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死的节奏2~~~
  • 浏览:1944 评论:9 人
  • 在这个不容乐观的言论环境下,我不知道这个id还会存在多久,可能很快,它们就用扑杀微博微信账号的手法用之于论坛之上,我真希望我是危言耸听。

    我依稀记得在心怀有个被禁言的id“shally”(印象中好像是这样拼),我其实极力想把这个id描黑写臭,但他/她的言论我一个都看不到,此时我又犹豫了,想起了黑与白之间的颜色——灰,甚至地,我不能用感性的颜色去描述他/她,因为他/她就如白昼的星辰,纵使我望向他/她,却不知其形相,我又如何去判断事物呢~

    这像遗书一样的文字,不知道也会不会消失于网络世界中,而三刀流很可能会变成一个传说~而人们终究忘记这个存在~

    于是,奋斗mm她终会淡忘那个一直暗恋她的三刀流,而施丹姐(哥)曾经叫我出海的誓言也终将忘却,论坛的水友们终会搜不到这个id,有关的文本将全盘抹杀,经年的故事一瞬间化为乌有。

    是的,在旁观者的角度来看,这样写的确有点蛋蛋的伤悲~可是我们都是当局者,我们谈不上伤悲,感情会随着记忆的抹去而消失,不带一丝涟漪~

    再见了奋斗,我不会忘记我暗恋你的日子,珍重~

                                                                                              2014.6.1儿童节
                                                                                                三刀流字

    3# 迷路的绿茶


        在微博圈有很多有趣的段子手,但屡遭删号禁言,很多精彩的段子和回复都不能再找到了,因此有点小感慨,上来吹下水~

    如果非得要像板凳那样找中心主旨,我想本文大概的意思就是对网络言论和虚拟生命的探讨,这些碎碎念其实是由一些零碎的认识组成的,首先是微信微博删号禁言的现实,二是看了《black mirror》以后引申出网络生命的概念,三是看完了《1984》对于抹杀记忆种种手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四是整个网络的风气开始渐趋紧张,因而猜测会不会进一步对论坛言论的禁制的联想~

    即使没有删号禁言,很多东西依然会逝去。网络就像生物体一样,会生成代谢,就算你把它装到你的硬盘上,依然不代表天长地久------你那块硬盘能用得超过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