此方法的目的是让大家衡量一下自己的实力,进而对填报院校更有把握。方法如下:在有了单词,阅读基础之后,开始按规定限时做真题,然后如实批改,最后将十年真题中同一题型的正确率平均,这个平均值基本就是大家在考场上这一题型的应试水平,这样大家就能知道自己考场上阅读,完型等题型大概拿多少分了,这种方法同样适用于其他科目。
    考研数学的复习——夯实基础+题量训练
    说实话,考研数学相对于十年前,其实还是简单了很多,所以我觉得在复习时没必要追求“高、精、尖”,还是要回归基础,我在大一、大二学习数学时,做了一定量的题,记录满两本A4大的笔记本,所以我复习起来比较轻松。考研数学的知识点还是很多的,要反复强化,我很喜欢拿一张A4纸,合上书,回忆知识点、定理,然后默写下来,对于熟悉知识点起到比较好的效果。考研数学中高等数学占了半壁江山,所以大家都很重视,但有时会忽视线代和概率,其实概率考的不难,但是学起来很难理解,特别是到了后面的极大似然估计、参数假设检验,很不好理解,但是不用怕,其实只需要会做题,题目达到考研题的难度要求就够了。对于复习方法,我觉得第一遍基础复习要扎实,不要盲目追求难题。每一章节可以按“课本知识点——课后习题——参考书知识点总结——参考书例题——参考书习题——章节小测验”的顺序进行,测验结果不错,进入下一章,否则返回上一环节。这样一轮复习应在大四开学前搞定,接下来要以题海训练,强化知识点间联系,查缺补漏,这一阶段大概耗时两个月,然后是一个月的真题实战,最后就是套题训练了。在复习过程中,不妨弄一本属于自己的错题集,每次将错题总结下来,最后考前着重看一下,只要自己做过的这些题都会了,上考场也就不怕了。
        最后,上了考场,要分配好时间,拿稳客观题,最大限度降低选择、填空的错误率。今年我的数学考试,提前半小时做好,分别有两题的后半题没做出来,剩下时间我果断拿来检查,最后拿了139,在意料之中。
    考研专业课的复习——搜集资料
    专业课对于不同人有所区别,我就谈一下如何搜集资料。专业真题、目标院校相关辅导班笔记、目标院校本科生期末考试试卷,老师讲稿,这些都是弥足珍贵的资料,如何获取呢?我觉得途径有二:1、向目标院校本科生,研究生获取,前提是你能设法联系到他们;2、上网购买。我比较推荐第二种方式,有些考上了研究生的同学,就把自己的资料转手卖掉,所以我们可以上淘宝淘一淘,价格的话一两百元之内都还是还可以接受的。
    最后我想对这一年来自习室的各位研友道一声感谢,每次疲惫时,是我们互相鼓励才坚持下来。谢谢学院的各位老师!谢谢山哥!谢谢一直默默支持我的TA!
    对已在考研路上的各位师弟师妹,我想说,考研并不是唯一出路,但是如果你既然选择了,那将注定一路风雨兼程。华山再高,顶有过路!
    细节决定成败,态度决定一切!
    共勉!
    考研讲座.rar

    考研讲座

    高伟考研复习建议.rar

    高伟复习建议
    —————————————————————————————————————


    写在结尾:在这里附上师兄的联系方式,大家有什么问题可以发邮件询问师兄。gaowei1989@tom.com。
    我校其他一些同学的考研信息:土木学院宋同学      中南大学岩土专业
                                                            土木学院谢同学      哈工大结构专业
                                                            土木学院江同学      华工桥梁专业
                                                            法学院黄同学          华工法学
                                                            法学院周同学          西南政法大学
                                                            法学院张同学          西南政法大学
                                                            环境学院某同学      南京大学
                                                            机电学院某同学      华工通信(全额奖学金)
                                                            新闻学院蔡同学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专业
        其他的还有电子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中山大学,在此不一一列出(欢迎跟帖回复你所知的考取研究生同学的信息)。我校每年考研的人不是很多,但每年考出来的成绩都挺不错,而且学校现在很鼓励大家考研,在选修课上开设了高数课程,专为考研的同学而设立的。机电学院也在考虑设置模电数电考研选修课,目的都是为了能够在考研路上少点障碍。
    考研是一段艰难但却充实可贵的历程。选择考研,就注定这条路上要风雨兼程;我们不要想太多结果会是如何,沉下心,踏实走下去,路的尽头必然会是阳光璀璨。

    机电学院某同学      华工通信(全额奖学金)
    新闻学院蔡同学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专业


    强大啊这两个,我认识的。呵呵。貌似认识的07考研的全上了重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