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哲学原理论文
  • 浏览:1479 评论:3 人
  • 选题:意识

    内容:(1)探讨意识的价值
    (2)意识的概念与形成:
    (3)意识的发展及展望:
    (4)由意识引发的问题及思考。

    关键词:意识形成、发展
    、展望

    方法:通过对教材和一些课外书对相关概念的理解的辨证思维方法
    题目:
    “我思故我在”——“世界之结”意识浅论
    参考书目:《意识的宇宙》:物质是怎么转变为精神的[美]杰拉尔德*埃德尔曼、朱利欧*托诺尼著。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年3月版

    《柏拉图对话录》解灵芝等选编,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3月版

    《活动 意识 个性》(苏)阿*尼*列昂捷夫,上海译文出版社1982年2月第2版
    教材〈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胡良贵主编,四川民族出版社2004年版

    “我思故我在”——“世界之结”意识浅论
    在古中国有这么一个经典对白:
    问:“天有多高?”
    答“上眼皮和下眼皮之间那么高。”
    听了这样的回答,你也许会真切感受到什么叫做“不知天高地厚”。从哲学的观点来看,它反应的是意识的问题。
    下面就我对意识的浅薄认知做一点论述。
    一、
    探讨“意识”的价值
    在笛卡儿提出“我思故我在”后的漫长时间直到现在,关于存在,关于意识的话题依然硝烟不灭。是什么引起了众多豪杰的探索热情呢?
    ‘苍穹和其下看得见的万物,简言之,就是整个世界,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只是做为自己意识的一部分而存在,并随之逝去而消亡。主观经验怎么和可以客观描述的一些事物关联起来。亚瑟*叔本华很巧妙的将这个谜题称之为“世界之结“。’[引自《意识的物质宇宙》第二页]
    在《柏拉图对话录》之《泰阿奉德》里读到过这样的话:
    “普罗泰哥说过,人是一切事物的尺度,是存在者之存在,不存在者之不存在的尺度。”
    人作为存在的实体,作为意识的载体,如何看待自己,如何理解自己,作为自谓为万物之灵的我们,有必要也必要来探讨这个问题。
    人是什么呢?最简单的回答一般为“有思想,有生命的灵目类高级动物”(这样的答案是否就正确了呢?在后面你将知道这有是不完善的,但现在不展开)。那,是什么让我们发现自己是存在着的呢?毋庸质疑,大多数人会告诉你,因为我们有思想,会思考,去探索啊!然“思想本身是需要有意识是”。
    意识—世界之结,主观唯心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人的主观精神、主观意志。这种只看到意识的主观方面的狭隘的、与现实相脱离的感性的认识显然忽视了意识的客观存在性,但,同时从另一个角度也说明了意识做为人最根本的活动礼戴“世界之结”高帽确实当之有源。
    现代科学早已证明,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是人脑物理的、化学的、生理的活动。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对客观存在着的事物的主观映象。从起源和本质看,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事物发展的产物,是人脑对事物的反应。从心理学的角度,我们知道,意识对物质也有积极的能动作用:
    如,当我们有意识地做学问时,对事物的认知会得到发展并形成;当我们抱有一定的动机和目的时,意识活动就体现其目的性和计划性;当我们通过实践把把观念的东西变成现实时,我们说,意识改变了世界;同时,无论从医学、科学或历史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到,意识还具有高度的自控性,正如英勇的红军战士在敌人的威逼利诱下决不会减弱对革命的信心,在烈火中永生。
    二、
    意识的概念及其产生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生活过程”。如同骨架观察骷髅。
    意识从何而来?是女娲捏出来的?是上帝造的?还是夏娃吃了禁果而萌发的?下面就告诉你。
    脑电科学证明,脑是通过传递生物电、处理信息交流来进行意识活动的。显然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基础,是意识产生的器官。那它本身会不会产生意识呢?根据功能模拟的电脑,我们知道,它是没有意识的。“人的意识活动要借助于外部刺激物的信号引起的条件反射,即人和动物共有的第一信号系统,同时还要借助于语言作为信号引起的条件反射,即第二信号系统,这一信号系统是人类特有的,是许多同类刺激物的概念标志。、、、、、、人类在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的基础上进行的精神活动就是意识”[引自《教材》78页]。以此为前提,有的学者把意识分为初级意识和高级意识。
    “初级意识是产生一副精神场景的能力,这副场景能把大量分散的信息整合起来,以指导当时或者立即要发生的行为”,“高级意识是在初级意识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并伴随有自我意识,以及在清醒状态时构造和联想过去与未来的明显能力”,“在脑的结构与我们类似的动物中有初级意识。这种动物看起来也能构造一副精神场景,但与我们不一样,它们只有有限的语言能力或符号能力,没有真正的语言”,“当然,只有高级意识的个体才会报告他的意识状态并且谈论意识;他们意识到自己是有意识的”[引自《意识的物质宇宙》Page121]
    从历史的角度看,自从生命体的产生到人类祖先的出现、到语言的产生,在在劳动和语言的推动下,猿脑进化成了人脑,开始了抽象思维能力,有了越来越清楚的意识,人的意识从此也就产生了。
