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决策考研:考研还是就业?
考研还是就业?对于不少考生而言是一种艰难的取舍。考研之于学历,就业之于经验,两者同样重要,同样诱人。在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我们既想追求高学历,也想要工作经验,这种取舍,不是每个毕业生都能想明白。
为此,中公考研特邀社会各界精英人士以他们的亲身经历和观点,给广大莘莘学子分析考研还是就业之间的困惑,能够有个更好的参考……
2、研究生分类
按培养方式划分:
专业型硕士;学术型硕士。详情>>
按攻读学位等级划分:
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简称"硕士生"); 2、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简称"博士生")。
按学习方法划分:
1、脱产研究生;2、在职研究生。
按报考类别划分:
分为"非定向、定向两种类别。
1、国家计划招收研究生;2、委托培养研究生(简称"委托生");3、自费研究生。
按照考试方式划分:
1、全国统考;2、联合考试;3、单独考试;4、推荐免试等。
备注:
几类特殊类研究生的相关知识 >>
研究生收费问题>>
3、考研资格
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获得国家承认的大专毕业学历后经两年或两年以上(从大专毕业到录取为硕士生当年9月1日,下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且符合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业务要求的人员;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详情>>
4、考研科目
公共课政治:课程考点多、涵盖广、难度大、要求高、时政性与变化性强,主要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分析题。详情>>
英语:包括英语一和英语二。 英语一:即原统考"英语"。针对所有学术硕士研究生和部分专业硕士研究生。 英语二:新增设的考试科目,针对部分专业硕士研究生。详情>>
数学:包括数学一、数学二和数学三。针对理工类的为数学一、数学二,针对经济学和管理学门类的为数学三。还有部分专业不考数学详情>>
专业课统考专业课:全国统考和全国联考科目的命题工作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组织;全国统考科目的考试大纲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编制,全国联考科目的考试大纲由教育部考试中心或教育部指定相关机构组织编制。
非统考专业课:除了统考专业课外,各高校各专业进行单独命题。详情>>
5、考研地区
考研地区分为两类,国家按照一类、二类分别确定复试分数线基本要求。
一类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河南、湖北, 湖南、 广东、 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 重庆、 四川、陕西21个省(市);
二类内蒙古、广西、海南、贵州、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宁夏、 新疆 10个省(区)。详情>>
6、考研信息来源
招生简章:8月下旬-9月初,全国招生简章正式公布,各研招机构根据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招生简章要求公布本机构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及招生专业目录。是学生了解该学校和进行报考的重要依据。其内容一般包括:招生学校简介、招生项目介绍、招生对象及报考要求,报名时间、录取原则、收费标准、联系方式和咨询热线等。
另外,由于大部分招生单位的招生简章上的信息对于考生是远远不够的,因此为了弥补招生简章的不足,我们往往还可以从系办印发的说明和专业课试题、导师、在读研究生、各种平面媒体刊登的考研信息、网站等渠道获取更多信息。 获取途径还包括:免试保送、单独考试、研究生进修班等。。详情>>
考研分数线
国家线教育部确定考生进入复试的基本要求标准,包括应试科目总分和单科分数要求。对应考研地区的一、二类,划分为A、B两类。A类分数较高、B类分数较低。 历年国家线查询>>
自主划线目前自主划线院校有34所,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自主划定分数线资格的高校根据报考自己学校考生的情况和计划招生的人数来确定初试的分数线,将划定的分数线上报教育部备案,而不用参考国家统一划定的分数线。一般而言,自主划线的学校的分数线都会先于国家线而出,且基本上都会高于国家线。不排除有个别学校个别专业会低于国家线。
34所自主划线学校复试分数线查询>>
↓↓↓点击“广东中公教育”查看更多备考资料!
(二)研究生分类
1、按照培养方向分类,可分为普通硕士和专业硕士两类。
(1)普通硕士
根据我国的有关规定,普通硕士教育以培养教学和科研人才为主,授予学位的类型主要是学术型学位。目前,我国学术型学位按招生学科门类分为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3大类,13大类下面再分为 110多个一级学科,110多个一级学科下面再细分为 400多个二级学科,同时还有招生单位自行设立的很多二级学科。
普通硕士的招生考试主要是年初的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简称"统考"),被录取后,获得研究生学籍。毕业时,若课程学习和论文答辩均符合学位条例的规定,可获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
(2)专业硕士
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定位,专业学位为具有职业背景的学位,培养特定职业高层次专门人才。专业硕士教育的学习方式比较灵活,大致可分为在职攻读和全日制学习两类。比较简单的区分办法是:招收在职人员、以业余时间学习为主的专业学位考试通常在每年的 10月份进行,名为“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简称“联考”;招收全日制学生的专业学位考试与每年年初举行的“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简称“统考”)一起举行。
我国在 1988年提出设置专业硕士学位,1991在北京大学开始进行了工商管理硕士(MBA)的试点培养,2009年面向应届本科毕业生实行全日制专业硕士全国统考,增加 19个专业学位,目前共有 39个专业硕士学位。
没吧,分的吧,毕竟不同。只是都没有公费的,改成奖学金形式。