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大学论坛心情日记 → 《 我所理解的生活 》眼中的韩寒
查看完整版本:《 我所理解的生活 》眼中的韩寒
2016/1/3 4:12:06

      韩寒,1982年9月23日生,作家,赛车手。
      这是韩寒比较喜欢的介绍,现如今信息泛滥的时代,总会有不同的标签,而他面对这些媒体给的名号,显得格外的豁达,他说“不同的媒体有不同的性格,所以我就像是个旅行箱一样,被贴上不同的标签。这没有办法,但是我也不会拒绝这些标签,那也显得太刻意了。”
      他说“车手算是,至于作家,在2008年之前,我还不愿意这样自称。”他了解自己,接受自己的不足之处,不做作,这是韩寒最吸引我的地方,有什么说什么,自己要的生活,自己掌控得了的生活是很清楚的,在名利心这么重的社会,很多的作家为了名气写了很多作品,可是感觉很轻浮,就像是快餐文化,一步就希望达成自己想要的,一看就可以理解的,就是追求,殊不知,这种文化,一经风行,火遍大江南北,却抵挡不了时间的考验,迟早是被当作祭奠的白纸黑字。
      而韩寒这本《我所理解的生活》是刚上高三时一个偶然的机会看到的,淡黄色的封面上的他,望着远方的眼神瞬间打动了我,就像是小憩后复燃的生活的希望,那种路在脚下的豪迈,擦擦嘴,整整装,继续你所理解的生活,做好自己。整本书那种国事家事,天下势,自己事尽在囊中的感觉,还有那答记者的精妙,让人拍案叫绝。
      国事,天下势,韩寒文章批驳社会的笔尖总是让事情无处可藏的,长安街头调的那个头,发誓一定要做一个臭公知的热血,看到他评论中国人游行抗日的“壮举”,却打坏了好多私人车辆的事件,网友们褒贬不一,“跳出棋盘的棋子,哪怕披着旗帜,也是一个弃子。”面对着社会发生的事,韩寒是个极富社会责任心的人,“我还是希望更多人移民到我们国家来,但是不介绍他们现在来。”幽默的话,面对媒体的宠辱不惊,直率的表达,也许在很多人看来,不喜欢他,而他很清楚,他只是他,除了家人和他爱的人,其他的评论,如风吹过,不留痕。只是,面对社会,感觉他是一个站在高处看社会的人,客观也犀利。
      家事,写给自己的往事,我就是现在时。高三的生活感觉好辛苦,一度想弃学,觉的自己怎么做都做不好的心碎,失落一度将自己笼罩...“如果你准备好去打仗,你就得知道敌人扔过来的不会是面包;你准备好去探险,就得知道山谷里没有七尺大床。”就像是一记,我忽然觉得,这一切就是自己所选。他自己甘愿选的赛车,面对很多队友为此丧失生命,他都没放弃,因为这是他自己选择的啊,他热爱赛车,甘愿为此付出,他说“当我不再有可能赢时就是我放弃的时候”,的确,他做到了。当初将所有的版税都用于赛车,尽管是个新手,“头两年的成绩很差,却还是很开心,因为找到了目标”都快要租到北京的山里去了,但还是很开心。而我是可以成功的,为什么我要放弃?
      韩寒的坚定,对自己的坚信,让我备受鼓舞,为什么他可以追求自己想要的,你却不可以呢?他说,青春是一场远行,要不断寻找你热爱的一切。因为热爱,所以不管多难,都没有放弃。我的青春什么都没有做,只是在心里渴望,想做好未来,却不想立足当下,也许,韩寒这句话,在我的理解是,你不可以放弃你要的,让当下发生得理所当然的唯一就是,就是你此刻做得到的,将要完成的,就是离你热爱最近的。不要企图用自己可以讨好任何人,你只是你,那么累干嘛?
过去时,这是都过气了,“你所关注的世界,就是你所看到的世界。而这个世界更新得越来越快,你来不及下载”所以,放下过去,它已经过去了,你内心的快乐,成就了你自己。现在,掌握自己的今天,过好你自己想要的生活,掌握进行时就够。
      朋友,世间万千宠爱,无数种人心,得之我幸,不得我也没有什么不幸,生活属于自己,神不会保佑你,因为神就是你所理解的自己。
(仅是自己对这本书的有感而发,写于2014年11月10日)


2016/1/3 5:13:50
面对渐渐明了的大学生活,寻找自己热爱的,并为之努力,其实,不用惧怕只有一个人的旅途,在你决心启程时,你已经拥有你的整个世界。
Powered by UNCUID V2.2 © 2019-2025
Processed in 00.17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