    在《意识的物质宇宙》这本书的23页,有这么一句论述“我们的经验能有多关,我们的想象就有多远,意识现象的范围和所能包括的五花八门的内容就有多么多。它是个人的私人舞台”,也即经验和想象力影响人们的意识。例,没有见过胡桃的人,也就没有关于胡桃的意识,如同对于未知的未知一样。
    从意识的本质来看,人的意识是人脑对包括人类社会的客观世界的主观反映,可看出,人的意识具有社会性,与认知和精神境界有关。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三、
    意识的发展及其展望
    我们知道,世界是物质的,自然,作为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的人类社会也是物质的,人类社会的物质性是用人类社会的存在来表示的。意识在这个物质世界里就是对它的反映,因此,人类社会的任何意识都是社会性的意识,我们不难得出,对社会物质即社会存在的反映是社会意识的本质属性。“社会意识是指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精神生活现象的总称”[引自教材]“从承担主体而言,社会意识可分为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
    笛卡儿200年后的威廉*詹姆斯有过一句关于意识的话是这样的:
    ‘普适的意识事实上并不是“存在着感觉和思想”而是“我想”和“我感觉到”。’
    人是生活在社会这个群体里面的,个人的个体意识必然会影响到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从而影响到群体的发展与存亡。如果个体意识消极悲观,则此群体势必回暗淡在他面前;倘若有了自杀的念头,于这个群体无疑是中悲哀。同样,群体意识淡薄,群体便会失去凝聚力和前进的动力;一贯群体若具有强烈的进取意识,它将能拥有强大的势力以推动群体和个体的发展。
    意识是对社会物质和自然物质的反应,如何利用并经营好我们的人生呢?
    1、
    从知识体系上来说,我们可以通过学习思考认知来提高我们的思维层度,可以通过实际认知来丰富我们的经验,以完善我们的意识。
    2、
    在我们从主观行动上认知意识时,大脑对我们意识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从医学上来说,对我们脑的那怕一丁点损伤都可能会永久地改变我们的整个意识世界。常见的如癫痫病、大脑分裂症。
    但我们也不能轻视了意识的主观能动性。如霍金的案例;许多科技书刊也报道过关于严重脑积水的患者中有的智商仍接近正常,更有甚者出现高能儿的。
    了解了意识和大脑的关系,我们能不能想象一下通过调节大脑的某些活动过程及方式来改变意识?这样,我们就能有效地治疗精神病和神经病患者,挽救存在有自杀念头或偏激意识的人,防治人们恶念的产生,使人们能很好的过人生,更深层次地认识自己,更广程度地认识宇宙,更大可能地发展自身,更强有力地推动社会的进步。
    四、        意识引发的问题及思考
    上面已经说过了意识是在劳动和语言的推动下,在脑的不断进化而逐渐产生的。对同为生命体的且会运动的其它动物而言,它们有意识吗?或者说通过未来的科学发展,能制造出其它有意识的物质来吗?
    人与其它动物最本质的区别被认为是语言:
    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语言是一种实践的、既为别人存在并仅仅因此也成为我自己存在的、现实的意识。”[引自(苏)阿*尼*列昂捷夫《活动 意识 个性》,上海译文出版社1982年2月第二版第11页]
    语言是意识的一种表现形式。近年来,科学也证明所谓的鸟语、花语是存在的。它们拥有自己的语言系统,知识相对于现在的我们而言我们暂时不懂得或理解它们的语言,从而我们就不承认或不认为题目在说话或说有语言能力么?但这根本上是和我们一贯坚实的马列立场相悖。我们对于鹦鹉说话说是鹦鹉学舌,对于小狗算术称神而无法从现有的条件反射来解释。但它们真的不存在或说不会存在意识吗?
    我们知道意识也是有其局限性的。借用《意识的物质宇宙》中118页的例子:
    “如果在短于150毫秒的时间里给我们看12个数字,每3个一行排成4行,我们相信我们看到了所有这些数字,我们的视网膜也确实对此起反应,但是我们能够意识并报告出来的一次只有4个(至于这究竟是哪4个并没有多大关系)。”
    就像曾经许多科学家不能理解相对论一样,我们也有意识达不到的高度。那,能不能把那些动物只能模仿或学会简单的人类知识理解为是它们的意识现在所不能达到的呢?
    意识从某个前提下包括初级意识和高级意识,前面已经知道,动物只具有初级意识,而我们也知道,人的高级意识的发展是基于智人的祖先出现了基于语法的完全语言能力时,语言的进化来源又要求智人的祖先必须要有初级意识,那么动物的现有意识当在某特定条件下会不会进化发展为人类所标榜的“意识”呢?这样,把人定义为是有思维有生命而区别与其它事物的观点从发展的哲学态度来看显然是站不住脚,不完善的。
    《西方经典故事30篇》中记载了一个“培根修道士与黄铜头像”的历史故事。文中说培根修道士和朋友根据古老的阿拉伯手稿制造了一个书中记载确实说过话的黄铜头像,本来他们想从黄铜头像的口中知道怎样治理好国家,可惜,由于看守铜像的仆人的失误,在他们还未来得急亲耳听到头像说话的时“头像倒在地板上成了数不清的碎片”从而成了未解之谜。由此,我在想,他们做的会不会是一个有自己独力思维、有语言能力、有意识且高智商的“人”呢?从这出发,我们能不能就可以去做上帝或女娲造或捏人的事情了呢?
    如果这些假设都可能成立,至于作为人的我们过分强调自身与它物的区别(这无疑会被怀疑为是人类的自尊其大),注重主观意识的同时而忌讳自己的自主能动性,将是人自身发展的局限性。因此,不断革新、发展、探索自我意识,是使社会和文明不断发展的主动性,是解开或解松“世界之结”走向新历程的过程。
    显然,这要求我们应该从科学上更加深刻地了解和探索人脑的奥秘,清楚是些什么物质在作用于我们的意识,同时也不防从“故纸堆”中汲取前人“异想天开”或“突发其想”的启示,以待“世界之结”眉开眼笑的一天。(你将会看到是一件多么伟大的壮举哟)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