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大大发现,原来我们总是教授们的小白鼠
  • 浏览:1322 评论:8 人
  • 我发现我们用着的 学校编写的 教材《高等数学》里面的全是抄写其他书籍的,,考试时永远是跟上一年差不了多少,所以总体分数才很好,其实我们还是在应试教育的圈子里,没有走进真正的大学,大学本应该是一个学术自由没有更多的约束,开放学生思想的地方没有想到的是这么的悲惨

    我们的《教育学基础》是老师自己编的,错漏百出(特别是错别字这个低级错误),现在貌似流行自己学校编书

    LZ你根据以下问题再研究下你的后半段话
    1.你是否已经通彻研究过由本大学的教授所编写的教科书?
    2.你是否曾研究过相关的其他教科书(包括国外的教科书),并将它们和本大学教授编写的教科书进行对比?
    3.如果有对比过,那么差在哪里?
    4.你有没有借助过这些自编的教科书进行过学科上的研究?
    5.你是否经过实践后觉得这些自编的教科书对你的研究没多大帮助?
    6.你是否就学科上的研究和相关教授进行过交流?

    综上问题,你应该问问自己,是真的学术上没有自由,还是只是思想上的懒惰而已?

    我一直认为之所有中国的大学不像大学是因为学生们都已经被高中给毁了。除了分数以外我们很难再有更多的自我认识,我们大多数人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为什么要在这。
    这不是大学的错,是高中。高中几乎毁掉了我们大部分人求知的意志和欲望。
    (好像偏题了)

    很多课本根本不是老师编的,只是挂着老师的名,我一个朋友在网上找了四十万字的资料,筛选了二十万字之后就变成了一本书,再挂上老师的名,就是课本了。。。。他们几个人花了二十多天编了这本书后,老师给他们每人三千,剩下的归老师一个人了。绝对真实!!!

    这个问题大一就认识了。
    只有大一上学期有买书,其余就从未买书...买书=浪费,他们“狼心狗肺”,赚学生钱,烧学生前途。

    他们的书...垃圾

    我们高等数学的老师都说过,不必买学校编的书,说是比较简明,实际上就是偷工减料,自己是看不来的,建议我们自己去图书馆借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