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看的,就好像看别人的故事一样,也没想过那么多。福贵 命真硬,要不也满足不了作者的要求,一生承载那么多的不幸。
很多情节至今令我印象深刻:
福贵他爹带他挑着两担铜钱去还债;
福贵他爹拉屎时拉着拉着就掉下来死了;
龙二被斗地主斗死了;
有庆把鞋放书包里而光着脚跑去上课(这同我小时候一样),后来练出了个长跑第一(这同部印度片《小鞋子》有些似;
有庆去割草养羊;
大跃进,全民砸锅炼钢,村里用煤油桶加水架在火堆上煮,最后轮有庆一家守夜,睡过头忘了往桶里添水,终于帮村里成功地练出 钢 来了;
有庆被捐血,血被抽光死了;
大锅饭后就都断粮了,家珍难得从外家带了点米回来,关紧门偷着煮粥,生怕那米香引来别人的抢夺。。。
挖树根吃树皮,翻了几遍了的番薯地还是会被翻好几次,凤霞不会说话,却差点因一小块番薯被抢而拿锄头砸了人头;
凤霞几岁的儿子二根因为吃太多豌豆(?)吃撑死了。。。
当时也奇怪过,怎么那么多事发生在福贵身上,但他就是老不死,于是再想起书名《活着》,似乎就值得去思考思考了。
初高中都不爱看书,余华的这《活着》貌似是高中看的第一本小说,后来就再看了他的《兄弟(上)》,接着就是《兄弟(下)》,这两本都挺好的,李光头、宋钢又是两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不过,大概得看了(上)再看(下)才好接受(下)。
余华还有本《许三观卖血记》,也是很悲惨的,貌似那时都没看完就不想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